一、事件
S(當時發生了什么):跟商家合作的活動招募情況不理想,已經取消一次。這次我跟商家說如果沒有招募夠7組就不開了,這次招募了 8組,當我跟商家說夠人數的時候,前臺告訴我只有4組。
T(當時最難的是什么):我已經算來算去是起碼有7組,結果前臺最終核實只有4組,我心里想的是怎么跟商家交差。
A(你主動做的事):第一,根據上次活動,我提前跟商家說目前招募有8組,但是因為孩子年齡比較少,存在家長因這因那的問題,可能放飛機的情況。第二,我說如果你是想開拓商家,了解更多客戶,我建議你們過來,也是一次經驗。
R(結果是什么):我還是非常不安,明明只有4組卻騙商家8組。我最怕因為下大雨這4組都不來,這下場面真的尷尬。
二、優勢
運用了什么優勢力:目標力,分析力,共情力
優勢力怎么作用于你:分析上次活動,招募20組放飛機就有10組,最后還是現場招募。這次怎么辦呢,我拜托了前臺能不能現場招募,前臺說比較難。目標力和共情力沖突了,目標力是我要完成會員的增值服務,私心上我想商家有成長,共情力是目前招募人數不夠商家自己也要交差。
給你帶來了什么影響(成功?失敗?):內心愧疚不安,分析力一直想辦法如何解決招募問題。我想看開始前一小時有沒有下大雨,如果有我就想取消活動了。
什么情況下你會更加主動運用這個優勢/劣勢作用更明顯:目標力的邊界刀,制定的意義,是我堅持的動力。
三、下一步
有關優勢:過度使用時,如何管理
共情力,課題分離,確實招募了8組,但是家長不來確實不是我能控制。我還是想想怎么提高招募,還是讓前臺幫忙招募,事后想想招募不夠就給錢給商家就當上課了。
有關劣勢:劣勢的積極一面是什么?怎么管理劣勢?
共情力是共情到商家,害怕關系的破裂~下個營學習課題分離,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