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恰當地理解一個人呢?
尤其在親密關系中,很需要彼此深度理解。否則,關系很容易因為幾次沖突就會破裂。表面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狀態沒有意義,如普通的人際交往,不夠親密,不足以令人向往。一段從未吵過架的關系難免令人心寒,意味著他們完全不了解彼此內心真實的需求,或者做了演員把一切掩蓋的很好。
往往看起來風平浪靜的關系隱藏著深刻的心冷,也許一方已經探出腦袋,木已成舟了。
而我們的關系時常處于和平與戰爭的狀態。
嗯,我試圖理解你的不容易,時常加班加點,要消耗大量的心力腦力,我有關于男人的假設:一個男人遇事該大氣沉著,平靜有力。而你因為工作壓力則是時常焦慮不安,后來發現很多男人但凡有些野心,他們的工作心態皆如此,便理解了你。但你的易怒令我心涼,多次想要離你而去,那一刻你獅子吼,我心里嘲諷著權當看馬戲團表演,心瞬間冷靜如冰。
后來我總想站在你的角度考慮你的需求,工作已壓力重重,生活希望隨意一些,我卻總是管著你。命令你刷牙早睡不許床上吃東西,甚至有次帶了朋友來家里,令你反感,因為你覺得侵占了你的個人空間。我其實比你更需要個人空間,我自持的心靈世界需要大量的獨處大量的冷靜,所以你出差時,我倒反而輕松下來,管著孩子一個人頗為輕松。不經大腦地表述給你,令你表面平靜調侃,隱隱的情緒已爬在眉梢。恍惚間,覺得自己嫁了一個成年孩子。或者,我自我自私慣了。
其實,巨嬰國也是在描寫我們中國人的心智年齡處于很低的水平,不到三歲吧?你看我為你找開脫,我好面子。
可是一人為何要管另一個人呢?蔡瀾說的得對,妻子們喜歡問你在哪里呀?和誰在一起啊?我同問此類問題,我對男人的本性一樣沒有信心,盡管我心理學理論一大堆,也不足以改變我深入骨髓的不良觀念。我希望自己客觀,而不是傻傻地對一切充滿盲目的樂觀。我跟夫妻關系出現問題的人教導夫妻相處之道,其實很多時候連我自己都做不到,覺得自己的虛偽。
李老師說,婚姻非常復雜,不結婚十次,就不要做婚姻咨詢師。我覺得他說得是對的。
我活我的,你活你的,成人之間的生活怎樣都不要緊,有了孩子便希望避風港能夠安全穩當。一個人成為媽媽后不自覺地為孩子考慮一切。連獨自和閨蜜旅行,都覺得愧對孩子,這么好的景色為何不讓孩子一起體驗?
我試圖去理解你。希望你在生活中隨意一些,這都是生活中的小事。可是對我而言,生活小細節的潔凈與溫馨關乎我的心情狀態。我難以改變,如果自己的自我歸于無,成為事事為孩子為老公考慮的婦人,自我退而求其次。
我不想。
如果如此,我向往單身。
把自己的棱角磨平,令伴侶在家做領導么?
妻子老想管丈夫,令對方煩不勝煩。有的妻子很會管理丈夫,帶孩子做家務活都是丈夫的事情;結果,丈夫做完早餐,反復叫妻女吃飯,一遍又一遍,飯反復熱,久了嘮叨的是丈夫;妻子在咖啡館看書,丈夫做完飯打電話問,你幾時回來吃飯啊?簡直是男女相處的最高境界。
而我真不忍心把你塑造成這樣的丈夫,境界低點也無妨。況且,女人嘮叨已經夠了,還要讓一個男人變得嘮叨,這令我恐怖。
而我聽到你打電話說,出差的城市晚點三個小時,地方太偏僻,晚飯都沒有吃,我又開始心疼你的辛苦。那一刻,我和孩子在肯德基美滋滋得吃完鱈魚漢堡和冰淇淋以及薯條。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我試圖理解你。總歸,屋檐下的忙亂敵不過江湖的寒冷,到頭來,我總會把自己安撫得很好。
也許,好的理解也是放過自己,總歸都是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