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開啟晨起模式的第162天,時間不長,也不算短。
8點上班,騎車半個小時到公司,我的習慣一直是早上6:50起床,7點25出門,持續了8年多。轉變是始于去年10月。某一天在朋友圈偶然看到“五點鐘俱樂部”的軟文,心瞬間被擊中,然后開始了晨起之旅。期間斷斷續續地早起、放棄、早起、放棄……直到今年二月份,實在忍受不了這種狀態啦!而這一次也終于一天不落地堅持了下來。
Why?
How?
其實當初堅持早起的理由很簡單,我迷戀編織,嗯,是迷戀,不是只純粹的喜歡,為此我曾在網上報名了編織課,每天學習,但是由于工作原因,每天練習的時間只是睡前的半個小時。為了能有更多且固定的時間進行學習,我堅持了每天早上五點起床,利用早上無人打擾的時間認真學習。身邊有很多人問過我,那么早起床你都干嘛了?你怎么起得來的?每次我都只能淺笑回應。當初我可也是歷經各種“磨難”啊!為了能早起,加入早起打卡群,如果連續兩天沒有打卡就會被踢出群!還要每天在朋友圈早起打卡、接受監督!就這樣,經過了最初的21天,迎來了曙光!.
以為這樣就完了?養成一種習慣難,而每天的堅持更難啊!某天早上起來,看著窗外,突然覺得迷茫了,早起的練習并沒有讓我的編織技藝得到突破性進展,看不到成果的狀態讓我開始變得焦慮、很無助,就像迷霧中失去方向的船,靠不了岸。就在那個時間,不早不晚,在選擇君的朋友圈看到了小六老師的知識管理課程,看完文案介紹果斷報了名。
是不是覺得早起跟知識管理八桿子打不著、哪來的聯系?看文案之前我也是這么認為的!重點來了,小六老師的知識管理訓練營第一課就是講的時間管理!What?沒看錯,第一課就是時間管理!第一個偷時間的秘術就是從早上偷啊!
第一節課課堂筆記如下:
一、梳理自己的時間角色分類。
? ? 上帝或許不公平,但是在時間上是公平的,每個人每天都有24小時,但是為什么有人有能讓24小時過成48小時的即視感?而有些人卻過得一團糟呢?第一步,你或許可以做一個角色分類,把一周的時間、把自身的各類角色利用EXCEL表格列出來,解析每個角色所占用的時間,哪些時間會被固定占用,哪些會被突然占用,看看每周最終有哪些時間是自己可以支配的,梳理出來加以利用。
二、“時間管理”之偷時間的秘術。
1、早起,偷整塊時間:這段時間通常都是沒人打擾,易于專注,且精力充沛。根據博恩崔西“吞青蛙”的說法,我們可以把一天中最難的三件事情羅列出來,利用早上的時間進行處理。對于早起困難癥患者,可以嘗試將鬧鐘放在伸手不可及的地方,必須起床才能關掉,采取獎勵或懲罰的措施以激勵自己。
2、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逛街、等車、旅游……很多時候我們所謂的沒時間都是因為鎖碎的事情占據了太多時間,而大部分時候我們都沒有Plan B。So,嘗試隨時做好Plan B,比如去銀行辦理業務,等的時間如比較長,我們可以看看書,或者聽聽一些學習的APP之類,總之,不要忽略任何一分鐘的作用。
3、習慣養成:習慣可以分為行為習慣(1個月)、身體習慣(3個月)、思考習慣(6個月)三大類,習慣的養成通常是需要經歷反抗期、不穩定期、倦怠期三個階段。為了防止失敗,在習慣的培養過程中可以先鎖定一項進行,并堅持有效的行動,不要過分在意結果,通過這三點去努力即可。
三、鍛煉時間管理能力的步驟。
1、一頁紙時間管理。羅列每日待辦事項,借助番茄鐘專注處理。
2、“找一個私人秘書”。現在很多APP都有日程安排的管理功能,可以下載協助記錄、管理行程。
3、標準GTD,即流程化處理。判斷事情性質,有針對性地采取行動。
四、時間管理的關鍵詞。
1、儀式習慣。儀式感給人莊重的感覺,每天把一些微小的習慣儀式化,既能節約時間,又能節省精力。
2、拖延癥。我最近看了一本書《再見,拖延癥》,里面很詳細地闡述了拖延癥的各種表現、產生原因以及如何去做,印象很深刻的就是做時間的主人,做好當下,保持高效率。
3、意志力和自控力。
4、自信。
如果你正在為時間管理所擾,以上或許對你會有幫助。期待同頻小伙伴一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