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戰(zhàn)流沙河木叉奉法收悟凈
玄奘師徒三人不一日走出了黃風(fēng)嶺,再往西一馬平川,這一路夏去秋來,寒蟬鳴敗柳,大火向西流。正走著,只見一條大河波濤洶涌,攔住了去路。
玄奘在馬上愁道:“徒弟啊,你們看這河太大了,又沒有個(gè)船,咱們怎么過啊?”
猴哥飛上天,放眼一看,也嚇了一跳,說道:“師父啊,這河要是我自己過,一個(gè)跟頭就翻過去了,要是你啊,沒戲。”
玄奘更愁了,問道:“這河到底多寬啊?”
猴哥說:“差不多八百里吧。”
老豬一臉不信,問道:“你怎么知道的?”
猴哥臉上帶著得意的笑,說道:“兄弟啊,你誰不知道,我這火眼金睛白天能看到千里之外,這河一共多大沒看出來,但是寬肯定是八百里。”
玄奘心里煩悶,騎著馬來回溜達(dá),看見河邊有塊石碑,上面寫著三個(gè)大字:流沙河。旁邊還有一行詩: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鵝毛飄不起,蘆花定底沉。
仨人正看呢,只聽“嘩啦”一聲水響,從河里蹦出個(gè)妖怪,赤發(fā)青面,手中拿保杖,項(xiàng)下圍骷髏,直沖著玄奘而來。猴哥反應(yīng)快,趕緊一把抱住玄奘,老豬抄起九齒釘耙就跟妖怪干上了。
這倆人一個(gè)天蓬元帥,一個(gè)卷簾大將,你來我往二十回合不分勝負(fù)。
猴哥在一旁護(hù)著玄奘,看老豬打的帶勁兒直眼饞,說道:“師父啊,你在這兒坐著,別怕啊,我去幫幫二弟。”玄奘一把沒拽住,猴哥就竄了出去。
那妖怪一看猴哥來了,轉(zhuǎn)過頭撒丫子就跑,鉆到河里沒影兒了。
老豬氣的直蹦,說道:“我的親哥啊,誰讓你來的!眼看我就把他抓了,他一看見你,嚇跑了,這怎么整?”
猴哥笑道:“兄弟啊,不瞞你說,自從出了黃風(fēng)嶺,我老孫就沒動過手,棒子都癢癢了,看你打的這么嗨眼饞啊,誰知道那妖怪這么慫,跑了。”
哥倆兒說說笑笑回到玄奘身邊,說了經(jīng)過。
玄奘眼珠轉(zhuǎn)了轉(zhuǎn),道:“徒弟啊,你看,這兒也沒有船,那妖怪住在河里,肯定水性好是不是?帶咱們得找個(gè)會水的,帶咱們過河啊。”
猴哥點(diǎn)點(diǎn)頭,道:“有理。二弟啊,咱們待會兒抓住妖怪先別殺,讓他帶咱們過河,之后再處置。”
老豬說道:“好!哥哥趕緊去抓他吧,我在這守著師父。”
猴哥撓撓頭,笑道:“二弟啊,這么跟你說吧,這水下的功夫我還真不太行,不像在天上飛,在地上斗,我下水還得念口訣,要不就得變個(gè)魚蝦之類的,也不好跟人干仗啊。”
老豬一聽也開始推脫,道:“哥啊,哼哼。我確實(shí)也當(dāng)過天蓬元帥,掌管過八萬水軍,在水里到有點(diǎn)兒能耐,但是我就怕一下去他門人多勢眾,我又沒你那么大本事,一個(gè)人怕干不過他們,再被他們給抓走。”
猴哥說道:“那你這樣,待會兒你下去,跟妖怪打起來之后就假裝逃跑,把他給引上岸來,我再幫你揍他。”
老豬說道:“那行吧,那我去了。”說罷分水下河。
卻說那妖怪跑到水下,剛喘口氣兒,就聽水聲大作,一看是老豬下來了,掄起寶杖就砸,老豬用耙子一架,說道:“你是個(gè)什么東西,敢在這擋路。”
那妖怪清清嗓子,說道:“我隨仙人修行得道,受玉帝加封卷簾大將,后來王母蟠桃會失手打碎了琉璃盞,被問成死罪,多虧赤腳大仙求情,免了死罪,被貶下界。我就在這河里住下了,餓了上岸抓個(gè)人吃。今兒你來這找事兒,看來我的晚飯有著落了。看你皮糙肉厚的估計(jì)也不好吃,就那你炸醬吧。”
老豬氣壞了,罵道:“你個(gè)完蛋玩意兒,一點(diǎn)兒眼力勁兒沒有。我老豬還能掐出水來呢,怎么就皮糙肉厚的,還要炸醬。(……這不是重點(diǎn)吧)吃我老豬一耙。”
兩人又是一場好斗,驚得水下魚蝦四散逃竄,波濤翻滾日月無光。這一戰(zhàn)直打了四個(gè)小時(shí),老豬徐晃一耙假裝敗走,那妖怪跟著追出了水面。
猴哥一看妖怪出來了眼睛直放光,撇了師父掄著棒子跳到河邊照頭便打。
那妖怪眼看著猴哥從遠(yuǎn)處撒著歡兒跑過來,屁股一扭又鉆水底了。
老豬一下就急眼了,嚷道:“你個(gè)弼馬溫!猴急什么!你等會兒啊,等到我把他引到遠(yuǎn)處,你到河邊堵著他的去路,不就抓住了嗎!他這又跑了,什么時(shí)候才能出來。”
猴哥心知理虧,這回沒生氣,笑道:“呆子啊,別喊了別喊了,咱們找?guī)煾溉ァ!?/p>
玄奘聽完匯報(bào)心里著急,問道:“這該怎么辦啊。”
猴哥說道:“師父放心吧,現(xiàn)在天兒也晚了,我先去化點(diǎn)兒齋飯,吃了先睡,明兒在想辦法。”
老豬一聽到吃什么都不顧了,忙道:“好好好,你趕緊去。”
猴哥翻個(gè)跟頭,轉(zhuǎn)眼間拿著飯回來了。
玄奘說道:“悟空啊,你回來的這么快,是不是附近有人家啊?咱們問問人家,怎么過河不就完了嗎,也省得跟那妖怪打。”
猴哥面帶得色,道:“師父啊,你看我回來的快,那住家在五千里以外呢,哪知道什么流沙河。”
老豬又不信了,道:“哥哥啊,你有吹牛比,五千里你哪能這么快就回來。”
猴哥啐道:“你懂個(gè)卵。我這一個(gè)筋斗十萬八千里,五千里算個(gè)啥。”
老豬道:“要你這么說,你背著師父一跳不就過河了嗎,咱還在這兒愁什么。”
猴哥擺擺手道:“你不也會騰云駕霧嗎,你怎么不背師父?”
老豬說道:“師父是骨肉凡胎,太沉了,帶著他飛不上去啊。”
猴哥說道:“那不結(jié)了,你背不動,我也背不動啊,要你這么說,我直接背著師父到西天見佛祖,一百次經(jīng)也取回來了。師父取經(jīng),就得一步步的走,把一路上的苦難都受了,佛祖才能給他真經(jīng)。這就叫若將容易得,變作等閑看。”
老豬聽猴哥說的在理,默默點(diǎn)頭。
三人吃了齋飯,睡在了河邊,一夜無話。
第二天一早,玄奘就著急忙慌地問:“悟空啊,今兒怎么辦?”
猴哥晃晃腦袋,說道:“也沒什么好辦法,還得二弟下水。”
老豬不樂意了,說道:“哥哥啊,你倒省事兒,就練我一人兒啊。”
猴哥滿臉賠笑,道:“二弟啊,你放心,這回我不猴急了,你去再引他上來,我在河邊堵他,這回一定抓住他。”
老豬沒辦法,抹了把臉,抖擻精神,分水下了河。
那妖怪剛睡醒,見老豬又來了,心里煩透了,掄著寶杖就是砸。
老豬又架住寶杖,問道:“你這是什么破杖。”
那妖怪說道:“你懂個(gè)卵,我這寶杖是魯班親自用吳剛(關(guān)于吳剛的傳說有四個(gè)版本,但最終的結(jié)局都是吳剛到月亮上砍不死的月桂樹)在月亮上砍下來的一根月桂樹樹枝做的,名叫降妖杖,原來是震凌霄殿的。后來我官拜大將軍,玉帝賜給了我。能長能短,能粗能細(xì)噢。倒是看你那破耙子,田里種菜用的吧。”
老豬笑道:“你別管是不是種菜的,打你身上就是九個(gè)眼兒。”
兩人又打了三十回合,老豬又佯裝敗走。這回妖怪追到河岸邊不追了,罵道:“你這廝又想騙我上去,讓那猴子揍我,我不上當(dāng)了。”
猴哥看的真著,變個(gè)老鷹,飛上天俯沖下來,就要啄那妖怪。
那妖怪正跟老豬對罵,耳聽惡風(fēng)不善,一看不妙,扭扭屁股又鉆回河底了。
猴哥很無奈,說道:“晚了,這妖怪學(xué)乖了,不上來了。”
老豬嘆氣道:“唉,打不過啊,這可怎么辦。”
猴哥二人又回來跟玄奘匯報(bào)情況,玄奘急哭了,說道:“這河可怎么過啊。嗚嗚嗚。”
猴哥說道:“別哭了別哭了,我去趟南海。二弟啊,你也別跟那妖怪打了,好好守著師父。”
老豬問道:“你去南海干啥?”
猴哥忿忿道:“這取經(jīng)的事兒都是觀音菩薩攛掇的,現(xiàn)在過不了河,她得管。我去找她來,咱們不打了。”
老豬道:“也對也對,哥啊,你見了菩薩千萬給我?guī)Ш脙喊 !?/p>
玄奘也說:“悟空啊,快去快回啊。”
猴哥一一答應(yīng),一個(gè)筋斗翻到了南海,見了菩薩。
菩薩見了猴哥,劈頭蓋臉還是那一套:“你這猴子,不保著唐僧取經(jīng),來我這兒干嘛?”
猴哥還真沒忘給老豬帶好兒,先說了老豬感謝菩薩一事,之后才說了唐僧受阻流沙河。
菩薩說道:“你這猴子,又逞強(qiáng)了吧?是不是又沒跟妖怪說取經(jīng)的事兒?那流沙河的妖怪原是天上卷簾大將,我之前也勸他了,等唐僧來就歸順,保護(hù)唐僧去取經(jīng),你要早說就沒這些事兒了。”
猴哥說道:“那妖怪現(xiàn)在躲到河里不出來了,怎么讓他歸順啊。”
菩薩叫來木叉,給了他一個(gè)紅葫蘆,說道:“你跟悟空走一趟吧,到了流沙河,喊聲悟凈,那妖怪就出來了。讓他歸順唐僧,把他那九個(gè)骷髏取下來,按九宮碼放,把這葫蘆放在中間,就變成船了,唐僧就能過河了。”
猴哥和木叉飛到流沙河,按下云頭,木叉來到河邊喊道:“悟凈,悟凈,取經(jīng)人來了,你怎么還不歸順。”
那妖怪聽到有人喊自己法名,知道是菩薩來了,也不怕猴哥揍自己了,趕緊分水上岸,一看是木叉,滿臉堆笑上來作揖道:“尊者來啦,失迎失迎,敢問觀音菩薩來了嗎?”
木叉說道:“我?guī)煾笡]來,她吩咐我讓你跟唐僧做個(gè)徒弟,把你的骷髏擺好,待會兒做成船好渡唐僧過河。”
那妖怪問道:“唐僧在哪兒呢?”
木叉往岸上一指,道:“那不那兒坐著呢嗎。”
妖怪看見了老豬,說道:“那也不知道哪兒來的潑皮,非要跟我打,半個(gè)取經(jīng)的字兒也沒提。”又看看猴哥,往木叉身后躲了躲,繼續(xù)道:“就是他,還要幫著那老豬揍我。”
木叉解釋道:“那是豬八戒,那是孫行者,都是唐僧的徒弟,你怕他們干什么,趕緊跟我來見唐僧。”
那妖怪這才收了寶杖,來到玄奘身前跪倒,道:“師父,弟子瞎了眼,沒認(rèn)出您來,您多包涵啊。”
老豬還說呢:“你這膿包,早不皈依,非要跟我打。”
猴哥在一邊打圓場,笑道:“二弟啊,你別怪他,咱們也沒說取經(jīng)的事兒啊。”
玄奘問妖怪:“你真像皈依佛門嗎?”
妖怪到:“真的,菩薩還給我取了法名,叫沙悟凈,我愿意當(dāng)您的徒弟。”
玄奘很高興,讓猴哥取來戒刀給悟凈落發(fā),一看他還真像個(gè)和尚樣兒,就給悟凈也取了個(gè)別號:沙和尚。
至此師徒四人集結(jié)完畢。
木叉看他們完事兒了,按照菩薩說的,取出紅葫蘆和九個(gè)骷髏頭,擺好之后變出一艘船,師徒四人這才渡過了流沙河。
到了河對岸,木叉收了紅葫蘆,只見那九顆骷髏頭化作九股陰風(fēng),消失不見了。
玄奘又拜謝了木叉和觀音菩薩,與木叉分別,師徒四人又踏上了西去的路。
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