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倫對決》中的對決或許是政治高層之間偽裝與真實的對決,或許是國家政府與恐怖分子之間正義與邪惡的對決,或許是高層強者與底層弱者之間壓制與反抗的對決,或許是恐怖分子與無辜受害者之間濫殺與復仇的對決,影片將這幾條人物關系線相交織共同進行,講述一個主線清晰副線深刻的復仇故事,暗藏對政府高層黑化現象、國際恐怖分子猖獗現況的呈現與思考。影片中關玉明至堅至強的成功復仇,體現的是恐怖襲擊中無辜受害者最強烈的痛楚和憤恨。
成龍近幾年電影似乎都以喜劇動作類型為主要走向,而在《英倫對決》里,動作戲依舊不可或缺,成龍拳腳依舊矯健有力,但角色設置上,成龍此次挑戰的是一個在絕望里復仇的憔悴父親,這是一個苦情又堅韌的人物,擁有令人悲憫的痛苦往事和令人敬仰的非凡經歷。成龍飾演的關玉明是一個曾顛沛流離的移民,他帶著妻子兒女一起遠渡他國卻突遭橫禍失去了兩個女兒,妻子在為他生下另一個女兒后因難產而死,關玉明帶著最后一個親人在英國唐人街開飯店做生意,過著相依為命但也踏實安穩的生活。但恐怖份子策劃的一次大爆炸使關玉明的女兒死于非命,關玉明徹底地奔潰,作為父親,他失去了所有的女兒,她們都于痛苦恐懼中草率倉促地結束了自己短暫的生命,他再不能夠就這樣熟視無睹地繼續麻木生活,他需要那些壞蛋為女兒的死付出代價,他需要用自己的雙手親自給女兒一個公道,他需要完成自己作為一個父親對女兒的責任,他需要用“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古老訓誡為女兒泄憤。關玉明沉睡多年血性與鐵膽的復蘇讓他毅然踏上復仇之旅。
關玉明面臨的第一要務是找出爆炸案的作案者,于是他執著地蹲守在警廳里追問英國警察,但依舊毫無結果。而后政府高官汗尼斯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決定從這位權傾一時的政治野心家嘴里挖出罪犯的名字。影片由此引出了漢尼斯這位在英國政壇上舉足輕重同時又野心勃勃的高層人物,同時,通過關玉明對漢尼斯窮追不舍的轟炸劇情,也使得影片的緊張節奏和悲苦的色調得到一定的和緩,其間穿插的一點英國黑色幽默也讓觀眾的心情不至太壓抑,且對關玉明的特殊身份的揭露和超凡身手的展示也使得這位父親的形象更具傳奇性。
漢尼斯作為一個政治家,他精明歷練又深諳權謀之術,他憑借自己的狡獪和決斷在政壇上順風順水步步高升。關玉明深知他的狐貍本性,影片里有關玉明與漢尼斯正面沖突時的一段對白,關玉明大致是說政治家與恐怖分子就像是蛇的兩頭,抓住一頭就能抓住另一頭。這是影片對于虛假偽善的政治權謀最直白的諷刺了。關玉明緊咬著漢尼斯,因為他堅信漢尼斯絕對能夠知道恐怖分子的信息,這也是關玉明對于政府高層腐化本質的清楚認知。
在關玉明對漢尼斯死死不放的緊盯之中,漢尼斯的真實面目也逐漸浮現,同時,事件的真相也慢慢走向明朗。漢尼斯盡管不是直接執行者,但卻是授意執行者。但他自己也因為手下和妻子的背叛而面臨萬劫不復的境遇。關玉明在得到了恐怖分子的信息之后,單刀直入,如愿殺死了爆炸案兇手,為女兒報了仇。
《英倫對決》以一個平凡父親的視角入手,在講述一個悲情復仇故事的同時,對恐怖分子、政治權術、政府高官這些話題都有一定的表現和反思。不論是為了爭權奪利的政治野心家,還是甘為殺人工具的恐怖分子,他們所犯下的殺戮最慘重的受害者都是最無辜的平民,也許他們只是剛好要趕一趟電車,也許他們只是剛好需要辦理一些銀行業務,也許他們只是剛好路過那個街頭,卻在震耳欲聾的爆炸聲和刺眼強烈的光芒里淪為陌生人設下的恐怖惡作劇的犧牲者,他們只是一介平民,只是為生存奔波勞碌的蕓蕓眾生,卻因為某個政治家需要鞏固自己的地位而在熟悉的街道上莫名其妙被剝奪了生命的權利,這實在令人嘆息和憤恨。關玉明的復仇與痛恨,又何嘗不是所有受害者家屬們的心聲呢。
當然電影也依然有一些薄弱的地方,比如影片對于復雜的政治格局的披露,感覺是稍顯得含糊不清的,沒有很精巧的布局也沒有多么老奸巨猾的人物,就連本片最大黑手漢尼斯的刻畫,也有點避重就輕,至少在第一次觀影過程里,我對于漢尼斯的認知是比較模糊的,不明白漢尼斯在這場爆炸案里究竟擔當什么角色,甚至還以為他被冤枉了。那四個恐怖分子的鏡頭也不怎么恐怖,就像四個正常的年輕人一樣,身份特征實在不突出不鮮明。這些都使得這部影片的敘事很普通,它想表達的觀點是明確的,但在表現上不夠令人震懾。整部影片里讓我最震懾的畫面,估計就是漢尼斯妻子和他親侄子的床戲吧。玩弄風云的政治老手卻被自己的小侄子戴了綠帽子,也是很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