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這部書,還是這部電視劇,都是精彩的。初中接觸這本書,匆匆一略,看不懂苦難,后來漸知人事,方明白世界的浩瀚,人生的無常。
小說講的是兩種人生,少安和少平最終的命運都是靠勇氣獲得的。人和人的差距往往是勇氣和努力造成的。
少安最初給自己定了位置,他說人是什么位置就是什么位置,因為他所承擔的生活壓力是很大的,于是他只能犧牲和潤葉的感情,去獲得一種自己的生活,如果不是遇到山西姑娘秀蓮,他的一生或許不會那么圓滿,這就是人生,如果你決定了投入某種生活,那你就要為之付出,少安有男子漢氣概,大男子主義,行事果敢,富有謀略,但終究他還是個農民,只能在那個他熟悉的地方與人與天斗智斗勇,無論人處于何種地位,他的精神不可磨滅,他要闖出來點什么,是不可阻擋的。他失去了一段青梅竹馬的愛情,卻獲得了平凡的愛,所以看似天造地設的一對,最終還是會在生活中彼此釋懷。
潤葉是一個倔強的女子,她一開始關注感情,喜歡著他的少安哥,后來少安娶了別人,她心灰意冷,嫁給了向前,只是這段感情最初是被迫妥協的,后來向前出了車禍,她不離不棄,少安來城里看她,她最終釋懷,每個人都穩定了,不該這么任性了,她是因為進入了生活才懂得另一種愛情的。
少平是一個富有理想主義氣息,感情熱烈,男子漢氣概十足的青年,他不滿于自己目前的生活,于是進城打拼,受難吃苦,被欺負,但他終究懂得,勞動是讓人最光榮的事情,年輕人只要敢想敢做,就沒有做不好的事,他因為勞動而受到尊敬,并獲得了物質上的豐富。
少平對于愛情,起初并沒有太多奢望,他的愛情是書里面的故事情節,當有了那樣一個同樣感情豐富,大膽熱烈的女孩走進了他的生活,他才發覺,原來愛情是一種日久生情的命中注定。少平和曉霞的感情經歷了現實的誘惑和誤解,更加的穩固,當曉霞來到煤礦找少平,少平心里是幸福的,那是他對愛情最好的感覺。
后來曉霞隨著洪水而去,少平心里充滿了苦悶,他不停的勞動,試圖忘卻這段痛苦,在煤礦下出事后,他又投身于寫作,想把身邊的這些人都放進自己的文章中,他聽貝多芬,看《鋼鐵是怎么煉成的》,這些思想領域的文藝作品都是為了向命運抗爭。
父親是這部作品里一個樸實卻倔強的人,他懂得人生的艱難,卻堅守著自己的原則,一輩子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因為貧窮而努力的操持,接受了命運的安排,卻希望兒女有個好的未來,他的話都有深刻而樸實的人生哲理,他思想開明,不強求孩子們,總是在最關鍵的時候給予精神上的支持。這個家庭因為有了父親,才得以長久的和諧,即使生活經歷了一番波折,卻依然沒有分家,他所能給孩子的愛就是看著他們慢慢變好。
《平凡的世界》里還刻畫了很多鮮明的配角,固執保守的村支書,思想開明的田福軍,忠誠重情義的潤生,不思進取的二爸,良心回歸的王滿銀,樸實上進的蘭香,性格爆裂純真的安鎖子等等,那些平凡而樸實的人,在這個平凡的世界上,他們是最真實生動的人。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繼《人生》之后的長篇小說,為了寫這部小說,他翻閱了那個時代的所有報紙,各種人事變遷,政治風云都記錄在了他的腦海,隨后他找到了一個煤礦,在那里體驗生活,常常是中午開始寫作,寫到凌晨入睡,他不停的抽煙,寫作,用生命去創作,后來他寫了一本散文叫《早晨從中午開始》,用來回憶他的童年,他的創作歷程。
路遙就像小說里的少平一樣,出身貧窮,幼年即被過繼給伯父,有伯父伯母撫養長大,這對老人給了他無私的愛,討飯供他上學,在央視十套節目《人物》——路遙和他的平凡世界中,詳細描述了他的那些經歷。
后來他上了大學,一個北京女知青深深的愛著他,給他的心靈帶來了巨大的溫暖,他們相戀八年,最終走入婚姻的殿堂,并生下了一個女兒。路遙是經歷過溫暖愛情的人,所以他筆下平凡的世界里那些人都有著溫暖而平實的愛。
一個人,無論是掙扎于自己的思想還是忙碌于自己的勞動,當他有了對這個世界不甘的念頭,他才會努力成長為自己想要的樣子。路遙很早的便有了自己的人生定位,他要成為一個作家,他讀書創作,筆耕不輟最終突破了自己,少平不甘于在雙水村一輩子,他要坐上火車去尋找自己的人生,最終他看到了這個更豐富的世界,少安說黃河總有一天會清的,他最終成了受人尊敬和富足的人。
人的一生有很多可能,無論你處于何種境地,或者因為工作而不能兼顧夢想,或者因為道路艱難而不能前進,你都需要一顆不安定的心,你想要做成什么都應該努力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