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學習的問題,有不少媽媽會為此頭疼。孩子寫作業拖拖拉拉,完成作業敷衍了事。用最近網上流行的一句話來說就是: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那為什么孩子會有對作業的抵抗心理呢?這里面除了孩子的原因,家長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想想孩子不愿意寫作業的時候你是怎么做的?是不是要么給孩子說好話讓孩子寫?要么怒罵責備孩子一通?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你會不會在旁邊督促指點?孩子有不會的作業你又是怎么應對的呢?
那怎樣才能提高孩子的學習動力?增強孩子的主動性呢?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改進:
一.改變父母的行為方式。
二.讓孩子為自己訂立標準。
三.用番茄工作法幫助孩子建立時間觀念。
四.讓孩子及時復盤,對知識掌握的更透徹。
一.改變父母的行為方式。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里有一句話:任何改變孩子的打算,都必須從改變家長做起。父母是孩子的引路人,你把他引往哪里,他就會走向哪里。
首先,父母得讓孩子明白學習是他自己的事,學到的知識也是他自己的。在孩子平時的學習中,多問問孩子又學習到了什么知識,有了什么收獲。多贊賞孩子為學習付出的努力,肯定他的每一點進步。
孩子在寫作業的過程中父母盡量不要去打擾孩子,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學習遇到困難的時候,父母不要責備,引導孩子思考問題,尋找解決辦法。
二.讓孩子為自己訂立標準
對于寫字敷衍的孩子,在開始寫作業前,讓孩子為自己訂立一個標準,詢問孩子想給老師交一份怎樣的作業。這個標準可以不要太高,比孩子之前的有進步就好了。
如果孩子做到了,要為孩子做出的努力給予肯定,但不要提出更高的要求,讓孩子享受當下的喜悅。
如果孩子不愿意,也不要疾言厲色,告訴孩子可以嘗試一下,說不定能做得到,鼓勵孩子相信自己。
三.用番茄工作法幫助孩子建立時間觀念。
對于喜歡拖拖拉拉的孩子,可以讓孩子用番茄工作法。寫作業之前讓孩子估計一下每項作業要用多長的時間。哪項先完成,哪項后完成,列出一個順序來。
孩子完成作業后,讓孩子自己核對一下所用時間和估計時間的差距,總結原因,提出解決辦法。
當然事先要和孩子約好,作業的質量不能打折扣。
四.讓孩子及時復盤,對知識掌握的更透徹。
學過的知識如果不復習很容易就會忘記,前學后忘,知識掌握的不牢固,學習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把平時的錯題積累起來,復盤的時候可以讓孩子把解題思路講解一遍。課本中的知識點也可以用這個方法,復習的時候只是去看,看過了有沒有理解,有沒有記住就不一定了。
讓孩子的學習從被動變為主動,從學習者變身為教學者。把知識點講給父母聽,如果能把一個知識點講透徹,那就是真的理解了。
父母在陪伴引導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保持一個溫和而堅定的態度。讓孩子擔起自己學習的責任,提升自己的行動力。
改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拿出耐心,和孩子一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