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就是美貌與智慧并重,英雄和俠義的化身——你們的殷大俠!很多人都會問我,你為什么叫殷大俠?你真名就叫大俠嗎?
今天當著各路英雄豪杰的面兒我明人不說暗話,大俠不說瞎話,鄭重地、正式地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我的真名兒,我就不說了,我們做大俠的,做好事兒都不讓人知道,何況我的名字呢。
至于我為什么叫大俠,并不單單是我自己平日說的那樣,是江湖上的弟兄給面子叫的。事實上,我只跟他們說我叫殷大俠,他們只能這么叫我了。
歷史上的對我們俠這一物種的記載,可以追溯到司馬遷的《史記》,《史記·刺客列傳》刻畫了荊軻、聶政這樣俠客。他們為報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那時候千金不能買死士,一言可以酬知己。士為知己者死,實在讓人心馳神往。
先秦俠客們的遺風,吹到古龍、金庸這些文學大師的筆下,他們用才情和想象勾勒出了一派別樣人間——江湖。而紙上的江湖,在徐克、李安、王家衛這些大家的鏡頭里,更是快意恩仇、仗劍天涯。
江湖實在是一個太完美的世界,而俠客又是江湖中太完美的人。假設你是一部根據某著名武俠作家名著改編成的投資上億的受全國人民關注的武俠片——《殷大俠傳》中的主角,你可以想象做大俠有多完美了。
首先,你不需要工作賺錢,大俠永遠能夠大碗兒喝酒,大口吃肉,恣意灑脫。甭管這錢從哪兒來,反正你不用朝九晚五,上班、理財、做生意。你一定是有錢的,揮一揮衣袖,總是有散不盡的散碎銀兩。這些錢夠你買一百件白衣,一百匹好馬,讓你任何時候都可以白衣白馬,從天降下,閃亮登場。
做大俠前半生多少有些坎坷,好在武林高手都愛傳內力給你,即使大火燒了藏經閣也會陰差陽錯給你留一個易筋經備份。你可以練降龍十八掌、乾坤大挪移、天外飛仙、辟邪劍法、葵花寶典……,啊呸,大俠是不需要練葵花寶典的……總之你可以練成傳世武功,稱霸武林,獨步天下,威名遠揚,哈哈哈……
又仿佛是你腦門兒上寫了個“萬年誠征女友(男女不限)”,總有那么些人追著打著要和你談戀愛。不管是名門正派的女中豪杰,還是歪門邪教里磨人的小妖女,甚至是你身邊好兄弟——你們想什么呢!——好兄弟不小心發絲散落,原來是個女兒家。她們都會愛你愛到骨頭里,人生根本沒有空窗期。想想我都單了兩年了,算是大俠里面混得比較挫的了。
你還總是年輕,大俠的人生里沒有死亡與衰老。我們聽過少俠,大俠,好像沒有聽過老俠吧。你總會年少成名,名利場中睡上一覺,義氣臺上過了幾招,匡扶了天下,愛過了美人,就此歸隱山林,不再過問江湖事,而江湖上卻永遠流傳著你的傳說……
記得奇葩說辯了一期“一鍵定制完美人生”,什么是完美人生?大俠的人生不就是完美的人生嗎?
聽到這兒,你們想不想做大俠?!
你們怎么這么膚淺呢!
你們知道“俠”的終極追求是什么嗎?是武功天下第一嗎?是封官晉爵、封妻蔭子嗎?或者是清風明月,逍遙自在嗎?
不,都不是,中國的俠,追求是“興天下之大利,除天下之大害”,一切以“天下”大局為重,正所謂,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啊。他們追求自由,而又不脫離人間,既能入世匡扶天下,又能出世歸隱山林。
但有人說俠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說俠客已死。說這話的人肯定沒見過我。如果見過我,他就會知道,俠這一物種確實已經衰微了。
俠在先秦就廣為流傳,春秋戰國時期戰亂頻繁,俠者在民間扶危濟困,除暴安良,為戰亂中受苦民眾帶來一絲庇護。后來儒家成為主流,俠這樣自由的精神顯然與之格格不入,為正統所排擠。即便到了今天,我大中華傳統的俠義精神,依然沒有融入到民族的靈魂之中,成為中國人的典型人格符號。
俠義精神,始于先秦,盛于春秋,茍延殘喘、幾經折轉而式微于今朝啊。
我為什么叫大俠?
因為除了那種主角永遠也打不死武俠片兒,世界人民還需要俠,哪怕只是殷大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