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知道了旅行社對老人出游的限制, 我跟姐姐便約定每人每年至少要帶年近70歲的父母出去旅游一次。今年一眨眼又忙碌到歲末,我的旅游任務還沒有完成,趕緊請了年休假,陪父母出行。
老媽是最不愛出游的人,我們每建議一個地方,她就會找出100種理由來拒絕,讓人頭痛不已。這次居然答應了小女的請求,是因為我出了大招,約了她78歲的表姐(我姨伯),一路上有伴兒嘮嗑。于是我和艷萍姐姐(姨伯的女兒)便帶著三個老人(年均72歲),一行五人挺進桂林。
漓江山水我幾年前已經領略過,那是在夏天,和朋友一起去陽朔小住了幾天,可謂山清水秀,移步換景。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遇龍河的竹筏漂流,當地小哥撐著竹筏,一路上很幽靜,小小的竹筏載著兩三個人,沿著清澈的小溪蜿蜒前行,欣賞兩岸獨特的山色,或說著悄悄話,或放聲高歌都不受打擾,不覺神清氣爽,暑氣皆消,舒暢愜意。
此次桂林之游,山色依舊,但環境有些聒噪,到處都充斥著商業氣息。興坪的十里畫廊本是漓江山水中最精彩的一段,但擁擠嘈雜的游船上,彌漫著刺鼻的柴油味道和煎炸魚蝦的油煙,船老板不停聒噪地用擴音器推銷拍照,一句風景解說都沒有,把心情全部破壞掉了。一個半小時的游覽結束,漓江山水的印象居然是空白一片,腦子都被紛亂和喧囂塞滿了。
導游說西街人太多了,建議我們不要去。沒想到陽朔鎮子上也是車水馬龍,繁忙一片。天色已晚,但街道上灰塵、尾氣混合著叫賣聲,撲面而來,灰蓬蓬亂哄哄的,與印象里,可以騎著單車到處晃,可以悠閑的和店家嘮嘮嗑的陽朔,已經大相徑庭了。想起來一句話,“世人熙熙皆為利來,世人攘攘皆為利往。” 被欲望牽引的人們不知疲倦。
在陽朔的街角,我抬頭望著旁邊似乎咫尺可觸的小山。桂林的山不高,全然不似我們這里的山脈,連綿不絕,高大險峻,最高的疊彩峰也才海拔253.6米,相對高度101米。獨特的喀斯特地貌,讓這些山一個一個拔地而起,姿態各異,就像擺在眼前藝術品。身邊的小山,避過瑰麗的各色燈光、浮躁的街道,在夜色中安靜地站著兒,顯得更加秀麗精致,一幅“熱鬧是他們的”模樣。
除了喧囂,此行中桂林的山水還是有很多可圈可點的地方,比如說銀子巖。溶洞里鬼斧神工,色彩繽紛,宏大震撼,精彩層出不窮,碩大無比的鐘乳石,好像瀑布飛流直下,讓我們驚嘆自然的力量,與人類的渺??;再比如那些生長了成百上千年的老榕樹,樹冠碩大宛如屋頂,盤根錯節枝繁葉茂,氣根如老人胡須在風中飄拂,像是要向我們訴說那千百年的變遷故事;還有那燦若星辰的日月雙塔……
姐姐和老人們都比我更能包容,風景名勝不計較,吃住行不挑剔,一路都興高采烈;年紀雖大,勁頭很足,每次的行程,甚至爬山都沖在最前面,讓年輕人自嘆弗如;同行即有緣,他們一路和散客團的其他游客聊天兒、何嘮家常,以至于幾天同游之后,團友們分別的時候都戀戀不舍。
但即便是好脾氣,桂林的一項規定還是在最后一天把老人們惹惱了,那就是公園收門票。收就收唄,居然還是本地人免票,只收外地人,30塊錢一張,70歲以上的老人僅半票。要知道,武漢15年前就開始逐步取消公園門票了,桂林是著名的旅游城市,這樣做的確顯得太小氣。姨伯說,“你們把這事發到網上,宣傳一下,讓桂林市長看一看,學學武漢,太不像話了!”別看她老人家78歲了,還頗有見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