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以后,發現自己閱讀量遠遠不夠。惡補了一段時間,可是發現好像沒什么用。雖然讀了很多書,但也僅僅是讀過,實際上卻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收獲。
碰巧最近閱讀了日本作家奧野宣之所著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書中詳細介紹了一套科學高效的讀書方法。讀后知道自己以前為什么僅僅是讀過,很難將書中內容消化吸收了。以前我們只是盲目的讀書。讀書的目的有三種:獲得知識,獲取信息,消遣。讀書的目的不同,使用的方法就截然不同。
想要在書中真正學習、吸收到對我們有用的內容,需要有技巧地寫讀書筆記,并養成長期習慣。《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介紹了作者奧野宣之創造的一元化筆記讀書法。讀書筆記法有三個步驟:讀書、劃重點、寫讀書筆記。
讀書
讀書,其實就是一項對重要內容進行提煉的過程。想要把讀書變成一次完美的體驗,光是讀過是不夠的。我們要通過做讀書筆記,整理自己的思想,記錄我們感興趣的內容。為了做讀書筆記,我們在讀書時會帶著明確的目的去讀書,這樣就會改變傳統的閱讀方法,積極主動地去“尋讀”書中重要內容并加以提煉。
劃重點
劃重點就是在讀書的過程中,對精華內容進行標記。很多人看書都是看到一句劃一句,等讀完一遍發現滿本都是標記,根本分不清哪些是重點了。到底應該怎么做記號呢?奧野宣之講述了做記號的“篩選程序”。
“篩選程序”主要有三個步驟: ?通讀—閱讀時把覺得有價值的那頁折起來
? ? ? ? ? ? ? ? ? 重讀—讀完一遍后,把折角的在重新讀一遍。若仍覺得 ? ? ? ? ? ? ? ? ? ?好,就把那頁的另一個角也折起來
? ? ? ? ? ? ? ? ? 標記—在重新讀一遍上下兩角都折起來的幾頁,如果仍覺
? ? ? ? ? ? ? 得值得一讀,就用筆在上面做記號
這種做記號的方法,通過多次閱讀,在深刻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標記,剩下的對自己來說肯定就是精華的部分。這樣讀書,目的性更強,對知識的理解也更深入。
寫讀書筆記
準備工作已經完成,我們就可以著手寫讀書筆記了。可是,怎樣才能做出既簡略又全面的讀書筆記呢?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告訴我們,想要寫出精練而深刻的讀書筆記,應在讀完一本書后,認真回想需要摘抄的內容,思考怎樣撰寫讀書筆記,然后嚴格篩選需要摘抄的內容,盡量提煉自己的思想,爭取用最短的語句表達深刻的含義。
我比較中意書中介紹的“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
第一步寫讀書筆記的日期;書名及作者名。
第二步摘抄加寫評論。
摘抄部分用“О”表示。摘抄只要抄寫原文,這樣可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一定要摘抄讓自己心動的語句。
評論部分用“”表示。評論寫對摘抄內容的感想、思考或者補充內容。
讀書后考慮“摘抄什么”“如何評論摘抄的內容”,就做到了積極的輸出,而積極的輸出促進了思想的內化。讀書筆記并不是寫完就沒有事了。想要更好的理解、吸收書中的知識,我們要養成重讀筆記的習慣。通過重讀筆記來提升自我。
書中還介紹了讓讀書體驗更充實的技巧,以及寫讀書筆記用的實用文具。
讀書筆記幫助我改變了讀書方法,而讀書方法的改變有帶來了思考方式的轉變。相信以后,讀書一定會有所得了。如果你也想轉變,那就從閱讀這本書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