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3日? 星期一? 晴
最美好的生活方式,不是躺在床上睡到自然醒,也不是坐在家里無所事事,更不是走在街上隨意購物,而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奔跑在理想的道路上,回頭有一路的故事,低頭有堅定的腳步,抬頭有清晰的遠方!
八月如火,八月如歌,八月是一個播種希望、描繪錦繡的收獲季節。所有的夢想都在八月開始綻放;所有的故事都在八月開始架構。
8月10日凌晨四點,伴著微弱的月光,有那么一群人開始了一天的忙碌,坐上遠行的客車,他們就是天義第三實驗小學的老師們,帶著對新教育的無限憧憬和期待,他們不遠千里趕往素有舜帝之都、恐龍之鄉之稱的山東諸城,去品嘗一份心靈的盛宴、精神的大餐!
歷時十六小時、一千多公里的輾轉顛簸,晚上八時許我們達到了目的地——楊春國際酒店,副校長呂曉林、李偉老師責無旁貸的肩負起“護花使者”的使命,報到、安排住宿,他似乎忘卻了旅途的勞累,忙的不可開交,我們這些女教師“理所當然”地說著、笑著,一幅和諧美好的三小情上演在這座美麗的城市。
11日上午八點,我們如約來到學習地點——龍源雙語學校,報告廳里座無虛席,在震撼著、感動著的同時,我深深的知道:我們和全國各地的老師“遷徙”諸城,只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學習做一個閱讀種子的播撒著。我們帶著一顆虔誠的心,為了與同一頻道的人相聚,不懼風雨兼程,為了這次學習,跨越千山萬水,只為分享一份喜悅,成就一份夢想,引領一個未來。
一首《你的好,我知道》拉開了本次活動的序幕。著名作家童喜喜的詩意朗讀,使會場寂然無聲,我們默默地聽著,用心地感受著,是呀,你的好,我知道,自從遭遇新教育,新教育的好,我們又何嘗不知道呢?
會議由喜喜老師支持。本次活動,新教育評選出了十佳螢火蟲義工、十佳螢火蟲分站、十佳種子教師,并一一進行了頒獎。作為一個三小人,作為一個螢火蟲義工,讓我引以為傲的是在表獎中有我們寧城分站的螢火蟲義工,是呀,幾年如一日的堅持、分享,不正是一種無私的奉獻嗎?在點亮自己的同時,也照亮了他人!
隨后,李西西老師圍繞《童書電影課》給教師們進行了培訓,孫莎莎老師結合自己的操作實踐進行了分享,讓在座的老師嘆為觀止,那一刻,我覺得:這個東西真好,我要學!
下午的活動也頗為精彩。“大師”們圍繞閱讀進行了各種形式的培訓,讓我們感受到了閱讀的重要性,也汲取了一定的力量源泉,讓我們更加明確閱讀方向,大踏步的勇敢向前。
12日一天,我們聆聽了颶風老師的《新教育晨誦的要點》,喜喜老師的《理想課堂解析》,藍玫老師的《家校之間有個娃》,三位老師精彩的講座,有如醍醐灌頂,讓我受益匪淺。
光說不練假把式。董艷老師和小舟老師給我們帶來的實踐分享,給我們指明了方向,明確了方法,我們認真地聽著,用心地記著,我們樂在其中,學在其中,收獲在其中。
13日一大早,藍玫老師以一首《你的模樣就是遠方》帶領老師們開始了美好的一天。著名專家李鎮西老師帶來的《德育的兒童視角》,讓我們知道了教育為誰,告誡我們教育要以孩子為中心,要理解兒童。李老師詼諧幽默的講座使會場笑聲不斷。他的大視角、大情懷就是對歲月最好的獻禮。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新教育螢火蟲之夏(2018)第九屆種子教師研訓營在老師們的依依不舍中落幕。在研訓中,我們品味新教育的美好,聆聽新教育的真諦,領悟大師們的真知灼見,每一位講座的老師,都是那么的真誠,所有老師的分享都如同電影一般,每一句話,每一幅研討畫面,都在腦海中久久回蕩。老師們的經驗介紹如同夜里的一盞明燈,指引著迷茫的我們一路前行!不禁感嘆:新教育,遇見你,真好!
聚是一盞燈,散是滿天星。結束,意味著新的開始,我們會帶著收獲,不斷實踐,努力堅持,帶著孩子們一起走進新教育,走入“喜悅”說寫課程,努力成為那顆照亮孩子們說寫世界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