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和抑郁焦慮
?平遙縣裴毅
冠心病即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是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從而引起管腔狹窄或閉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而引起的心臟疾病。隨著社會發展,冠心病的發病率逐年升高,多項研究表明,抑郁焦慮作為冠心病獨立危險因素,對冠心病的發生和發展以及預后有著重大影響。冠心病合并抑郁焦慮等精神心理問題在臨床上非常常見。隨著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推進,冠心病合并抑郁焦慮障礙已經得到多方關注。
冠心病和抑郁焦慮狀態的關系一方面可以從抑郁對冠心病發展預后的影響來說,有研究對1250例冠心病病人隨訪19.4年,發現伴有中度到重度抑郁情緒的病例發生心肌梗死的機會增加69%,可見,抑郁在冠心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均起重要作用。抑郁癥對冠心病預后的影響,包括病死率,再發病率以及生存質量,其影響作用甚至超過了左心射血分數,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程度等危險因素。
另一方面冠心病也可以導致抑郁的發生,許多冠心病病人對預后感到憂慮,表現為情緒不穩、容易激動、疲乏無力和失眠多夢。病程長、生活條件差、文化程度低的病人,焦慮、抑郁的發生率高。從生理機制方面而言,冠心病伴發抑郁焦慮是由于腦部慢性缺氧引起的精神障礙和神經癥狀,其病因有多種學說。①冠狀動脈硬化學說:冠狀動脈硬化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心臟不能向腦部輸送足夠的血液,導致腦組織缺氧,引起腦功能障礙,產生神經、精神癥狀。②腦動脈硬化學說:冠狀動脈硬化的同時常伴有腦動脈硬化,影響腦的血液供應,出現精神癥狀。③血氧含量改變學說:動脈血氧含量及氧飽和度下降,也引起腦缺氧,導致神經、精神癥狀。
冠心病合并抑郁焦慮障礙的處理,首先在治療冠心病的基礎上更要注重抑郁焦慮的治療,抑郁焦慮是一個慢性,易復發的疾病,需要長期治療。否則很容易慢性化,康復難度增大,治療主要包括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非藥物治療主要包括心理行為治療,認知治療和心理疏導,松弛訓練等方法。目前藥物治療多選用以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為代表的新型抗抑郁藥,對伴有焦慮和睡眠障礙的患者,可合并使用苯二氮卓類藥物。
發布于 20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