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普通人可能會覺得這事兒相當不可理喻,完美主義不是好事情嗎?追求完美有什么問題?
人難道不就應該是積極向上、努力進取的?
不追求完美,難道要追求放松?懈???懶散?還是人們經常念叨的“知足常樂”?
事實上,完美主義的問題不在于是否上進,是否積極,是否進取,是否進步。
完美主義真正的問題在于:
除了“完美”,都是“零”。
它會導致你無法正視自身的優點,只會一味的吹毛求疵,而不懂得順其自然。
它會產生很強烈的情緒,有時會讓人產生負罪感,感到焦慮,自卑,缺乏自信,易怒。
它會過分關注自身的問題,從而對自己過去的表現感到自責。
它會讓人缺乏自尊和自信,而缺乏自信,會造成內心的不安,會有拖延、低自尊,甚至發展成一系列心理上的疾病。
完美主義者表面上很自負,內心深處卻充滿了自卑。因為他們很少看到自己的優點,總是關注缺點,很少肯定自己,也很少肯定這個世界。并且往往對于所要完成的事情抱有非常高的期望值。這種高的期望很容易導致行為的受挫,而受挫本身又產生失望痛苦的情緒。
如果不能重新定義完美主義,無法認清他是一個有殺傷力的消極心態,那么你對其優越感的錯覺必將阻礙你做出任何形式的消極改變。
所以面對完美,我們不應該放棄,恐懼,壓抑 ,而是積極應對,積極改變,積極行動。
如何成為不完美主義者,需要我們做好一下方面
1,不要有過高的期待
不要抱有過高的期望,一定要放平心態??梢哉{整自身的預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提高自己的總體預期,降低自己的具體日期。并且從容的面對失敗,時刻保持一個樂觀的態度。
2,不要糾結不放
糾結癥最大的問題在于他們不敢再次嘗試,他們害怕再次面臨慘敗。而不是放下包袱,繼續前行。其實我們應該認清這無法挽回的事實 并且建立良好的自信,調整自己的狀態,專注于當下。
3,不要過分擔憂
如果一直擔心犯錯,那一輩子都會提心吊膽的。不如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把精力放在更多可以嘗試的事情上,一步步的進步和實現。敢于面對未知,追求舒適圈外的挑戰,體會挑戰、失敗、挫折帶給自己的變化與成長,從而不斷充實和提升自己。越多嘗試,越多經歷,就越處事不驚。
4,每天成就感,養成微習慣
完美主義者的心態往往傾向于消極,所以寫下每天的3個成就,可以幫助把這種心態轉變為積極。任何小事,都能讓大腦從積極的方面思考,從消極的方面轉移注意力。
一項研究解釋,某些化學物質與我們大腦中的獎勵系統的相互作用,從而讓我們獲得成就感。這種感覺激勵我們再次重復這個過程,以實現它。想想積極的日常方面,無論多小,都可以訓練你的大腦變得更加積極。并且要長期行動,養成習慣。
不完美主義者并不會嘲諷完美人生,他們只會更快樂,更健康的,更高效。完美主義代表限制,而不完美者主義者則預示著自由。它會給你帶來無限的快樂。
所以,努力做個不完美的人,做個不完美的自己。
最后,分享伏爾泰曾說過的一段話:完美是優秀的敵人。追求卓越沒有錯,但是苛求完美就會帶來麻煩,消耗精力,浪費時間。關鍵是找到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