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追新番《四重奏》,最開始看推介,以為是室內樂相關劇集,于是抱著看《交響情人夢》的輕松心情在B站點開。受到類似恐怖片的持續錯愕之后,我才忽然發現,啊,難怪,原來編劇是坂元裕二!
坂元是那種能在細微之處體察人情的作者,“她是那種會毫不猶豫破壞掉布丁上的小兔子的人”,“她是那種會把蛋糕盒子豎著拿的人”、……寥寥數語,卻在人與人的交互常態中體悟著暗流。
《四重奏》以四個各懷心事的音樂家在KTV中偶然相遇為開端,既是為了追尋也是為了逃避,他們合住在輕井澤的一幢木屋中,組成了名為“甜甜圈洞”的室內樂團。或是詐欺,或是尾行,或是監視……在瑣碎的日常中,一樁疑似謀殺案的真相也開始漸漸暴露出來。
雖然《四重奏》全片影調溫暖,配色十分熨帖,卻始終在窺伺著一絲冷意,好像隨時會在主角四人放聲大笑之時冷不防跳出來,把眼前的一切踩碎。而這份冷意,不僅來自嚴寒的輕井澤。
1
樂團以“甜甜圈洞”這個奇怪的名字自命,起初是源于“人人都是有破洞的人,但破洞組合在一起卻是有人性的演奏”的隱喻,而故事持續展開中,每個人的心事也慢慢被攻破——組成四重奏的四人,正好組成了一個“四重單戀”的回環——人人都在一廂情愿中千瘡百孔,同時也于他人對自己的愛戀中獲得某種慰藉,得以填補內心的空洞。
事實上,早在25年前,坂元就已經執迷與描述這樣的單向關系,只是那時的我們并未在“關系“的層面對其加以考證感懷,因為,25年前的那部同樣全員單戀的《東京愛情故事》里,主角其實只有赤名莉香一人。
同樣糾結于過往與現實的完治、三上、里美,與《四重奏》中的主角并無不同,他們就是真正沉降在紅塵中的我們每一個人:人人都有各自的求之不得,卻也在無知無覺中傷害著另外一些人,每一個深陷優柔中的人都在不停訴說,妄圖用語言固定心中的幻影,然而,幻影只是幻影罷了。
2
兒時曾聽一個花匠說起,在仲夏將花靠近土壤的部分砍一個口子,再撒上一把鹽,整個夏天,這盆花都會烈烈開放,好像著了火。只是那時的我忘了問,花謝之后呢?枝干上留下一個小小的刀疤,永難愈合。病梅夭梅,看起來疏影橫斜,極致柔美,只是弄丟了一點真正重要的東西。
到底弄丟了什么呢?每一次違心的言說,在枯井中苦苦掙扎的日子,制造出的也許是對光亮的希望,有時也會培植出連自己都不敢去想的陰暗,它們就埋伏在膝蓋上,等到天陰下雨,忽然讓你疼得直不起腰。
這也是為什么人人都忘不了赤名莉香。除卻鈴木保奈美的笑靨,想必只是因為,我們自知太過精算,所以才對奮不顧身的她格外感佩。又或者,赤名莉香原本就是不可能真正存在的,她沒有過去,不需要背負沉重的故事,從始至終,她都在主動介入三方看似無解的關系。她不需要從他者處獲取安全感,也不需要在乎莫名其妙的自尊心,雖然身陷妄念,但她始終愛的很輕盈。
記得陳丹青在描述自己第一次出國的感受時曾寫道:人人都長了一張沒受過欺負的臉!是的,莉香的臉就是這樣的,要那樣有福氣才能那樣豁達。
3
相比之下,《四重奏》中的每一個人,臉上都寫上了那個刀斧的記號。在他人未曾開口時,已經預知對方的全部反應,于是用近乎精巧的回饋來維系連自己都不愿繼續維系的關系,這種下盲棋式的人際交往,有時是會讓人上癮的。就像貪心的農婦在夜半將山羊放出去沿途偷吃鄰人的莊稼,天亮了,山羊也就一去不返了。自命成年人的守口如瓶,適時地翻著跟頭逗旁人開心,一旦進入灰階,就不得不應對無數種層次的灰色。久而久之,赤子之心也就緩緩熄滅了。
沒有人受到刀斧而能忽略傷疤,就像沒有人下次不會選擇扭開頭去躲開刀斧,但是刀斧最終卻還是勝利了,因為讓你受傷原本就不是它的目的,刀斧的存在就是要讓你繞道走開,甚至不惜選擇加入刀斧。
是的,他們是用恐懼圍起這座城的。
就像看著赤名莉香的完治,他會在某一瞬間不由自主地想發足奔去,又會在下一瞬間害怕地停下腳步,擔心那束光會將自己灼傷,擔心它襯出自己“皮袍下的小”,甚至,像是看到在自己面前無所顧忌袒露肚皮的小貓,有時甚至會橫生出一種破壞的欲望……
25年后,《四重奏》是一部屬于“守口如瓶的大人”的故事,也是屬于凡人的故事,主人公各自的懦弱和卑怯,也賦予了這個充滿巧合的故事一種怪異的真實。然而,坂元還是溫情脈脈地寫道:在城市中始終獨自一人的赤名莉香并沒有絕種,他們只是學會了一些旁的技巧——在第二話里,單戀別府的女同事終于在婚禮前的那個清晨,與他在自家陽臺上吃了一碗札幌拉面。她說,在她心里,這就是兩人之間的高潮了吧。
不知怎么,這個鏡頭讓我想起綠子和渡邊在屋頂上那個不知所云的吻,有些場景那么真實,他們讓人相信,那個像春天森林里的小熊一樣美好的人,是真實存在的。
我們生下來原本都是赤子,但要一直保持赤子之心卻是那么難,但若能在每一次選擇時,不再出于畏懼或其他而違逆自己的心意,去觀看和觸摸真正美好的事物,去愛真正值得愛的人,那么,也許到了四十歲,六十歲……總有一天,我們能將他人硬塞到我們手里的期望統統丟開,不再與自己愛著的事物,固執地保持一個礦泉水瓶的距離。
是啊,都說成年人守口如瓶,可我卻還是祝你,無論與灰階斗爭了多少次,都能找回那張沒受過欺負的臉。
題圖來自網絡
轉載請注明:作者魏謎底,首發簡書 Jian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