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字只是隨意寫寫,內容和史料不夠精確,數字也極其不夠嚴謹,切勿較真,就像日常講話,很多時候嘛,聽聽就算了。
????????話說好多億年前,是有恐龍的,根據現有的說法,部分恐龍的個頭巨大無比,大樹對于恐龍也不過是等高,像我們城市里,路邊的護路樹,就是小灌木,對于恐龍來說和現在的人對于路邊的雜草差不多的感覺。
????????根據不知道哪個科學家的說法,地球和太陽系還能存在46億年,而人類的存在只有幾百萬年。
????????在哥倫布發現了美洲大陸之后,達爾文就跟著船到處出去旅游,有一天他去了一個烏龜島,島上有各種各樣的烏龜,他看了感到很神奇,后來他就寫了一部物種起源。
????????在普世都相信萬物是由上帝創造的年代里,這種離經叛道的說法受到了很大的爭議,好在他的運氣比較好,沒有被燒死。后來科學界逐漸認可了進化論,或者說演化論。
????????就最近幾年的風潮來看,我們這代人的身高,比上一代人的身高高了一點點,現代人的壽命,比三國時期的人的平均壽命長了一點點。三國演義里,孫權出道也就20多歲,周瑜和諸葛亮打仗的時候才10幾歲。
????????根據物競天擇的原理,就身高來說,大家都偏好高一點,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那些nba球星的身高,就是以后大眾的身高,這樣一推算,幾百萬年后,長得像一座樓那么高的人或許滿地都是了,因為人會越來越高嘛。你看恐龍就是這樣嘛。
????????傳說里的巨人和小矮人就真的存在了,我們就是小矮人。
????????長得個頭大,活的特別長,怎么都不死。可能以后的人100歲以前只是青春期,500歲才能成年,那個時候創造價值也特別的簡單,因為更多的天才不會英年早逝,有了更多的時間。
????????就像現在9年義務教育,以后可能是90年義務教育,沒事先學90年,人們的詞匯越來越豐富。那些搞研究的更了不得了,著作等身只是剛畢業,一輩子不寫上幾卡車的書,怎么好意思稱為學者。
????????就像以前,竹簡寫書,人們覺得一卡車書已經很多了,現在呢,隨便一本什么某某醫院的小冊子,就和以前一卡車書一樣多。
????????這可苦了后來的人了,孔子當年隨口說說的話,后人整理成了論語,一代又一代的學。一代比一代學的多,清朝以前哪有什么魯迅之流。
????????搞到后來地球上的每個人都是專家,專家們多了,沒事就討論問題,一討論就是一年半載,因為誰也說服不了誰。以后開會,大家都會積極發言,開一次會產生的知識都是海量的。
????????講到這里,基本就告一段落了,不過話說回來,以前人討論整理出來的內容,和現在人整理的內容真的有本質區別嗎。
????????就像金庸的電視劇,翻拍了一遍又一遍,技術的不斷進步,似乎后來拍的確實更好了,唯一遺憾的是六小齡童拍的西游記,成為了一代經典。以前看到六小齡童一直以為是六個人。
????????一些奇奇怪怪的知識真的有用嗎,語文課上,老師會教我們,魯迅不姓魯,這篇詩是陸游寫的,這篇是李白寫的,這篇是白居易寫的,這篇是杜甫寫的,每每這時,還會安排考試,這都是得分的重要因素。后來,我也記不得到底誰是誰了,詩文的內容也成了殘片。這里一點,那里一點,星星點點的散落在記憶的角落里。那些不重要的,反而記住了很多。未來的人或許會知道,回有四種寫法。
????????當年朱重八當了皇帝之后,對自己的后嗣很是愛戴,按人口發俸祿。這些人不能奪權,就只能吃喝玩樂,生孩子,多生發的錢也多,人太多了,字都不夠用了,就有了現在的元素周期表,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氫,銅汞銀鉑金,你看很多都是金字旁的。
????????語文課上,最難的是寫排比句,總是詞匯欠乏。突然想到剛接觸電腦的時候,那個時候有個順口溜,王旁青頭兼五一,土石二干石春雨,大犬三羊古石廠,木丁西,工戈草頭右框七。要記住這么無規律的話,也是。以后的人就不用記這么多了。
????????我的思緒總是無比的雜亂,但又仿佛不那么雜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