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閱讀的小說是:
《忙碌經紀人的羅曼史》、《財神與愛神》、《擦亮的燈》、《催眠大師杰夫·彼得斯》、《婚姻學精算》、《提線木偶》,共6篇。
一直以來,在寫書評、影評時,難以寫出那些發人深省、令人深刻的詞句,歸結原因有兩點——讀的書太少,積累不夠;另一點是人生閱歷不夠,難有觸動(多半也是我偷懶的原因)。
今天選擇幾篇感受深一點的小說寫一寫。
1.《財神與愛神》
大富翁老安東尼不知兒子的苦惱。原來兒子是為了追求藍特利小姐,卻苦于對方沒時間和他約會。
在小安東尼的姑媽和父親的對話中看出,姑媽認為真愛才是兩個人在一起的真諦;而父親則認為錢能辦到一切,包括約會。
終于,小安東尼能夠有了和藍特利小姐相處的這六分鐘,他們在去往劇院的路上,姑媽給侄子的戒指掉到了馬車下。
就在侄子撿戒指,這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內,街道頓時擠成一團,被各式各樣的車子堵得水泄不通——反倒是被堵的這兩小時,讓這樁好事促成了。
就在姑媽來到弟弟這里辯證:金錢沒什么用,而彼此的心聲才是真愛時,老安東尼表現得很淡然。
那親愛的讀者,你是不是已經猜到老安東尼做了什么?
沒錯,那場車輛擁堵大賽就是他策劃的。
原本我認為這篇小說意在諷刺——有些東西是不能用錢買到的,而到了后來確實又回來了——金錢可以操縱一切這個主題,又有一些無奈。
但社會就是這樣一個社會,現實就是我們看到的這個現實。
2.《擦亮的燈》
盧和南希是兩位漂亮活潑的鄉下姑娘,來到大城市找工作,雖然沒有太明說,但內心里她們各自卻都是想找一個金龜婿的。
然后便是分水嶺,兩個人的人生軌跡已然不同。
文中對盧和南希有幾次對話的描寫,每一次也都表明了各自對生活的態度。
第一次,盧問南希:在百貨店干活兒賺得少,為什么不來我這里熨衣服呢?
南希則認為:生活在漂亮的東西和時髦的人們中間,接觸到的人和事也是不一樣的,而在洗衣店卻沒什么前途。
她想進上流社會,她只是需要一個機會。就像《風雨哈佛路》中的女主一樣,不過女主需要機會是為了走出那個環境。
如果你身處一個滿是奢侈的環境中,那么你就擁有這份奢侈,無論這錢是你花的還是別人花的,都一樣。
第二次,盧評價南希的裙子:土得掉渣。
事實上,南希是仿照偶像——某服裝設計師的款式,自己做的翻版,十分經濟。
除此之外,南希還會向她接觸到的大部分客人學習,因為基本都是女性,比如說走路的儀態,拎包的方式,怎么微笑、問候、講話……
而從她的偶像范·阿爾斯坦·費舍爾夫人身上,她更是不遺余力地模仿到了那精華——一種溫軟而低淺的嗓音,如銀鈴般清透,像畫眉鳴叫一般完美的發音。
浸染在如此高階層的文雅氣息和良好教養的氛圍中,她就算想不受到影響都不可能。
我們所處的社會就是一所大學,至于是否能夠從中學到東西和學什么,就和我們的選擇有關了。
只是單純地評價一下,這只是條件差不多的兩種人,做的選擇不同罷了。
我忽然意識到,很多人選擇工作也不完全是看薪水,也要看工作的氛圍和伙伴,就和選大學似的。
我猜南希是最會自我學習的一個人了,店里的音樂播放室離她很近,很快頂級作曲家的作品,她就有所了解;那些昂貴而精巧的工藝品,她也如饑似渴地汲取著營養。
長久的觀察和那雙慧眼,讓她足以辨別出什么人是百萬富翁,什么人是冒牌貨。
可是漸漸地,南希的目的不止是金龜婿了,因為剛剛她就拒絕了一個,原因是那個男人撒了謊。
一周八塊錢,天天啃她的干面包,勒緊褲腰帶……看到南希這樣子,我想到一個詞——自律。
讓自己變得更好,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
相比于盧在洗衣店的工作,也就不涉及到提升自己的品味和儀態了。
二人的歸宿又是如何呢?
如果你讀過原著,就知道盧還有個叫阿丹的好小伙,可惜她把他推開了,沒錯,因為盧覺得自己的打扮越來越漂亮、優雅,而阿丹卻一成不變、無趣。
于是,盧自己先離開了,三個月后再回來時,先問南希:釣到金龜婿沒有?卻沒想到答案令自己措手不及。
這一刻,對盧的衣服的描寫在現實這種巨大的落差面前,何嘗不是一種諷刺。
然后南希注意到了,繁華降臨到了盧身上,以值錢的皮草、閃爍的寶石和裁縫定制的服裝彰顯著。
究竟阿丹是不是金龜婿?不得而知,但是南希的為人哲學,還有這種寧缺毋濫的戀愛觀還是挺值得提倡的。
像盧這種拜金主義,哦不,這種心理。
也是生活的一面吧。
文中還有一段對三人的描寫:
忠實的護衛體貼地站到路邊;盧走到他身旁,明艷漂亮的衣裳襯得她有些孔雀開屏般的高傲;南希走在最里邊,纖瘦的身材,穿得跟麻雀一般樸素,卻走得頗有范·阿爾斯坦·費舍爾的范兒——三個人就這么出發去消遣他們的夜晚時光了。
外在的高貴與內在的優雅,孔雀和麻雀的比喻,也在暗指兩人的結局必然是不同的。
3.《睡眠大師杰夫·彼得斯》、《婚姻學精算》
這兩篇小說是講述杰夫·彼得斯如何用精明手段騙錢的故事,而且是以他本人為講述者。
我開始深刻思索小說的情節就像破案一樣,有些捉摸不透,所以無論是讀小說還是寫小說,真得有個清醒的頭腦才行。
推薦讀者看一下這兩篇小說,你絕對會贊美作者的——不僅僅是贊嘆他賺錢手段的高明。
4.《提線木偶》
一個以醫生身份偽裝的強盜,謀殺了一個罪惡的丈夫后,卻把自己分得的八百三十美元,以丈夫的名義留給了這個妻子。
不過,妻子著實過得凄慘,三天只吃了幾塊破餅干,錢都被丈夫敗光了。
這樣一來,也算是成就了兩件事——丈夫死了,雖敗了不少錢,卻也留下了一點還能過活;謀殺犯也算給自己贖罪吧。
但確實撫平了受害者妻子顫抖的心。
接下來的歲月里,這位謀殺犯的謊言將像一顆星星般閃耀在愛的墳墓上空,撫慰著她,讓她可以漸漸原諒墓中人——不管他是否想被原諒——這么一想,不也挺好的嗎?
不過作者的描寫,可是著實的細膩。
他幾乎在那無神的雙眼中捕捉到了一絲顫動的肯定。指尖仿佛觸到一股絲線般細小而微弱的脈動。
這是謀殺犯問男人錢是否藏在屋里時,男人給出的反應。
佳句摘錄:
警察站的地方是二十四街和一條異常黑暗的小巷交會的角落,高架鐵路就在旁邊穿過街道上空。
時鐘指向凌晨兩點。一直到黎明,這里都將會是一片冰冷,細雨濛濛,令人無法親近的黑暗。
一個男人,穿著長風衣,帽檐壓得低低的,一手拎著東西,從黑暗的小巷里疾步而出,卻沒發出什么聲響。
暗示著這不是個普通的醫生……
不過好在——這世界雖然惡魔很多,可正義之士也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