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們本來是生活在一個自由的社會框架中,雖然有一定的約束,但是只要我們的行為不違法,都是處于自我意志和主張的控制中。沒有人能夠隨意左右。作為一個人,我們有自己的判斷,可以不用在意他人的看法去完成一件事。但現實呢,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情緒操控或推波助瀾,其中,有一個典型的課題,那就是道德綁架。
? ? ? 你有沒有遇到過公交車上的讓座情景,你有沒有遇到過借錢給別人的狀況。事實上,社會上的道德綁架事件層出不窮,讓我們來假設一下,你今天肚子不太舒服,一大早要趕去上班。好不容易等來久久一班的公交車,上了車后,非老弱病殘孕的座位剛好空出一個,你坐了兩站,這時,一個跳完廣場舞運動完買菜回來的大媽上了車,她站在你面前,直勾勾看著你,沒有說話,你怎么辦?
? ? ? 多數人會說讓,主動說您老坐吧。因為讓是一種美德,值得表揚提倡。但是不讓的卻不應該被一概而論指責,胡攪蠻纏。他的內心也許在想,我雖是花了同樣的錢坐車,卻也年輕,其實自己忍忍痛也會去幫助你,但你只是空空站著,甚至一句話沒講,沒提出要求,證明你不需要。因為你內心并沒有示弱。證明你覺得自己的能力可以支撐著。那我何必去貶低一個老人家的自信。
? ? ? 我的想法是,尋求幫忙的人可以主動提出請求。被尋求幫忙而拒絕的人可以說出緣由。這不是一場無言的道德斗爭,不必存在什么對立的評論方。
? ? ? 另一件事,借錢。你有急事找我借錢,我礙于情面,重于情義幫你,你也答應幾時歸還,可苦苦等了幾年,一句話未提,一分錢沒給。你便將我的難為情難出口當做你的武器繼續拖延。“我們這么好的朋友,我有事,你不該借錢給我嗎?借了又不是不還。借你的錢是和你親近,別人我還不借呢。”借錢的人會想著這些。
? ? ? 其實,我的錢不是偷的搶的。我也不是富裕的,我也有自己的用途。我和你是感情好。但是這是一定要用錢來證明的嗎?假如我向別人免利息借了很大一筆錢,我拿去投資賺錢,幾年下來,我還本錢他后我便也是個富翁。何況是現在本錢都收不回來。那么,誰會愿意將錢借出去?
? ? ? 社會的人情世故是有,朋友親人間的感情也在,只是多給對方理解考慮一下,多換位思考,少一點指責,少一點理所當然。那么,我們才會真正生活在一個自由的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