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魏開誠
編輯 | 曉 琳
我在上期的文章談到如何讓團隊成員對工作更加的投入,提到了四大因素:注、了、心、意。
○關注:員工都希望工作能當中能夠被關注,也期望在工作當中有最好的表現
○ 了解:員工希望被了解,同時工作當中能夠發揮他擅長的事情
○ 關心:員工希望被關心
○ 意義:員工希望他的工作是有意義的,同時他也希望自己能夠對團隊有貢獻
今天,我就根據“關注員工”這個議題,來詳細闡述一下。
之前我在企業時,曾做過蓋洛普的敬業度調研,其中有一項問題是:我知道公司對我的工作要求嗎?
這個問題看似理所當然,但當時在一些部門, 居然還有不少的同仁他并不知道公司對他的工作要求。
意外嗎?總之當時我們看到這份報告結果是挺詫異的。多半管理者都認為自己已經很關注員工了,實際呢?
01
關注員工的三大行為衡量指標
我列出下列三點基本行為指標,看看你有沒有做到或做到位,就可以看出你的下屬是否感覺得到關注了。
行為指標一
我有沒有針對期望跟成果和每個團隊成員達成明確的共識?
即:你對下屬有任何期望,要用SMART原則 (注)的方式來溝通。
我女兒以前有一位領導,曾建議她:你在工作上要有一些個人的亮點。
這種溝通就是不符合SMART原則。我就問女兒:你知道主管說的具體是什么意思嗎?我女兒一時也回答不出來。
所以,不要給下屬一個模糊的期望。
行為指標二
我有沒有確認每個人都同意自己的工作目標?
很多管理者與下屬談工作目標時,都會擔心下屬不會同意高挑戰的目標。因此可能會采取單向或強勢的溝通方式,希望下屬不要有意見,乖乖去做就是。但這往往就是績效達不成的重要元素。
目標本就有具有挑戰性,所以一定要經過跟下屬互動討論,才能達到共識。談的主要內容可以是:我們用什么方式或是尋求什么樣的支持,來達到我們的高挑戰目標?
所以目標需要雙向交流才能達到共識,如果溝通了卻無法達到共識,八成的原因是你的溝通技巧需要改善。
行為指標三
我有沒有提供持續且立即的反饋?
我曾經派至外地,我領導在總部,當時我覺得不管我工作表現好或不好,我的上級似乎漠不關心。
好聽點叫充分授權,但我的工作表現沒有獲得任何反饋,讓我覺得沒什么工作成就感。
當然我當時也不夠成熟,我應該主動去跟領導尋求反饋意見 (這是另外一個議題-向上溝通,我們改天再聊)。
02
反饋員工的四個錯誤行為
管理者在反饋容易犯的錯誤是:
?1. 下屬表現正常,沒有給予任何的反饋(正面/負面);
?2. 一旦發現下屬發生了錯誤,就給予負面的批評;
?3. 反饋的方式不夠具體;
比如:我覺得你工作還可以再積極一點,這種反饋會讓下屬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
?4. 反饋需要立即反饋,拖兩三天、一個禮拜或一個月再反饋,都已經無效了。
今天分享的是關注員工具體的領導行為,當然,這些領導行為是有一些專業的技巧和方法的,比如:
? 如何透過溝通達到共識?
? 如何溝通可以讓對方愿意與我對話?
? 如何建議反饋,可以讓下屬愿意真心接受并且改進?
若各位對帶領團隊、具體的領導溝通技巧有興趣, 歡迎參加《經理人成長地圖》課程。線上訓練營
線下公開課
做個小結
今天我們主要提到兩點:
一、關注員工的三大行為衡量指標
二、反饋員工的四個錯誤行為
注: 工作目標SMART原則構成:
1. 工作指標必須是具體的(Specific)
2. 工作指標必須是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
3. 工作指標必須是可以達到的(Attainable)
4. 工作指標是要與其他目標具有一定的相關性(Relevant)
5. 工作指標必須具有明確的截止期限(Time-bound)
? 還有什么值得看:
三個臭皮匠,未必頂個諸葛亮
激發下屬工作積極性,怎么就這么難?
費時費力又無果的會議,一鍵帶你逃離!(內含工具)
恭喜你,輔導下屬的4大誤區,你全部踩雷
這屆新生代太難帶?!3個視角助你走心激勵
掃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