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了嗎,李誠儒不去《演員請就位》了!
原因很簡單,不允許“他們”這樣玷污影視圈。
話雖狠,但說的都是大實話:
我一息尚存,我坐在這兒,我就看不下去,我必須要說,我不允許玷污它,不允許胡來。
在李誠儒心里,演戲是神圣的,不容玷污的。
所以,他眼里容不得半點沙子。
但凡看到一點對演戲不尊重的行為,他都要懟,但在娛樂圈也有一位是李誠儒不敢惹的,就是演員陳道明。
對陳道明,李誠儒是尊敬且欽佩的。
近日,他在某節目就回憶起當年和陳道明一起合作拍戲的情景。
其中兩人有一場對手戲是李誠儒要動手打陳道明的。
作為演員的李誠儒覺得既然是演戲就肯定是假打,但陳道明卻反駁說:你既然是一位演員,就應該把戲演好。
怎樣才能把戲演好?
就是把自己全身心融入到這部戲當中,把自己當做戲中的人物,所以說你要把當時那種憤怒的情緒全然表現出來。
聽完此話后的李誠儒也是被陳道明的職業精神給深深感動了,在陳道明的強烈要求之下,用力地掌摑了陳道明。
結果,這條反響很好,也正是因為這次的真打,讓李誠儒至今都對陳道明非常敬佩。
在他看來,陳道明不光是演技精湛,身上更是具備了演員所具備的重要品質,那就是敬業。是的,在陳道明眼里,演戲你就得必須百分百的投入。 曾經在拍攝《康熙王朝》時,有個配角一直不入戲,陳道明很生氣,一把將皇帝帽子扔了,說:“你這什么態度,我們這么認真,你干嘛呢?”??當時這個配角還反駁說:“你是主角,這個戲火了,你能火,?我們賣力氣不是白賣嗎 ?”?
當時陳道明就說:
你這樣連個配角你都不配,你為什么永遠當不了主角就是因為你舍不得出一身力氣,誰在當爺之前都得當孫子,我就當了十幾年的孫子。
他說這話,一點都不假,陳道明可不是一上來就是腕兒的。
在正式拍戲前 ,他曾跑了整整七年龍套。
那七年他演遍了土匪、特務、八路,就是沒有一句臺詞,甚至沒露過臉,那是他人生最暗淡的時光。
直到1978年,陳道明報考了中央戲劇學院,這一考,命運出現了轉機。
他不僅演技有了質的飛躍,還憑借著中央電視臺籌拍電視劇《末代皇帝》中青年溥儀一角一炮而紅。
那是他第一次演主角,在33歲之際,他一舉奪得了“金鷹獎”和“飛天獎”的“雙料視帝”。
這兩個獎,在當時分量可是相當足。
后來,有人找他演《圍城》,他一聽慫了,不敢接這部戲。因為他讀過《圍城》,認為這是一部深刻的戲,方鴻漸更是一個復雜的人物。而他,目前還駕馭不了。但導演鐵了心只認他,堅決不考慮其他人選并放話:
目前不行?那我就等你,你什么時候行,我們就什么時候拍!
一來二去,陳道明就被這股執拗勁給折服了。
為了演好方鴻漸,他大夏天在家里不開空調,穿著長衫,戴著眼鏡在客廳里踱來踱去,就為了找方鴻漸的感覺。
妻子杜憲回家一開門,嚇一跳,看丈夫后背都已經濕透了,嘴里還念叨著臺詞呢,她上前去扒他的長衫,誰知陳道明脫口而出:啊,蘇小姐。
陳道明早已“走火入魔”……
不僅如此,他還瘋狂苦練上海普通話,甚至兩個月減肥25斤,以一副搖頭晃腦,油嘴滑舌的形象,演起了玩世不恭的“男一號”方鴻漸。
這活生生的模樣,可不就是方鴻漸嘛。
就連錢老本人都寫信告訴他:“你讓我看到了一個活的方鴻漸。”
這部劇,讓35歲的陳道明再獲“飛天獎視帝”,一時間他成了內地最火的男演員。
有的時候你不得不感嘆戲劇的偉大,陳道明因《圍城》結識了錢鐘書老先生,并三次拜訪錢老。
也正是這段奇妙的緣分,讓他對自己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他坦言在錢老家里,能聞得到書香,那時他感覺:
在文化的面前,學問面前,我覺得自己那點名氣連屁都不是!
他感覺錢老像一面鏡子,鏡子中的自己,像一個小人得志,得意忘形的俗物,他為此自慚形穢,懊悔不已。
不久后,他便做了一個人生決定:放棄如日中天的演藝事業,閉關修煉心性。
享受獨處帶給自己的快樂,遠離世間的紛擾,在家彈琴,畫畫,練習書法,看書。
是的,當你知道的太少,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讀書。
陳道明的哥哥陳道凱說在天津老家時,陳道明從不看電視,
他北京的家中連有線電視都沒裝,書房里的床堆滿了書,自己就睡在一堆書中。
就連季羨林都說,陳道明看的書,多到他可以勝任北大教授。
不要說看書無用,它在潛移默化中都會影響著你,就像日后陳道明在演戲過程中,對待每一個人物他都有自己新的理解。
在拍攝電影《我的1919》中,他就把一個歷史人物演出了人情味。
他所飾演的是“民國第一外交家”顧維鈞。
顧維鈞女兒在看過電影后,曾對導演黃健中說:
沒想到電影把她父親拍得那么像……你這個年紀是不會見過我父親的,怎么會選一個這么像我父親的演員呢?
陳道明也憑借這部電影,在1999年獲得金雞百花獎雙影帝。那時的“金雞百花影帝”,還是足份足量的榮譽。
在該片中,他一個人撐起了整部電影。
提到死去的妻子,他蜷起身體,壓抑自己的悲傷。
當聽到國內發來電報,命令他們在合約上簽字時。
他先是眉頭微皺,接著一聲冷笑,好像對政府的軟弱反應,早有預料。
可冷笑完之后呢?
難掩憤怒和無奈,重重嘆了口氣。
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一個反應,陳道明演出了三個層次。
這就是陳道明的功力,他從業33年,只拍了30多部電視劇,19部電影,還比不上一個“敬業”明星3年的作品多。
但是他不算高產的劇作里,塑造的角色卻個個深入人心。
他一直都是我們心中德藝雙馨的老戲骨,老藝術家。
但被視為國寶級演員的他,卻當眾說:“演員就是我的一個職業,我就是一個戲子。”
別說這個級別的演員,就是普通的三流演員也不會愿意被人說是戲子。
但是陳道明無所謂,因為他太看得開了,正所謂道可道,非常道;明可明,非常明。
在喧囂混沌的名利場,陳道明有他自己的“非常之明”。
不做無為之事,又何以遣有涯之生?
褪去演員的光環,他也只是一個普通人而已,挑著劇本,搓著麻將, 正直而又輕松的活著。
他和中國多數大爺一樣,對外宣稱戒煙一次又一次的失敗。
熱愛麻將事業,只自摸不抓炮,鄰居都說他牌品和人品一樣好。
人生之通透,莫過于此。
演藝圈是什么地方?是一個可以顛覆人的價值觀,讓人變得面目全非的地方。
但很慶幸,陳道明出道30多年來,從未受圈子里的風氣影響,一直恪守著自己的底線。
在這個欲望泛濫的時代,陳道明卻懂得避開喧囂,只做“有用之事,拍值得的角色。”
真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像他那樣認真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
無奈于這個世界,也讓這個世界也無奈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