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欣易?麥叔工作室作者
最近《慶余年》正在熱播,掀起了一股追劇狂潮,口碑和內容齊飛,豆瓣評分高達8.0。
大家對劇情和演技都無從指摘的情況下,只好說劇中的道化服(道具、化妝、服裝)丑,審美有問題等,該話題一度成為微博熱搜。
《慶余年》是大IP小說改編劇,近年來改編劇的質素呈兩極分化,好的如《陳情令》大火,帶紅主演CP,差的如《會有天使替我愛你》,豆瓣只有3.5分。
那《慶余年》什么就火了?
在演員表里,陳道明是領銜主演之一。
這位一向以挑選劇本嚴格,演技爐火燉青著名的影帝,答應參演一部改編劇,本身就是對劇本的一種肯定,制作水平也有了保證。
第二集的彈幕顯示,很多都是因為陳道明來追劇,表達對他的喜愛之情,對其稱呼,大家不約而同地用了“陳道明老師”。
演了三十多年戲的陳道明,為何在人們心中如此有分量?他付出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他對自己如何評價?
一切都要從陳道明的身世開始講起。
01
陳道明出生在天津一個書香門世家,父親是舊時代知識分子,畢業于燕京大學,后曾任天津美國救濟總署翻譯。
陳道明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排行第八,故小名“小八”。
由于父親在民國曾當過美國人的翻譯,而打成右派,所以他沒什么朋友,并不像一般家庭的老小那樣倍受寵溺,相反他有些孤獨。
在獨處中,陳道明靜心鉆研事物,喜歡畫畫,熱愛朗誦,尤其擅長寫美術字。
每次學校要出黑板報,老師和同學都會來找這個內向安靜的同學幫忙,因為他的字寫得最漂亮。
1972年,17歲的陳道明“意外”被天津人民藝術劇院選中,成為一名“練習生”。
起初,父親并不同意這件事,舊時知識分子不太能接受演員身份,但為了避免“上山下鄉”,老人家也只能無奈地默許。
之前做演員,都得從無名小卒開始練起,哪像現在都是高流量粉絲圍著你說,好努力好辛苦,陳道明經歷了長達7年的跑龍套生涯。
他是舞臺上路人甲路人乙,常常第一幕演群眾,第二幕出來就成了演黨員,而第三幕直接變成演匪兵,甚至連句臺詞都沒有。
周星馳的成名作《喜劇之王》里,有句扎心的臺詞:“我不是一個死跑龍套的,其實我是一個演員。”
每一個經歷過低谷的演員,都會在心里狠狠地念上成百上千遍吧。
陳道明也在下死功夫修煉自己的業務能力,苦練基本功,尤其是臺詞功底非常了不得,歌也唱得好,鋼琴到了自彈自唱的水平。
你一定要用盡全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這些才藝,都為他以后的戲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錘煉了他內斂低調,氣質儒雅的性格。
終于,機會來了。
天津人藝重新排演話劇《蔡文姬》,這一次陳道明終于當上主演曹丕的角色。
陳道明長相清秀,鳳眼有神,扮相俊朗,姿態瀟灑,明亮富有穿透力的臺詞,一亮相就得到了人藝老藝術家們的肯定。
而經歷了多年蟄服的他,并沒有在贊美聲中被沖昏頭腦,他選擇繼續“提升”自己,畢竟天津這個藝術舞臺,只是那么一小塊。
父親高級知識分子的經歷,也影響了他的想法。
那一年,他考入國內藝術頂尖殿堂——中央戲劇學院學習的機會。
幼年的家道中落,青年的韜光養晦,就好像一個你我都熟悉的小說開頭,主角的能量終將會在接下來爆發,照亮滿天星空。
02
《末代皇帝》和《圍城》,是陳道明的兩部成名作。
正式出道的他,對于演戲有種不近人情的執拗,有人說他清高,但其實那不是清高,是一種不被理解的清醒。
他的清醒是從頭到尾的,就好像早期作品《末代皇帝》中的溥儀。
陳道明不光演康熙,也演過溥儀這么一位充滿矛盾的統治者。
溥儀表面上弱不禁風,油頭粉面,但內心極其復雜,既要保持皇帝的威嚴,又不得不聽命于外國勢力,對自己的后妃既溫情、又防范,常常無緣無故訓斥她們。
為了細膩刻畫這個角色,陳道明從面部表情、神態以及眼神揭示人物特質,從第8集一直演到第22集,一拍就是三年,中間不準穿插去拍別的戲。
后來,有人想讓他繼續扮演老年時的溥儀,他說什么也不干了,堅持要換人,最后換老戲骨朱旭出演老年溥儀。
陳道明知道自己,還不夠“火侯”。
但下一次就不能這么推辭了,因為該戲導演說:“要換陳道明,那就請你們也考慮換導演。”
下部戲就是讓他走向巔峰的《圍城》。
上中學時,他就看過小說《圍城》,導演黃蜀芹找到他演方鴻漸之后,陳道明趕緊又認真閱讀了一遍,讀后艱難地說,不敢演。
也是,全書對所有人物都有描述,唯獨對方鴻漸沒有,高、矮、胖、瘦?一概不知。
這個人物既善良又迂執,既正直又軟弱,既不諳世事又玩世不恭,實在不知道該如何把握。
事情一拖再拖,為了等方鴻漸,劇組遲遲難以開機。有人私下說:“不行就另請高明吧?”
導演卻“一根筋”地表示,非他不可。
這讓陳道明大為感動,一咬牙直接殺奔劇組。
但他心里也沒底,演的時候不停問導演,這樣演對嗎?豈知導演也搖頭,說不知道。
其實陳道明本人和方鴻漸真有點像,他氣質儒雅,才情頗高,又能獨立思考,但性格內向。
這種特質,可以說是他長期修煉自身得來的,也可以說是來自知識分子家庭的耳濡目染。
毫無懸念,這部戲播出大火,成了他的代表作,甚至連《圍城》原著作者錢鐘書老先生也親自寫信給他,謝謝讓他看到了一個活的方鴻漸。
得到老一代大儒的肯定,這對陳道明是一種激勵,那一年他35歲。
最近的綜藝里,39歲的演員明道訴說自己無戲可演的窘境,充滿了無奈。
在相似的年紀,當年爆紅的陳道明,卻推開面前雪片般飛來的劇本,繼續沉淀自己。
原則之所以有價值,因為堅持它需要付出代價。
“劇本不行,給再多錢我也不拍。”
一旦遇上好劇本,他不僅自降片酬,還讓制片人去請更多好演員:“我的片酬占了預算這么多,你怎么能請到其他好演員呢。”
當陳道明得知馮小剛要籌備《唐山大地震》,他主動請纓:“你要是拍地震,我免費去演。”
在人們的觀念里,演戲多半是為了錢,可是這個世上還有更長遠的東西,比如藝術生命。
這個道理,演慣了偶像劇的明道也許不懂,也許剛剛才懂,而陳道明一開始就懂了。
03
離開熒幕的陳道明,最讓人羨慕的,是他和杜憲的純真愛情。
23歲那年,他在朋友家里遇到了大1歲的女孩杜憲,杜家具有顯赫的家世,父親是清華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
兩人第一次見面,一向低調的陳道明竟興致很高地拉了一段手風琴,他們一見鐘情。
一開始,杜家對陳道明的演員職業不滿意,很反對兩個年輕人的交往,但杜憲不愿意分手,他們就偷偷交往,慢慢爭取父母的同意。
杜憲在北京,陳道明在天津,但異地也不能阻隔愛情的狂熱,陳道明每個禮拜都給女友寫一首情詩。
后來,這份堅持有了結果。
陳道明主演的電視劇紅了,他成為全國家喻戶曉的大明星,也用實力證明了杜憲的眼光。
一開始,這段“女強男弱”的關系不被外界看好。
因為杜憲是央視播音員,而陳道明那時默默無聞,只是一個跑龍套的小演員。
因為愛情,他拼命琢磨演技,終于讓自己出人頭地,這小子他們之間的關系完全對調了,不過陳道明還是一如既往對杜憲,沒有因為自己大紅大紫就輕慢對方。
他直言:“遇見妻子,才是他這輩子最大的幸運。”
每拍完一部戲,他都要息影一段時間,幾乎都呆在家里,哪里都不去,靜靜地陪伴著家人,甚至連開政協會議也拒絕住賓館,要求回自己家住。
在家里,夫妻倆最大的愛好就是同坐窗下,她繡她的花草,他裁他的皮包,窗外落葉微動,屋內安靜無聲。
杜憲曾這樣評價丈夫:“如果你要問,中國男演員誰第一,我不知道。但是在我眼中,我們家的男演員陳道明永遠是第一。”
世人都羨慕這對佳偶天成的好姻緣,但對于婚姻的經營,道爺有一句名言:
“哪有什么門當戶對,輕而易舉就完美的婚姻,不過是50分的兩個人,一起把日子過成了100分。”
當年胡蘭成和張愛玲成婚時,在婚書上寫下“歲月靜好,現世安穩”八個字,胡蘭成顯然只是說說的,但陳道明杜憲真的做到了。
中年后的陳道明沒有發福,沒有變油膩,還是那么一身正氣,在私人聚會中爆粗口幫女演員“擋舞”,像極了你熟悉的鄰居大爺。
他說:“我不買飛機大炮,也不買航空母艦,我保證基本的生活質量,沒那么多奢望。”
他也不愛應酬,喜歡獨處,因為他明白所謂熱鬧,都是因為無處安放寂寞的靈魂,而他有的是地方與靈魂對話。
陳道明把興趣放在寫字、作畫里,字是傳統毛筆字,畫是西洋素描畫,國學大師季羨林曾說過:陳道明的書畫水平,可當北大研究生導師。
他從小便喜歡閱讀,成年后依然如此,據說不管是家中的書房,還是拍戲時,床上都會碼著好多書。
書的作用,是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形象。
作家蔣方舟曾說:
“一個人如果不看書,那么他的價值觀就會由他身邊的人決定,因為他沒有別的輸入途徑,只能模仿身邊人,周圍流行什么,就跟隨什么,永遠找不到自己。”
這或許就是陳道明,如此與從不同的原因吧。
可他又不裝,說話接地氣,明明有一肚子學問,卻總是說得“樸實無華”。
曾有記者采訪他時,自己演了這么多皇帝有什么感受?
他耿直地回答,這樣的角色并沒有什么價值,只是一種重現。
他就是這樣,永遠把自己放在很低的位置,做好是一種骨子里的本份。
骨子里就討厭的東西,是掩飾不了的。
這兩天,演員高以翔因參演綜藝猝死,楊天真借此發文,控訴這是“行業亂象”,超負荷工作,卻被網友狠批“別賣慘”。
我們的老戲骨道爺之前就說過:
“演員是你的職業,你就應該吃這份苦,可有些人還把這當做是敬業。人家清潔工4點起早,那又怎么說呢?將心比心,你說自己拍戲、錄節目的環境差,那么請問,你片酬高,待遇又還要優渥,憑什么好處全被你一個人占了?”
在他看來,演員就是一個職業 ,他也是個普通人,沒什么特別的。
04
如今,陳道明的名字已經成了一個品牌,而他的人生,更像一個傳奇。
他有天生的好骨相,生來就是上鏡的人,家傳深厚,頗有民國公子之風,多才多藝,低調優雅。
他隱忍堅持,有能成大事之氣,能吃非常之苦,他淡泊名利,具有獨立的原則和處事之道。
談到他,就讓人想到君子和蘭花,君子如蘭,無人自芳。
別人稱紅了三十年的他,是人民藝術家,他卻說自己只是個戲子。
其實內心深處,他是想用這個比喻來自省,不同流合污,不隨波逐流吧。
至今,他也沒有社交平臺,沒有微博,可以好幾年不拍戲,過得特別低調。
可是他出現的時候,總有掩蓋不了的光芒,優雅和風度。
他的態度,他的姿態,他的言行,給了身處復雜世界的我們另一種角度,另一個答案。
也許有人會羨慕他,有人會質疑他,但卻很少有人能成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