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算是一個租客,我的租住生涯是從來北京之后徹底開始的。上學時期,唯一在外面住的經歷就是學校的宿舍,除此之外,跟自己家感情最深。官不修衙,客不修店,是我初次租房的想法。
截止目前,我已經算是有4年漂齡的人,我的租住生涯也持續了4年。一直未體驗過獨住,但是也沒和陌生人合租過,在我的概念里,和陌生人合租的不適可能大過我對房租的忌憚??赡苁谴笤缟显谒瘔糁斜话螂捉行?,匆忙上廁所,卻所發現已經有人搶先一步,坐上了還帶著別人體溫的馬桶,拉個屎就像是在孵蛋;可能是別人吃完盒飯丟在客廳的垃圾桶里,堆積起來變成臭臭的汁水,并沒有人想要去收拾一下;可能是當你想放東西在冰箱的時候,發現已經被別人的酸奶塞滿….或許你下班回家想吃個飯,發現有人用完的鍋,還沒洗。
幸運的是,我從前3次租房開始,就能有朋友一起。從學校的宿舍樓出來右轉,就有一棟和宿舍樓一模一樣的房子,門口貼滿了樓主的電話,如同攬客似的喊著來呀,來呀。我和3個朋友一起住進了宿舍房,僅有20多平,所以大家各自維護自己一張床的衛生,因為除了衛生間,基本沒有什么公共區域。由于都認識,彼此就減少了互相調試磨合的過程,每天主要的娛樂消遣就是去學校的院子里打球,其實更多的是打球的時候偷偷看舞蹈團里跳舞的姑娘,一個個搖動著曼妙的身姿。
第二次租住的房子,是在我放棄了漂泊回家的時候,他們三個重新在附近找的。離第一次住的地方只隔著一條馬路加上一條村路的距離。我很感謝他們在我重新來的時候還很慷慨的提供給我住的地方。新的住址在一個村子里,從下來公交車走到家里需要20分鐘的路程,有10分鐘幾乎是荒野,道路兩邊滿是雜草和樹,如果不是在幾分鐘之后出現了人跡,我可能會崩潰。村子再走個10分鐘左右就到了,本不大的房子,在我加入之后,顯得更加擁擠。我們住在2層,夏天的太陽,放肆的暴曬著,每天晚上,我們會集體去天臺,乘涼到凌晨3點,才能下去入睡。結果就是第二天完全沒了精神。
第三次租房的時候,已經只剩下2個人了。七哥是我對他的稱呼,我們從一個人煙罕至的村子里搬到了東邊,同樣是很偏僻的地方,但是,這次我們有了空調。房東告訴我們這是新的房子,我們是第一批入駐。但是閱人無數的房子是很容易被看出來的,好在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空調、洗衣機、床等等這些器官還在。只是多了些許冷漠,房主們努力的多做一點修飾,來掩蓋前租客漫不經心留下的痕跡,但是蟑螂、爬蟲能嗅到這有點寒酸的氣味,他們會毫不吝嗇的出現在你的廚房、衛生間。
我羨慕那些真正被當成家的房子。這樣的房子處處顯得溫馨,被全心全意打理,總有一種尊貴的雍容,散發著光澤。第四次租房的時候,七哥戀愛了,所以為了七哥的幸福,我和另一個朋友租了一個相當大,在我看來也相當奢華的兩居室。我們每天要在公司的工位上工作8個小時以上的時間,如果回家也只能面對10幾平米的空間,我想,人肯定是疲憊的,已經很累了,應該學著讓自己活得更好一點。我開始學著把出租房當成家的感覺,我學著去打理它,為它精心裝扮,它則為我提供我所沉迷的安寧,所以,即使有時候會亂,也會顯得很從容。
由于工作的原因,前段時間搬到了現在住的地方。房子在學校附近,是在一個很老的小區里面,據租房的中介說,這是一個80年代的小區,整個小區很大,但是卻生氣鮮有,既然是老小區,自然就是中老年人居住為多數,竟也彌漫著一股納蘭妙殊所說的,陳舊家具和衰老肉體釀就得腐朽氣味。老人們愛攢舊物品,樓道和窗臺下面都擠滿了各式各樣的老物件,特別是樓道,本身就擁擠不堪,卻幾乎每一層都有東西。我們住一層,倒是免了爬樓梯。內室倒還不錯,畢竟是經過中介細心打點,墻壁、內飾尚好,不過有點像上個世紀的地板就顯得有點格格不入,就跟上身穿西裝,下身穿拖鞋的中年男人,所以我自己買了木質地板革重新鋪了一遍,這才把格調對齊。
屋子里倒是沒有留下前任租客的任何痕跡,我挑選了帶陽臺的屋子,因為這樣可以給貓留出活動的空間。后來中介告訴我,陽臺的門可以打開,外面有一個小院,是屬于我們的。這倒是很意外,在北京這種寸土寸金的地方,租個房子,居然可以得到一個院子,作為一個吃貨,為了不浪費這個空間,我特意購置一套燒烤用的設備,偶爾和朋友們小聚于此。
同小區還住了一個“危險人物”,我至今未看清楚這個人的容貌,她每天都會在自家窗口大聲叫罵。剛開始還很奇怪,后來發現每個樓的門上都貼了一個通告,說這個女人精神有問題,如果受到騷擾請盡快報警,為此我警惕了好幾個下班的夜晚,到現在發現也沒有出現什么危險事件。只是現在每天都兩次她的叫罵,不免覺得可悲,是什么造就了她現在的模樣,以至于她這些年來,一直是守著一副會發聲的驅殼!
當京漂,也許很多年都只能租房,也許有人感到欣慰的會是能攢錢回家買一個好點的房子。不論在哪,努力讓自己生活的舒服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