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我不是潘金蓮》小說的作者劉震云曾在《GQ》采訪中談到,他多年來保持著規律而單調的生活狀態:每天早上6點半起床跑步,上下午各寫作3個小時,晚間讀書休息,如此周而復始。
“巧”的是,NBA著名球星雷·阿倫在退役信中也寫到——為了夢想,他癡迷于極其規律的生活,規律到連拿下NBA總冠軍也無法打破。流傳更廣的一則NBA軼事來自另一位已退役的巨星科比——“你知道洛杉磯凌晨四點是什么樣子嗎?”
那這些牛人的成功與他們的作息時間,究竟有沒有關系呢?
Mason Currey 的《每日慣例:藝術家們如何工作》(Daily Rituals: How Artists Work)通過對161 位天才創作者日常作息的分析,試圖在其中找到答案。
為了更直觀的體現這些天才們一天的作息,Mason 設計了一個「時鐘圖」。圓圈頂端刻度劃為午夜 0 點,而底部刻度則為中午 12 點,每一格都代表一個小時。
不同顏色區分也顯示出每日的各方面活動:白色為睡眠,綠色為主要工作,土黃色為社交及用餐,湖藍色代表運動,灰色代表從事其他賺錢方式。
貝多芬的日程表
▼
貝多芬 6 點起床后,早餐是精心準備的咖啡 —— 每一杯都為 60 顆咖啡豆,他通常會親自數出來。整個上午直至下午 2 點,他都在工作譜曲,剩余時間則屬于社交、進餐和運動。不過就算在散步時,他也會隨身攜帶樂譜和鉛筆記錄靈感。
天才會把自己大腦最清醒的時間用于工作,其他時間的活動,往往都在為這段創作時間積蓄能量。
康德的日程表
▼
嚴格遵循時間表的康德,也是早睡早起的模范,晚上 10 點入睡,早上 5 點起床。 寫作僅占了一個小時的時間,而上午的重頭戲則是教授四個小時的授課,40 年來雷打不動。
午間,康德會去酒吧享用全天唯一的正餐,而下午 4 點到 7 點和好朋友 Joseph Green 的密談交流,準時得足以讓鄰居來校準調表。
康德一天除了吃飯睡覺,其他幾乎所有時間都與哲學思考有關。他精準、規律的作息安排,不僅讓他成為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也讓他活到了80歲。
福樓拜的日程表
▼
福樓拜在寫《包法利夫人》時,寫作時間都集中在深夜,直至凌晨三點。
在睡 7 個小時后,早上10點起床,讀報、收信件、抽煙斗、洗熱水澡,以及和母親聊天。下午則是固定的 5 小時閱讀時間。用完晚餐后的寫作前,他還需要 1 個半小時繼續和母親交談。
可以看到,福樓拜一天花在閱讀和寫作上的時間,是超過10個小時。
狄更斯的日程表
▼
狄更斯與貝多芬的習慣也較為類似,8 個小時的睡眠后,他每日早上 9 點到下午 2 點都在寫作,并且要求周圍環境絕對安靜。
接著他會在倫敦或者是鄉間散上三個小時的步,散步回來時,腦中充斥著新的想法與點子。
巴爾扎克的日程表
▼
睡眠時間同為7個小時的巴爾扎克,相比起來則是十足的工作狂。
他凌晨 1 點起床連續寫作 7 個小時,早晨 8 點午睡一個半小時。在每天 50 杯黑咖啡的刺激下繼續寫 作 6 個半小時,社交和運動的時間則被壓縮在兩個小時之內。傍晚 6 點,巴爾扎克準時上床。
巴爾扎克一天花在寫作上的時間是13個小時。他如此勤勉,部分原因是數次經商失敗,導致人生很長一段時間都負債累累,要靠寫小說來賺錢還債。
達爾文的日程表
▼
達爾文的每日安排則顯得豐富多彩。8 點醒來散步,獨自一人吃早餐,專注工作偶爾嗅嗅鼻煙,讀私人信件,并傾聽夫人艾瑪大聲閱讀家庭信件。在一個半小時的工作后遛狗,吃午飯,閱讀報紙。午睡,進行每日第三次散步,繼續工作,獨處。聽妻子朗讀小說,吃雞蛋,和妻子玩雙陸棋,閱讀科學書籍。躺在床上兩個小時清醒著思索問題,再入睡。
達爾文之所以能這么悠閑地度日,因為他家里非常有錢,而他的妻子(也是她的表姐)比他更有錢。這位偉大的科學家一輩子沒找過工作,環游世界,科學研究,這些純粹是他的興趣還好。
W.H. 奧登的日程表
▼
大詩人 W.H. 奧登也非常推崇固定的日程表,堅持在早上 7 點至 11 點半工作。他曾說,「只有希特勒們才在晚上工作,誠實的藝術家們都不會這么做。」
早起喝咖啡,工作時他需要服用苯丙胺來集中注意力,晚間喝烈伏特加馬丁尼,靠速可眠入睡。奧登將這些藥物當做「在精神廚房中減輕勞力的工具,盡管這些工具非常粗糙,很容易傷害到廚師本人,也經常出故障。」
從這些創作者的作息時間,我們可以看出三點:
其一,他們都有自己較為規律的作息時間;
其二,他們將每一天(積累起來就是整個人生)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固定的事業上;
其三,他們沉迷于自己的事業(音樂、寫作、科學研究、哲學研究等),一切作息都為這份事業服務。
作息時間是否科學,在于它是否能更好地為你珍惜的事業、家庭生活來服務,同時顧及健康。當你經常覺得自己作息時間混亂時,很可能根本原因是:你還沒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
除上述提到的例子,以下的圖示還包括了莫扎特、雨果等人的作息圖表。
最高效時間管理的前提,是你把時間投入到對你有價值的事情上,否則不論怎么調整作息,也是一本爛賬。
換句話說,作息或者勤奮程度上的差別只是表象,成功者背后對于事業的極度熱愛與面對自我的極其自律才是更為本質的東西。
你和這些牛人的距離,也許就是多了一份懶惰,少了一種執著。給你看一個令人興奮的視頻,希望以后叫醒你的夢想,而不是鬧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