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游麗江古城。淅淅瀝瀝的雨聲將我們從夢中叫醒,雖說下雨天,床鋪與懶覺更配,但是,我們無法控制內心的激動,之后我們并未繼續夢香。外面的空氣格外的清新,但溫度有點低。這種感覺讓我很舒服,于是我便出門了。雨一直在下,時而大,時而細,也許是下雨的緣故吧,游客并不是很多。雨似乎沒有要停的意思,我繼續穿行在古城的小巷中。清晨下雨的古城似乎比平日里多了一份安靜吧!沾著雨水的石板路被沖刷的很干凈,三三兩兩的游客出現在眼前,淳樸的納西族人慢慢的踱過古城的青石路,又很快的消失在小巷的拐彎處。寬寬窄窄的小巷子里一座座古老的碧瓦朱甍的小屋,擺放著納西民族的各種風物,無論是木刻還是扎染,駝鈴或銀飾,都會給你帶來別樣的驚喜。我就像在童話中一樣,無拘無束的走在狹長的巷到中間,步履輕輕的踩過青石路,心卻仿佛在古城的遺跡里探尋,一切都是清晰的,有那么的神秘。兩邊都是觸手可及的小木屋,一直向視線盡頭延伸而去,給語無比悠遠和凝重的感覺。是的,古城就是個童話,高高低低的青石路和矮小古樸的建筑物,會讓你有一種遠離現代文明的幻覺,油然而生。漸漸的,雨停了,雨后的古城一塵不染,如浴后的王子一樣,精神抖擻,神采飛揚,花草樹木都帶著雨滴。是的,古城就是這樣一個充滿靈感和詩,洋溢著古典美的地方,它就像含著淚的女孩一樣望著我,它似乎對我在說什么,我仔細聽了,卻什么也聽不見……回過神才發現我一個人出來久了,浩浩還在客棧等我,匆匆地趕回客棧,她已經收拾好在等我回來一起出去呢!我們帶好東西,外出覓食,穿梭在古城的石板路上,被遠處飄來的食物的香味吸引了……
無處不在的剪刀手
哈哈不知道在干嘛!
麗江古城
古城一角
獅子山。穿梭在古城的小巷中,跟,路標我們來到了獅子山下,獅子山景區位于麗江古城中心,是觀賞麗江全景的最佳去處。獅子山的最高點有一個萬古樓,能看到麗江古城的全貌。在售票處買了門票,買門票時學生證均可享受半價票,將我的學生證遞給售票員,結果買了兩張半價票。在這之前,某人霸道的說道:“半價票都是我的??,全價票是你的?!币婚_始我沒答應,但在某種情況下我還是答應了。石子山其實就是個小山丘,幾乎沒有怎么爬就到了觀景臺,這邊確實能看到古城的全貌,成片的古式房子,還有遠處時隱時現的玉龍雪山,是拍照的絕佳位置,然而這個觀景臺還不是最高點,上面還有個蠻高的萬古樓,我們到了萬古樓的門口,很不巧,最高處在檢修,我們和一些游客在中層看了看,有一個掃碼支付可以使用的望遠鏡,本來我也想看一下,結果一個大哥說,我剛支付過沒多久,還可以看一會,我看了一下,就是將肉眼看到的景色拉近變大了,其余什么也沒有。哎!可惜我們上不去,在上面看應該更美了。
獅子山
麗江古城
向往遠方
萬古樓
木府。《木府》在我心目中極其陌生,她對我說有一部《木府風云》的電視劇,她看了。這是,我耳邊就滔滔不絕的講起了木府的故事。人們都說“北有故宮,南有木府”這句話果然名不虛傳,整座木府的建筑猶如縮小版的故宮。我們是從木府的后門進去的,所以這篇文章是以倒序的方式寫的。木府是麗江歷史的見證,也是古城文化的象征,它坐落在獅子山腳下南側的緩坡上,“迎旭而得木氣”,左有青龍(玉龍雪山),右有白虎(虎山),背靠玄武(獅子山),東南方向,有龜山,蛇山對峙而把守關隘,木府懷抱于古城,既有枕獅山而升陽剛之氣,又有環玉水而具太極之脈。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納西族首領阿甲阿得歸附明朝,朱元璋將自己的姓“朱”去掉一撇和一橫,欽賜其“木”姓。木氏土司歷經元、明、清共22代,統治麗江長達470年之久,直到雍正元年(1723)“改土歸流”,木氏土司才結束了在麗江的統治。麗江的天氣,確實可用詩句形容“東邊日出西邊雨”一邊白云一邊烏云。漫步在木府中,多處可見皇帝親賜匾額,“輯寧邊境,誠心護國,行化邊激”等等。漫步庭院,四周朱棟畫廊,富麗堂皇。園林里綠樹成蔭,鳥語花香。跟隨著游客,我們的眼眸被長凳、棍棒之類的東西吸引了,后來才知道這是家法管教子女用的。我暗自慶幸還好我出生在現代。我們逛到了“萬卷樓”是土司讀書的地方。取此名乃“讀書破萬卷”之意。萬卷樓共三層,一層讀書,二層藏書,三層寫書,這是木府最高的建筑。萬卷樓的一層是讀書的地方,也是游客休息室,里面有好多書,部分游客都在安靜地翻閱。這是某人讓我幫她遞本書,我以為她累了想歇一歇,不成想她打開書就為了拍照……
挺認真的嘛
萬卷樓的右側是玉音樓,這里有古裝的衣服,有選到喜歡的可以拍照,我們選了一套,拍了幾張美美的照片,最后我們選了一個鏡頭洗了出來。
美美噠!
繼續漫步在木府,而萬卷樓的后側是木氏土司的生活區,有三個小院,分別是土司、家眷、仆人的臥室。我們參觀了木氏土司及其夫人的臥室,令我們感到奇怪的是,木事土司和夫人分別有臥室的,聽說這是納西族的規矩,夫婦有分房而睡,家中各負其責。問卷樓的前面是“議事廳”。議事廳氣勢恢宏,是土司議政之殿,樓內掛有朱元璋御賜的“誠心報國”的匾額。站在寧靜、壯美的木府大院前,怎么也不能相信這里曾經充滿腥風血雨,這里曾經演繹了木氏家族內部爭權奪勢的恩怨情仇。。。
木府議事廳前
木府議事廳前
景美人更美!
我只感覺到這是一片神奇的凈土,這里有很多神奇的傳說。就如電視劇《木府風云》的主題曲里所寫的“傳說中有一片凈土,住著古老的民族。每一個人都能歌善舞,他們從不孤獨。我們唯一的出路。曾經模糊的幸福,越來越清楚。噢……阿依喲……阿依喲……阿依喲……”。走著走著來到了木府的大門,木府的門前有一“忠義”牌坊,由漢白玉建成。據介紹,木氏土司忠義不二,曾多次得到皇帝的嘉獎,忠義坊是明朝萬歷皇帝批準建造的。就這樣不知不覺中木府就逛完了。
我們不離不棄
這時,肚子給我們提著各種意見,我們在古城溜達了一圈,吃了午飯(過橋米線)。吃完飯,看了一下時間,已經是下午三點多了,根據時間我們只能去周邊的景區,于是決定去黑龍潭公園。(木府有關資料來自于互聯網)
黑龍潭公園――束河古鎮。到黑龍潭公園門口,遇到當地的人在倒賣門票,我們堅定的拒絕了,到窗口買票時,售票員說門票就是古城的維護費,每位80元。我們在考慮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位游客,她和我們是同一航班的,。我們聊了聊,她說她老公是當兵的免門票,大致給我們講了講,里面沒什么好玩的。我們決定不去了,我對閨蜜說:“不去這了,我們去哪?”她看了看地圖和比較近的景點,要不我們去束河古鎮。這時那位游客的老公也從里面出來了,和他們商議之后,我們達成統一,就叫了快車出發去束河古鎮。哎,天公不作美啊,一會下雨一會不下,搞得人心情很郁悶,如同天空的心事從不蒼老,亦不須你我過問。天意永遠都是大手筆,把你我的悲歡離合輕易書寫,所以,世間過于繁重的紅塵種種,如果背負不起,不妨就此交予天意。
束河古鎮
束河的每個街巷深處,總看得到背著背簍的納西老婦,他們的皮膚有粗糙的高原紅,笑起來會讓人覺得很親切,對于外來者,并不像其他的旅游地區,有著令人一眼就能看透的商業氣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那些人對外來者或一組是相當熱情的,也許因為麗江本來就是一個少數民族眾多的地方。這里的人家,仍然稟承著自然而緩慢的生活,也稟承著淳樸的詩人接物方式,對生活的日升日落而安然,對于山和水保持著敬畏和感謝,對動物和植物比其他人更多的一分悲憫。束河,是值得你潛下心慢慢體味的,相比麗江古城她自有一份尚未被徹底打擾的寧靜和安好。束河,有無盡曲折婉轉的小巷可以漫走,巷子伴著河水沿巷零落了各樣的客棧、店鋪、茶館、酒吧以及其它,都有別具一格的風格和情調。此刻,你若遇見了我,是否會有萍水相逢一笑呢?這世界確實少有人能掌握住心脈的平衡,也少有人能耐的住淡泊名利和掌聲,人性里的貪念,輕而易舉就會亂了方寸??匆娏艘蛔≡?,有一種小小的閣樓,我想春天在這里,也許能夠看到滿城飛絮,一川煙草和炊煙如何裊裊。夏天的夜里,可以看到深藍天幕上星星閃爍,如你我孩提時頑皮的眼。繼續淌洋在束河,隨著悠悠古韻,伴著潺潺流水,踏在石板路上,遙想當年馬幫在這里走過……讓自己的心靈在靜靜的感慨中漫步。此刻,我所能做到的是將腳步放輕些,再輕些……讓自己的心情放松些,再松些……讓時間流逝的慢些,再慢些……遠離了喧囂的城市,這就是一個凈化心靈的天堂。束河,令人沉迷;束河,令人魂牽夢繞;束河,我想悄悄的對你耳語:雖然不得不離開你,但情思已留在了這里,你的神韻將永駐我的心!
無處不在的剪刀手
束河古鎮
束河古鎮
相約束河
一米陽光。從束河古鎮回到古城周邊,簡單的吃了晚飯。我們去做了按摩。出來,我們邊走邊逛的回了客棧,路上她說想去一米陽光。到了酒吧,我們找了一個角落坐了下來,點了風花雪月和一杯鮮果汁,靜靜的聽歌,她坐在我對面低著頭玩著手機,時不時的看向外面。她的目光,就這樣散落在酒吧的角落處,而酒吧的燈光就這樣散落在她的眼睫上,他的眼中飽蘸的是深不見底的幽邃,閃爍的是讓人心碎的悲傷。緩緩抬頭,可以看見她深黑色的瞳仁中,不動聲色的隱藏起一段痛徹心扉的過往。雨還在下,時而及時而緩,青石板上色彩斑斕,這是被雨水反身霓虹燈光而成的。街上游客越來越少,雨中迷人的夜色,成為一道特別的風景。難怪有那么多戀人心系麗江,麗江的雨夜不僅美麗而且浪漫……時候不早了,酒吧也該打烊了,我們起身回客棧,路上沒有說話,只是默默的走著,心想不能幫她分擔,那就默默的陪陪她……古城的大半浸沒在黑暗與寂靜之中,回到客棧已經很晚了,一晚上她滿臉都大寫著心事。我們各自躺下了。心想,麗江她是一個溫柔的陷阱,她隔山隔水的將人們呼喚過來,用色彩斑斕的視覺盛宴留住躁動的靈魂,走近她了解她……
一米陽光歌手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