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看到二組Kevin心率有些高, 所以想到再和大家分享一下心率指標(biāo)在運動中的作用。 我們可以用蘋果手表或其他設(shè)備取得運動時的參數(shù)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正如人體其他器官一樣,心血管系統(tǒng)也只有在一定的運動強度刺激下才能得到改善,但這個強度又不能太高,否則就變成了無氧代謝運動了。這個心率范圍叫做“有效心率區(qū)”。掌握了有效心率區(qū)后,就能在從事不同運動時自己控制運動量和強度了。
首先記住安靜時的脈搏數(shù),可以在頸部(鎖骨上面)、腕部或直接在胸部摸到心跳,然后數(shù)15秒鐘,再乘4,這樣一來就知道自己安靜時的心率了。
第二步是按年齡確定最高心率,一般來說年齡越小心率越高。計算公式是這樣的:男子最高心率=205-年齡。女子最高心率=220-年齡。國際一般用220 - 年齡所得值為最大心率。
第三確定運動時的有效心率范圍。對普通鍛煉者來說,最高心率的60%~85%是合適有效的運動心率范圍。
不管是有氧運動,還是無氧運動。都有一個合適的心率才能達(dá)到較佳的運動效果。常用的公式是(最大心率-運動前的心率)/2+運動前心率。這個公式可以反應(yīng)出不同性別、年齡的個體心率。這個公式適用于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盡管運動形式不同,但是都能在運動時提高心率。
比如在涉及游泳等運動的間隙訓(xùn)練中,一般多將心率控制在120-150次/分的最佳范圍內(nèi)。一般學(xué)生的早操跑步中的心率控制在130-150次/分。而成年人的健身可用170-年齡來控制運動強度。所以,不管你是在做有氧運動,還是無氧運動,你都可以用那個公式,知道自己做運動時的最佳心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