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認,歲月催人老。同時,歲月是把殺豬刀。會讓你變得不認識自己,而你,卻真的不知道這種變化是從何時開始?又會終于何時?曾經(jīng)熱血少年,變成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曾經(jīng)想改變世界,現(xiàn)在卻連自己都改變不了;曾經(jīng)豪情萬丈詩意人生,現(xiàn)如今,柴米油鹽冷暖自知。
還記得《馬太福音》那個寓言,:“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余;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來。”這也即是后來人們所熟知的“馬太效應”,有時候不禁會想,我們的習慣何曾不是那個寓言里的財主,周而反復,循環(huán)不斷,使好更好,使壞更壞。
不知從何時起,人們開始學會自嘲,學會活在當下及時享樂。(這種思想不再我們討論之列)所以,人有時候會特別容易對自己“手下留情”。正在減肥的你,看到甜品店誘人的芝士蛋糕,告訴自己,只吃小塊兒沒關系;馬上要考試的你,看到你愛豆的電影海報,告訴自己,看完這場一定更加努力復習....
所謂“意志力”,就是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情緒和欲望的能力。意志力是一種抑制沖動的能力,他使我們成為了真正的人。無論從哪個方面看,能夠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情緒和行為的人,都會活得更幸福。他們的生活更快樂、身體更健康、人際關系更和諧、戀情更長久、收入更高、事業(yè)也更成功。
這本書提供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提高自控力的方法。有生理上的。如冥想、深呼吸、健康飲食(吃粗糧、拒絕垃圾食品等)、鍛煉、充足睡眠、早睡早起等良好習慣。
另外一些可以歸結為心理建設。列舉如下:
1、意志力告急時,多想一想自己的長遠目標。想象實現(xiàn)長遠目標能給自己帶來什么改變?
2、記住長遠目標,忘記借口。不要問“我今天取得了多少進步”,而要問自己“你的目標有多堅定?”
3、原諒自己的一時放縱,不要過于苛刻。自我原諒比自我苛責者更容易自控。
【自我批評胡降低積極性和自控力,而且也是最容易導致抑郁的因素】
4、做樂觀的悲觀主義者。保持平靜和愉快。
5、“等待10分鐘”意志力訓練:10分鐘之后你可以擁有誘惑,但之前想一想“你真的需要他嗎?”也就是利用經(jīng)濟學家所謂的“延遲折扣”。也就是說,等待獎勵的時間越長,獎勵對你來說價值越低。
6、看到自己失控時,多想一想自己的目標。
7、找一群有共同目標的人,加入他們。
8、嘗試放大自己的自豪感。為自己的堅持別做了別人做不到的事兒感到自豪。
9、轉換敘述方式,變“我不要”為“我想要”。如,節(jié)食者面對美食誘惑時,變“我不要變成個胖子”為“我想要更苗條自信的身材,我想要變得更好”
自控力比智商更有助于拿高分,比個人魅力更有助于領導別人,比同理心更有助于維持婚姻幸福。(沒錯,維持婚姻幸福的秘訣就在于閉嘴。)
看《控制力》,讓我意料不到的觀點是,要善于原諒自己的一時放縱,不要過于苛刻。自我原諒者比自我苛責者更容易自控。而且從書中第一次了解到諷刺性反彈理論。他列舉并解釋了現(xiàn)代人很多失敗的事例:失眠患者越想入睡,就發(fā)現(xiàn)自己越清醒;減肥的人拒絕碳水化合物,卻夢到了沃登面包和澳洲堅果曲奇;憂心忡忡的人試圖擺脫焦慮,卻一次又一次陷入對災難的幻想。這形成了心理學中著名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越是禁止兩人相愛,他們愛得越深。
作者麥格尼格爾不僅精彩地分析了自控力的“諷刺性反彈”現(xiàn)象,還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應對策略:忠于你的感受,但別相信你所有的想法。當你產(chǎn)生不快的想法時,將注意力轉移到身體上,然后專注于呼吸,想象這些想法像浮云一樣逐漸淡去。直面自身欲望,但不要付諸行動。當欲望來襲時,注意到它,但不要馬上試著轉移注意力或與之爭論。提醒自己“白熊”現(xiàn)象和“反彈”效應,記住你真正重要的目標。駕馭沖動,當沖動一直存在時,與這些生理上的感覺共處,像駕馭海浪一樣駕馭它,不要試圖擺脫它,但也不要將沖動付諸行動。
如果你連自己的生活和時間都掌控不住,何以掌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