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是周朝的周王族諸侯國,始祖為周文王的伯父太伯,[1]姬姓,存在于長江下游地區(約公元前12世紀―公元前473年)[2],也叫勾吳、工吳、攻吾、大吳、天吳、皇吳。[3]
吳國國境位于今江蘇、安徽兩省長江以南部分以及環太湖浙江北部,太湖流域是吳國的核心。國都前期位于梅里(今無錫梅村),后期位于吳(今江蘇蘇州),是春秋中后期最強大的諸侯國之一。吳王壽夢時期,吳國開始聯晉反楚,國力日益強盛,至在吳王闔閭、夫差時期,國力達到鼎盛。
吳國鼎盛時滅亡淮夷、徐夷、州來、巢、鐘離、鐘吾、邗等一眾東夷之國和楚國屬國而疆域大為擴張,成為東南霸主。吳國還曾擊敗郯、胡、沈、陳、許、蔡、頓、魯,吳破楚入郢之戰攻入楚都迫使楚國遷都[4],夫椒之戰南服越,艾陵之戰北敗齊,黃池之會會盟晉。吳鉤是冷兵器里的典范,充滿傳奇色彩,歷代文人寫入詩篇,成為馳騁疆場、驍勇善戰、勵志報國的精神象征。
吳國有季札通習中原禮樂。有孫武、伍子胥等名將,誕生《孫子兵法》,開鑿邗溝(今京杭大運河)。出如火如荼、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等典故。前473年,越王勾踐復仇吞并吳國。
中文名
吳國(勾吳、工吳、攻吾)
簡稱
吳
所屬洲
亞洲
首都
梅里、吳
主要城市
今蘇州、湖州、常州、丹陽
官方語言
上古時期 - 吳語
政治體制
君主制
國家領袖
吳太伯、壽夢、諸樊、闔閭
主要民族
華夏族、古越族
國姓
姬姓
爵位
子爵,自稱為王
始封國君
泰伯
末代國君
夫差
存在時間
前12世紀——前473年
民族文化
吳越文化
所屬時期
周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