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家校溝通--創新協同育人,強措施,凝力量。教育從來不是“獨角戲”,家、校、社協同育人,全民總動員、教育大合作是良好教育生態的基礎。
? ? ? 本學期學校深挖教育資源,創新合作形式,促進優勢互補,通過四項重點工作,聚力發展。
? ? 1.校長見面會,聚同心力。組織校長見面會,面向家委會,面向一、二年級的家長進行面對面的溝通,心與心的交流。家長們參觀校園,了解校園管理;與校長座談,了解服務教師,發展學校,帶領教師團隊,攜手家長團隊為孩子們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保駕護航的舉措;和老師交流,獻計獻策,共話“學生成長”。校長見面會拉近了家長和學校的距離,讓家長成為學校有力的同盟軍。
? ? ? 2.家風伴成長,聚學習力。組織家長學習,促進良好家風建設。開辟云端課堂,學習教育理念,嘗試在六年級組織“家長云探校”,家長通過企業微信現場或回放了解學生在校在班表現;讀書日,家長讀書指導學習,親子同臺共讀;勞動節,勞動教育指導;學期末,學習方法交流。家長們以身示范,學習中進步,課程中提升。
? ? ? 3.家長進課堂,聚教育力。每個班級充分挖掘家長教育資源,積極構建各自的班本課程。開辟“家長課堂”,讓優秀家長成為學生的成長伙伴。家長進課堂為學生打開了新的視野,新的領域,豐富了學生的學習體驗。
? ? 4.社區助校園,聚融合力。密切聯系社區,牽手鎮社區黨委和各村支部、鎮衛生院等屬地單位,奏響了聯建“大合唱”。開展文明城鎮創建、唱響“警心”相伴,黨建聯盟。與派出所、交警大隊、綜合執法大隊、消防支隊結盟共建,開啟了“家校警”校園防護模式,規范了安全“三支隊伍”,構建起更為完善的校園安全風險防控體系,進一步提升學校應急處置和安全防范能力,從而為廣大師生撐起一方安全的晴空。
? ? ? 唱響“凈心”相連,社校聯動:聘請劉玉明同志擔任校外輔導垃圾分類指導員,開展 “小手拉大手,垃圾分類進課堂”活動。對師生開展垃圾分類知識常態化宣傳和教育,力爭垃圾分類進校園、進課堂工作的持續推進,發揮“小手拉大手”作用,形成“教育一個學生、影響一個家庭、帶動一個社區、引領整個社會”的良好教育氛圍。
? ? ? 唱響“勞心”相融,銜接聯合:聘請趙樹榮同志擔任勞動教育指導員,每學期全程指導各班勞動基地的建設、種植、過程管理到收獲全過程。聘請餐廳服務的家長為校內校外家務勞動指導員。指導學生包粽子、做月餅等面食。
? ? ? 全面做好家校溝通。每學期對家委會進行補選,家委會參與學校決策(手機管理、校規校紀),每周駐校值班,參與組織路隊、聽評課、食堂陪餐等。每學期征集家長意見建議并及時研究解決措施并及時反饋給相關家長。組織線上防溺水、安全、校外文明家長會。家長參與討論、交流分享。每學期組織三級家訪,每年上門家訪率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