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總結的社會世界攻略,默認使用的是商業&管理視角,習慣用的隱喻是“舞臺劇”、“導演”,或者“游戲”、“黑客”、“白武士”這類。今天,同樣事情,給大家再開一個“政治學”視角:
在政治學里,自柏拉圖至今,最常用的隱喻是“牧羊人”和“羊群”,但是這種類比會造成不少問題:
- “牧羊人”會被認為是一個理應沖在前面的光明正義的超級綿羊,而實際看,“牧羊人”雖然原來和大家一樣都是“羊”,但是角色轉變后,往往更像“狼”,就算有個別“超級羊”出現,在狼群里也活不長,要不被吃掉,要不被轉化為“狼”。
- “羊群”呢,對“牧羊人”總有不切實際的期待,捋捋被打擊,心態就會持續滑坡——等、靠、要、賴,最后失去自己的能動性。
對政治家的類比,相比“牧羊人”,其實更適合用“編織者”,一個織布的人。
他要面對一個真實的世界,善惡、美丑、正邪、賢愚并存的世界,人們由于稟賦不同、經歷不同,世界觀和性格本就不同,有人逐利,有人淡泊,有人高傲,有人儒雅,有人擅長經營,有人擅長創造,有人天真純粹,有人幽暗復雜。在歷史上,從沒有人能把所有負面的東西全消滅,只保留真善美愛的世界,于是就只能想辦法盡量把它們編織成一個和諧的體系,各安其位的卡在相應的位置,彼此各司其職,又能過的還不錯,最好還能聚力推進某個更宏大的目標或事業的達成。
要做成這種事情,從來都沒有直來直去的方法。
- 設計一個充滿光明正義和價值感的宏大規劃?
- 組織一個復雜項目,用高超的項目管理手段,保證規劃可以被嚴絲合縫的執行和推進?
這些其實都只是表面功夫。
對于好的“編織者”而言,除了這條“明線”以外,真正重要的是會用巧勁,用織布繡花的方式,去布一個在一般人看起來沒有那么明確的局,即“暗線”。這個局達成目標的方式,要像大禹治水一樣,不靠“強堵”,而是靠順應水本性的“疏通”,先挖好溝渠,再利用水本身的力量,自然而然實現治理的目的。
從用人的角度,也是類似。可以選擇那些具有善良、勇敢品質占主導的人、有能力和韌性成事的人當做經線(明線),讓他們在陽光下做事,發揮他們的強項,但同時,也要對他們的單純保持謹慎,加以保護。所以,更要選擇另外一種類型的人,當成又細又柔軟的緯線(暗線),這樣這條布才更容易成型,而且具有耐久的韌性。
其核心思想可以總結成一句話
“以繡花之巧勁,實現泰山之挪移”。
未完待續…
單虓晗寫于2023年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