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駝背和呼吸不順暢還有打呼嚕屬于同一根源嗎?如何治療
打呼嚕是睡眠暫停呼吸綜合征。到醫院的呼吸科或大醫院的睡眠門診就醫。
駝背和呼吸有很大關系,從肌肉層面來考慮,胸廓對呼吸特別重要,附著在胸廓上的肌肉也很重要,駝背就會造成呼吸不順暢。
2.如何判斷腹直肌分離
網上搜如何評估腹直肌的分離。
仰臥位,屈膝屈髖,分別把手放在肚臍上5cm,肚臍下5cm,及肚臍5cm處,來做半仰臥起坐(只需肩胛骨離地就好),比如在肚臍下5--8cm取點,當起來時你會感覺對方的腹直肌在夾手(不要摻雜呼吸進來),然后3個點都去測,就會感受到了。
3.腹橫肌過緊該如何放松
可以通過手法放松。
側臥位,手放于腰部,輕輕的揉捏300次。
還有如仰臥位,兩手推腹部向肚臍方向擠壓,完全放松300次。
4.太陽穴跳痛如何解決
太陽穴跳痛,有很多肌肉會引發:如枕下肌群,胸鎖乳突肌,翼外肌,耳顳神經等。
首先可以按壓耳朵眼前面的動脈,擠壓住,大概擠壓阻隔動脈30秒,放開后看看如何。如果沒有改善,再去觸摸胸鎖乳突肌,看看有沒有痛點。去解除枕下肌群,還有頸部其他的一些肌肉。
5.,有會員在做腹式呼吸時腹部兩側抽筋是什么原因
這種情況要注意對方的腰部,骨盆的問題(做骨盆后傾)。
當對方注意力過于集中時,腹部也可能會緊張。他的腹肌往往會出現激痛點,腹內外斜肌,和腹直肌。
6.X型腿是因為髖內旋引發的。大腿的外側肌肉緊張,大腿的內側肌肉屬于被拉長的緊張。松解大腿內收肌和外側肌張力的平衡。
7.會員總是大腿根痛
考慮考慮梨狀肌,髂腰肌,闊筋膜張肌。
思路:先處理臀中肌的穩定,再處理梨狀肌,再考慮對方的走路模式,考量腹直肌,腹股溝中點有沒有疼痛,如果有,就是髂腰肌引發的。
8.女,28歲,脊柱側彎,右肩高,塌腰,下腹部突出。
在這種情況下去調下腹部無用。正常評估:右肩高必左髖高,左臀中肌無力,左大腿內收肌緊張,必須先降左髖,處理左側的大腿內收肌,左側的脛骨后肌,處理右側臀中肌拉伸,處理右側的腓骨長短肌。骨盆調正之后,問題解決。骨盆明顯前移,說明她的后表線緊張,她的下腹部突出可能就是骨盆前移引發的,即前凸后表線縮緊引發去。
9.髂后上棘的定位:側身無法定位,都是徒手觸摸。
站直后,自然彎腰到90度,下背部會出現兩個明顯的凸起,即髂后上棘。
10.踝背屈和跖屈受限要處理小腿前后肌群
因為小腿的前群,后群肌是相互拮抗的,在處理時,為了達到一種平衡,我們一般兩者都處理。
11.下腹部無力有四個店慶,怎么去判斷下腹部無力還是腹橫肌筋膜過緊
因為下腹部無力有一個明顯的特征,把你的手放在對方下腹部,讓對方去頂你的手,這時你用徒手肌力測試的方法就可以判斷他的下腹部無力。
如果是腹橫肌筋膜緊張,你會觸摸到深層的筋膜,肚皮的肌肉比較緊張。
12.女性,做完子宮肌瘤手術后,髖關節彈響,髖內旋。
這個情況是做完手術后沒有進行康復訓練。
髖關節彈響,主要是臀中肌和大腿內收肌的問題。要去鍛煉臀中肌和大腿內收肌。
13.腹直肌的激痛點除了麥克伯尼點在右側外,其他的痛點都是兩側都有的。
14.運動功能康復的順序:
解除痛點——建立彈性(注重質量)——建立強度(根據需要)——耐力——拉伸。
15.酸和痛是兩種不同的肌肉現象
酸,是運動過度或無力,會導致肌肉里產生乳酸。
痛,有一種痛叫延遲性肌肉酸痛,是一種微損傷引發的,但并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如果經常產生這種痛,就會產生急性損傷。這種損傷不是只有今天做錯了,而是之前一直在錯。
16.腹直肌無力和腹橫筋膜過緊
腹橫筋膜過緊把腹直肌頂出來,不僅僅頂出下腹部,還會將中腹部也頂出來。以肚臍為界,下腹部突出,既不排除腹橫筋膜過緊,也不排除下腹部無力,肚臍上緊致肚臍下松弛,更多考慮下腹部無力。腹橫筋膜緊張時,發現腰腹部的筋膜很緊。
17.剖腹產會破壞腹直肌,先松解腹橫肌,再做常規訓練。
18.左手小指發麻,掌心也會
先要排除心臟問題。如果心臟沒有問題,左手小指發麻,考慮小圓?。醇绮坑袩o疼痛),有沒有胸小肌卡壓,三角肌是否過緊,是不是頸椎有問題。
19.走路久了第4趾疼痛
做五趾拉伸法(第一講內容),做脛骨前肌的力量訓練。
20痛經除了考慮腹直肌,還要考慮髂肌,痛經時不要按壓髂肌處,應該用暖水袋熱敷。
21.腹橫肌筋膜過緊的人解決方法:兩手掐腰向肚臍中間擠壓。先去激活腹橫肌。
22.什么情況下用形式呼吸較好
呼吸不要刻意強調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因為在人類當中,男性多是腹式呼吸,女性多是胸式呼吸,嬰兒多是胸腹聯合呼吸。
當我們在激活橫膈肌時,在建立真正腹部核心的時候,先用胸式呼吸把橫膈鍛煉出來。
23.如何自行放松腰部的后表線
仰臥,抱膝向胸。站立前屈,坐姿前屈。
如果只想放松腰部后表線得考慮原因,看看前表線是否過緊。如果前表線下沉,放松運送部后表線也沒有用。要放松腰部豎脊肌,就要先放松對應的腹直肌,還要做好骨盆前傾,后傾的卷動運動。
24.鍛煉下腹部:
仰臥腿抬高,橋式的單腿直立。
25.骶髂關節疼痛
先做髖內旋的運動。骶髂疼痛既要考慮腹直肌,也要考慮臀中肌,考慮骨盆的不平衡。
26.男性,腰椎S型側彎,壓迫到神經,左小腿發麻,走路10分鐘腰就很酸。
功能解剖學中最重要的原則,是先解除功能受限的地方。
腰椎S型,先矯正脊柱和骨盆,腰部重新建立力量。骨盆不穩定時,腰部會承受更多的力量。側位訓練時,多做有彎曲的那一側(肌肉得到充分拉伸)。
27.肋骨外翻可以用呼吸調理嗎?與膈肌有關嗎
可以的。
肋骨外翻很多是骨盆前移引發的,腰椎曲度不正常,從第3腰椎去做,呼吸是向上向后走的。先矯正緊張的后表線,前面比較向上翻 。吸氣時手放松肋的兩端,不讓它往上提。采取四腳朝天姿勢。
28.解剖學中的麥氏點:闌尾的起與髂前上棘連線的錢1/3點。麥克伯尼點:腹直肌的激痛點。
29.站久或坐久后,腰部會酸脹麻木,是否腰肌勞損
腰椎不穩定。要鍛煉腰大肌和腰方肌。先放松它,不要上力量,然后再強化臀中肌和大腿內收肌。
30.腹直肌分離為什么不適合做平板支撐
平板支撐不是促進腹直肌分離,而是固定了腹橫肌,一旦固定了腹橫肌,就等于腹直肌的分離,腹直肌的分離和腹直肌沒有關系,它是由腹橫肌引發的。
所以,你練習了平板支撐就等于把腹橫肌給固定住了,它拉著腹直肌就很難再回去了。這就是腹直肌分離兩指以外不要做平板支撐的原因。
31.腹直肌和腹橫肌手法
腹直肌從骨盆向第5肋推
腹橫肌從兩邊向中間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