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日子,考研成績出了,國家線也出了,一位關系特別好的學姐向我倒苦水:自己其他科發揮還算穩定,就是數學失常了許多,題目明明這么難,為什么還是有些人沒有受到一點影響呢?
是啊,考試的時候我們總能發現平時吊兒郎當不用心的同學考出了令人驚嘆的分數,這種讓我們羨慕嫉妒恨的能力,我們稱之為天賦。
天賦這樣東西,不得不說,它確實是存在的,而且無處不在。
相約打游戲,總有些人能在短短幾個月內上星耀、上王者;體育場上,總有些人的長跑成績是你望塵莫及的;中高考、考研,總有些人隨便學學就可以碾壓大部分人;設計作品時,總有些人的靈感源源不斷……
高中每次上體育課時,看著足球在其他同學的腳下移動自如,仿佛跟身體融為一體一般,總是非常的羨慕,但自己總因為各種原因沒有足夠的時間去踢球,所以水平一般,于是就經常感嘆“哇他們怎么這么厲害”,有個同學聽到了就會跟我講“那是因為他們有天賦”。
所以,曾經極度厭惡“天賦”這個詞,是它讓努力變的那么的不值一提。天賦的存在,好像就是為了讓你明白沒有天賦的努力是如此無力。
之前在空間里看過一段話:
“以前覺得能考上清華這地方的全是大學霸,每天學到不吃不睡的那種。等到自己拼老命爬進來了,發現周圍人該看動漫看動漫、該打游戲打游戲、該追劇追劇、該睡懶覺睡懶覺有人N項全能家政小能手,有人外形氣場品味搭配堪比時裝周模特,有人腦門兒上寫著士蒙倆字天天逛街刷卡不帶眨眼的,有人上得田徑場下得游泳池跑一千五不帶大喘氣兒,有人搭幫結伙出去旅游找美食看電影喝咖啡滋潤得不亦樂乎。最后期末了,人家成績沒準還比你好?,F在我覺得有句話真是有理——你只有努力了才能證明給世界智商上的差距是無法逾越的。”
看了這段話,莫名心酸。我們多么想通過自己的努力來證明天賦是不重要的,可是事實好像是相反的,越努力,越發現天賦是不可忽略的。
如果這篇文章到這里就結束了,那么它就是一篇毒雞湯,但是怪先生又怎么會只是寫一篇這樣的文給你們看呢?
天賦固然重要,但是后天的努力和奮斗更為重要,更更重要的是,自己在意識到天賦是真實存在之后的態度,因為后者將會決定你的人生軌跡。
我呢,第一次對天賦這個詞有認識是在高一,發現有些自己絞盡腦汁都解不出的數學題對某些人而言卻是輕而易舉。那時我發現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并不像老師說的那樣可以微小到忽略不計。有些人能上清北,有些人付出相同的努力卻只能上211,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天賦。
但是,是不是沒有天賦就不用努力了呢?并不是。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我們需要戰勝的其實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就像高中時候的我,知道天賦的存在卻也能正確的看待它,生物題雖然不會做,可是我數學題解的比別人好呀,拿不了滿分,120分是可以通過刷題得到的。在我看來,這就是努力了,我沒有要求自己考到全校前十,但我會通過努力考進前30,這也是一種成功。
擁有天賦固然很好,如果你有,請不要浪費它,稍微付出一點心血,你將會比大多數人做的更好,可能你在某方面沒有天賦,或許你在另一方面比別人要出色很多只是暫時你沒有發現而已,我們并不需要事事都和別人爭高下,那樣會很累,只需要每天進步一點點,今天的自己比昨天好,就足夠了。
“絕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之低,低到根本不用去拼天賦的地步”,這是我在教輔書封頁上看到的一句話,送給你們。
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都不同,我們只需要在自己能力范圍內,過上自己想要的日子,這就是成功了。
愿你的夢想和為夢想付出的努力不被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