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父母結婚25年了,不像有些人結婚幾十年的夫妻之間在朋友圈秀恩愛情人節送巧克力,家里的狀態一直都是不溫不火,平平淡淡的。
我有的時候在想,他們之間到底是愛情還是被生活打磨剩下的親情。
都說生活是最好的老師,它不用說話,就會告訴你很多道理。
母親的工作類是辦公室主任類似文員一樣的工作,父親是一家國企單位的部門領導,兩個人的工作都不是很輕松經常加班,在家里我是最閑的一個人。 我記得一個周六母親需要加班,前一天晚上早早就睡了,父親在客廳看電視,我走進廚房想吃草莓蛋糕,父親卻塞給我一塊香草的。
第二天早晨,我看見母親的包里多了一塊草莓蛋糕。 草莓是母親最喜歡的味道,而母親還有不吃早飯的壞習慣。
第二天晚上父親6點才開始準備晚飯,而且做得很慢,當家里響起開門聲的時候,不出十分鐘就開餐了,母親洗過手問今天怎么吃得這么晚,父親說下午睡覺起來晚了。
但其實,父親一下午都在看書,并沒有睡覺,他只是想等母親回來一起吃。
暑假的時候我去安徽做調研半個月,父親要去青島出差三天,和我同一天出發。訂票訂酒店的事情自然就歸我負責,半夜的時候我收到了母親發來的鏈接有關青島旅游攻略酒店攻略。
第二天早晨我看見衛生間里多了一個收拾好的洗漱袋,打開看里面都是父親的東西。我們出發的那天母親同學聚會,沒時間送我們,晚上的時候家里的微信群又收到了母親的消息“到了吧?!?
而時間剛剛好是父親飛機落到青島的時間。
父親一直喜歡穿一件家居服,灰色白色相間的,穿了很多很多年了,我和母親催他快換了,他總說衣服也沒壞,穿習慣了舒服;母親很喜歡一條家里的白色羊絨圍巾,弄臟了之后總會小心的洗干凈。
后來無意間聽說,父母結婚的第一年,母親送給父親一套家居服,父親送給母親一條羊絨圍巾。
我們現在大多把愛情描繪的轟轟烈烈,但其實,愛情往往就是一蔬一飯鑲嵌在我們的生活里,我們不會刻意的想起,但卻從未忘記。
(二)
我們這一代人很多都是被姥姥看大的,我也不例外。
姥姥今年72歲,我是她看大的第一個孩子。翻小時候的相冊,好多都是姥姥姥爺帶我出去玩拍的照片,有一張讓我記憶尤為深刻:應該是個秋天,姥姥穿著紫色的衣服抱著我站在陽光下,我聚精會神的吃著一根烤腸,姥姥的眼睛注視著我笑容從嘴角溢到眼睛里。
我的本科和碩士都是在本地讀的,乘地鐵就能到姥姥家,很近。不過大部分時候,我因為各種各樣的事情沒時間去看望她,周末也經常不回家,我記得大學的前三年,基本上兩三周才能見到姥姥一次。 直到有一次,下課早,我提前去了姥姥家,家里沒人,我在小區院里等待的時候看到遠處有一個老人拎著好多水果蔬菜向我走來。我才知道每次我去姥姥家的時候她都會提前去買好多我愛吃的東西。
姥姥基本上每周都會去我家一次,有的時候也會拿一些自己和阿姨包的餃子包子烙的餡餅或者新鮮的水果。我記得有一次她拎了很多東西,進門的時候母親還說別拎這么多東西,下次再拎東西就打車過來。姥姥笑著說,沒事能拎動不多,小柒愛吃,打車二十多塊錢還能再買兩個小柒愛吃的泡芙。
我當時躺在床上,聽見這句話淚流滿面。
現在我讀碩士,不管多忙的時候,我晚上都會給姥姥打個電話,這幾乎成了我每天的習慣,每次姥姥都會要我好好吃飯早點睡覺。其實很多時候也就打幾分鐘,說一些幾乎每天都會說的話,但我還愿意每天撥出這個熟悉的號碼。
因為我不想這個最愛我的人失望。
我最怕聽到的就是那句“姥姥萬一看不見你結婚呢?”
(三)
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很獨立自主的女人。
大學的時候談戀愛,男朋友現在在外地讀研究生。我經常對他說,讓他放心我,我自己可以照顧好我自己的,我會有怎樣怎樣豐富多彩的生活。
他告訴我,我們畢業就結婚。
但當他真的第一次走得時候,我至今還記得那一周,我幾乎是在床上度過的,想起之前的點滴就會落淚,他消息回的晚一會我就會坐立不安。
這樣的狀態持續一周以后,我漸漸地開始適應異地戀的生活,開始像預想的那樣慢慢的充實自己。 他很欣慰看到我的成長,每一次在車站機場分別的時候,我們都超級有默契的不說再見,反而說一些“這幾天很愉快”“你該減肥了、你該刮胡子了”“下周要準備論文”“下周要開始做實驗”等等很多樂觀積極的話,用朋友的話說,我們就是模范異地情侶。
直到上一次,他轉身要離開的時候,我一下子哭出來了,死死的拽住他的衣服就是不讓他走,就好像我之前的堅強都消失了一樣,他陪我慢慢的整理情緒,靜靜的摟著我哭,讓我發泄出心里的所有委屈和不愉快。
他沒有問我為什么這一次哭了,以為他知道,每一次離開,即使我們不說,但他知道,他的小女孩很思念他。
每個人一生的情感都很復雜冗長,究其根本,源于思念。
我們彼此相愛所以我念著你想著你,我們血濃于水所以我們看到最好的都想給你,即便我們彼此心生恨意發誓再也不相往來那又何嘗不是另一種深入血液的思念?
雙木非林,田下有心
其實很簡單啊,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