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死了!
無論誰來找小王辦事,她永遠都是這句話,我忙死了!
心情好的時候會說,你等一下!這一等就是半個多小時;心情不好的時候,就直接說:“我現在正忙著了,你等會再來!有人總視為自己的低效率找借口,天天把不滿掛在臉上。
?“工作太忙,沒有時間學習”,這也是職場人士經常會掛在嘴邊上的話。
然而,在是追求工作高效率的今天,如果忙到沒有時間學習,反而會被視為無法順序完成工作的人。
“就是因為效率太低,才需要接受培訓,重新審視工作方法。但如果連學習的時間都擠不出來的話,應該深入看待自己當前的工作表現?”
企業越來越認識到員工學習與生產率的關系,認識到員工想要獲得高質量工作成果,必須讓員工深入學習技能和知識。
“不是因為太忙而沒時間學習,而是由于不學習太忙。”
現代商業社會瞬息萬變,職場人士除了現在創造出價值的高效能力還需要具備迅速掌握新知識和新技能。
根據全球著名咨詢公司德勤調查數據顯示,英國未來會有35%的工作崗位將會被機器人或人工智能取代;同時,牛津大學的研究報告指出,今后10年至20年間,由于IT的影響,美國現有的700種工作中約有一般將會消失。在《與機器賽跑》一書中人才數據顯示,這幾年來,美國對會計師、注冊稅務師的需求減少了8萬人。
職場上如何用最少的時間獲得最快的效果?
日本IBM首席咨詢顧問清水久三子在《學習變現》一書給出了職場人士職場學習3大學習工具
第一個信息地圖
個人知識體系和專業概念學習的第1步是制作信息地圖,通過系統羅列專業書單把握整體知識框架并篩選出需要取舍的知識內容。
第二個學習路線圖
做好信息地圖后,就要對照個人精力和時間計劃,制定出具體系統的個人學習計劃,最為重要的是有意識地持續輸出知識。
第三個學習日志
學習日志不是簡單地“如何做筆記”,而是學會整理并分析在書中獲得的知識并通過博客、印象筆記等平臺歸納發布,能夠通過關鍵詞、主題、日期等關鍵詞在需要時快速查詢內容,在需要的時候發揮大的作用。
職場人士應該怎么學的更有價值?
學生時代,有些人讀書學習僅僅是為了應試考試或個人愛好。而對于職場人士而言,學習不是目的,而是賺錢,以及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的手段。
換句話說,使通過學習掌握知識與技能在工作和人生發揮作用才是目的,這就是學生與職場人士之間的重大區別。
如何把所學習知識精準轉化成價值,日本IBM咨詢顧問清水久三子給出了職場高價值學習的5個秘訣。
第1秘訣是將學習與職業規劃聯系起來
第2秘訣是要具備金錢意識
第3秘訣公開學習
第4秘訣學習應從整體進入分論
第5秘訣快速輸出學習內容
學習存在深度,職場上學習表現尤其明顯,根據深度和廣度,把職場學習大體上可以分成4個等級。
階段1:概念的理解—知道(知識)
階段2:具體的理解--實踐(經驗)
階段3:體系的理解—勝任(能力)
階段4:本質的理解—傳授(見識)
我們學習時,首先通過閱讀內容并記憶知識點,接下來向他人請教的階段,詢問業務專家具體工作技巧、直接學習技能,進一步深化學習,這是處于探索的狀態。
隨后,利用學到的知識和技能開展實踐、積累經驗。但是在技能使用過程中不可能一帆風順,會遭遇各種失敗。我們會分析失敗的原因,找到需要改進的地方,并多次實踐、確認判斷,這個重復嘗試的過程就是知識轉化的學習過程。
然后,通過各類方法,各種角度進行無數次時間,不斷積累經驗,盡早將學到的知識和技能活用到自身的工作與職業生涯中,邊跑邊學才是最重要的事。
最后,在自身領域內達到高水平的程度的時候,不僅自己能夠掌握,還能教授他人。
所以,請大家想要進入一個新的知識領域的時候,要確認:“自己現在到哪個階段”,是搜索階段還是探索的階段?或是在摸索中正在不斷積累寶貴的經驗?
真正的專家或高手,他們始終孜孜向學,永遠期望向前更進一步。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現在不學習,今后一定會被工作追著跑,被淘汰。在學習上的投資也許不能立刻看到回報。但是,只要掌握更加卓越的技能,隨后將獲得巨大的回報。
不要把忙碌當做借口,開始學習吧!這是對自己的未來的重要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