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問答上的一個問題,如題。以下為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觸動。
可能是因為我自己就出身農村,所以發現身邊這樣的人還挺多的。
一
先說我自己家吧。
我是家里的老大,十多年前考到北京來上大學,研究生畢業后就在北京工作了,現在一家出版社工作,做著曾經夢想后來發現并不是想象中那么輕松愜意的編輯工作。結婚有娃,房奴,努力奮斗中。
妹妹考了省內的一個二本學院,學的小學教育專業,畢業后考了國編,現在妹夫家所在鎮的鎮中心小學教書——最初是在那個鎮的一個村小教書,教學成績挺不錯。輔導學生寫的作文屢屢獲得市內、省內的作文比賽一等獎、二等獎;愣是把成績在全縣排名倒數第一的一個班教到了前幾名。
弟弟上的也是省內的大學,后來考了本校的研究生,今年即將畢業,工作定在鄰省一個國企。
(曾經住得離單位比較遠,很多個秋冬的清晨,就這樣一路從黑云壓城走到了朗朗晴明。常常會覺得,這或許是很多努力的人一生的預兆。農村上大學出來的孩子,人生軌跡大多也是這樣的吧。)
二
再說我愛人家和妹夫家吧。
愛人家里兄弟姐妹幾個,只有他和最小的弟弟上了大學,中間三個妹妹都只初中畢業。
我愛人本科學校一般,但一路讀上來,最后在北京一所高校博士畢業,之后進了一家事業單位。
他弟弟在省內上的大學,畢業后考了縣里的公務員。雖然時不時的需要值班、加班,但他做得還挺開心。
妹夫是家里最小的,也是唯一上了大學的,上面倆姐姐也都只是初中畢業。大學畢業后曾來北京闖蕩,后來回家進了縣里的事業單位。
弟弟一直很羨慕這個二姐夫,說人家每天工作也做了,錢了賺了,家里也顧著了。與在北京的我們相比,在家里的妹妹妹夫他們生活壓力確實小很多。
三
再說說兩個師兄吧。
其實是兩兄弟,其中的弟弟只比我高一屆,中小學成績一直非常出色。高考稍微有點失誤,上了南京一所高校,后保研到北京一所高校,再后來出國讀博,現在哈佛博士后出站了。聽說已結婚了。
他哥哥我好像沒見過,其實不認識。聽說他上的省內大學,學醫,畢業后進了市里最好的醫院,已結婚生子。
四
還有我兩個小學同學。
同學甲也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唯一一個上了大學的,幾個姐姐也都只是初中畢業。小學時,我們算是班里最小的幾個孩子,他比我還小。因為年齡小、成績好,才能參加縣里少年班的選拔考試。全鎮就十多個符合要求的,我們小學就選出我倆,周末大家一起集中到鎮中心小學補課。
那是最后一屆選拔考試,全鎮只我一個考取了。后來我母親聽他母親說,他得知自己沒有考上時在家里哭了整整一天。
中考時,他成績比我好。高考考了上海一所高校,后來聽說讀研了,去日本留學了。
同學乙并沒有上大學,初中畢業后上的是衛校,但是是我小學同學中唯一一個沒有上過大學,但通過自己努力在市內找到事業單位工作的,所以也特別想說說她。
小學時,我們倆還有另一個女孩,特別要好,成績也都特別好。她比我大一歲,沒能參加那次的選拔考試。她家四個女孩,她是老二,也是四姐妹中學習成績最好的。
很多小學同學初中畢業,甚至初中沒念完就出去打工。她初中畢業念了衛校,畢業后進了市內一家醫院當護士,后就在市內安家了,去年還是前年生了二胎。
五
最后講兩個我同事的。
同事甲家中三個女孩,她姐姐研究生畢業回老家,在衡水中學教書(當時聽了,沒多想,過了好些天才后知后覺地想到,就是那全國著名的衡水中學啊),與同事結婚生娃了。她妹妹在北京某高校讀到博士,現在北京一高校工作。
農村家里三個女孩,個個都上大學的真的特別少見。她告訴我說她母親是村里小學老師,有時會出去開會,見識比較多,也比較開明。
同事乙很有文才,自己寫過書出版過,發表過不少文章。社里一個暢銷加長銷的書系就是他策劃的。偶然得知他父親是村里小學老師,可他母親不太識字。
總有人鼓吹讀書無用,但對出身農村的人來說,讀書、上大學可算是唯一一條比較好的出路。
我的一個小姑子最近來北京找工作,因為只有初中學歷,可選擇的工作特別有限,比較適合她的只有超市、家政、餐館之類的,工資都不太高,有些還沒有五險一金。這些工作都是年輕時做可以,但50歲之后就很難有體力做得了的。
拉拉雜雜說了這么多,謝謝你有耐心讀到這里。你有什么好故事,歡迎留言與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