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媽媽都有過寶寶出濕疹的經歷,尤其是初為人母的新媽媽,一見寶寶滿身的紅點,急得不知所措。今天給大家分析寶寶濕疹的起因與癥狀,學習一些濕疹的家庭護理。
嬰兒濕疹常見于1-3個月的嬰兒,6個月后逐漸減輕,1歲后能夠自愈,初起時濕疹主要集中在面部,逐漸蔓延至頸、四肢甚至全身。根據皮損的部位不同、生活的環境季節不同,濕疹的表現也是多樣性的,寶媽們要仔細觀察,確定寶寶的濕疹類型:
1滲出型濕疹
多發于肥胖嬰兒。初起時兩頰部皮膚發紅,表面有密集針頭大小紅疙瘩、水皰,部分融合成片,破后糜爛有滲液;嚴重時因搔抓繼發細菌感染,有膿皰、發燒、淋巴結腫大等。
2干燥型濕疹
多見于瘦弱嬰兒。面、軀干、四肢有大小不等的淡紅色或暗紅色斑,表面有密集的小疙瘩和脫屑。
3胎爛型濕疹
為出生1~2日的嬰兒。在前額、頰、眉間皮膚發紅,表面有黃色油膩性鱗屑,頭頂部有較厚的胎痂。寶寶得了濕疹后會因皮膚劇癢而哭鬧、煩躁不安,有時候可能因為感冒都可以加重濕疹。
嬰兒濕疹的5種原因:
遺傳因素。父母之間若有一方曾經得過濕疹或者類似的過敏性疾病,那么寶寶濕疹的機率會明顯變高。
2.環境因素。寶寶幼嫩的皮膚接觸到一些化纖、動物毛類的織物或不干凈的汗液、尿液等容易引起過敏現象。花粉、螨蟲,甚至是干燥的空氣也都有可能讓寶寶長濕疹,有時候真讓媽媽們感到防不勝防。
3.飲食因素。食物過敏,如牛奶中的異體蛋白是嬰兒飲食過敏最大的原因,另外,哺乳期的媽媽如果吃了巧克力、螃蟹、蝦肉等食物也容易引起寶寶濕疹。
4.情緒因素。焦躁或者悲傷等不良情緒可能會加重寶寶的濕疹。
5.其他原因:如,有寶寶家族中有哮喘、過敏性鼻炎和特異性皮炎等。此外,當寶寶出現消化不良、喂養過度、大便干結、腹瀉等情況時,也可誘發濕疹。
好了,了解完嬰兒濕疹,那我們就要想辦法來對付它了。
若是寶寶得了濕疹,正確的護理方法非常重要,否則不但不能緩解癥狀,反而會讓濕疹加重。那么到底要如何護理呢?
(一)喂養和飲食
1、提倡母乳喂養,母乳喂養可以減輕嬰兒濕疹的程度;
2、母乳媽媽應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蔥、生蒜、酒等,也要避免或減少食魚、蝦、蟹等海味品;
3、人工喂養的寶寶長濕疹,可以將牛奶煮沸幾分鐘以降低其過敏性;
4、對牛奶過敏的嬰兒,可用豆漿、羊奶等代替牛奶喂養,對雞蛋過敏的寶寶可單吃蛋黃;
5、蛋白類輔食應該晚一些添加,一般從寶寶4個月開始逐漸添加,而有濕疹的嬰兒,建議晚1~2個月添加,且添加的速度要慢。
(二)衣物方面
1、貼身的衣服最好是棉質的,尤其是衣服的領子部位,衣著應該寬松、輕軟。
2、床上被褥也最好是棉質的,衣物、枕頭、被褥等要經常更換,保持干爽。衣被不要用絲、毛及化纖等制品,不用羽毛枕、被。
(三)洗護方面
1、保持皮膚清潔干爽,給寶寶洗澡的時候,宜用溫水和不含堿性的沐浴劑來清潔寶寶的身體。如果嬰兒患有濕疹,要特別注意清洗皮膚的皺褶間。洗澡時,沐浴劑必須沖凈。洗完后,抹干寶寶身上的水分,再涂上杏璞霜,抑菌止癢,清熱祛濕,修護表皮。
2、寶寶的頭發亦要每天清洗,仔細清洗頭部便可除去瘡痂。如果瘡痂已變硬粘住頭部,可先在涂上橄欖油,過一會再洗。
3、濕疹嚴重時不要洗澡,特別是洗頭和洗臉。嬰兒用具要單放,洗枕巾和被頭的盆要與洗尿布和衣服的盆分開;
4、要勤給寶寶剪指甲,為避免寶寶抓撓,最好給寶寶帶上小手套。
(四)環境方面
1、室溫不宜過高,否則會使嬰兒濕疹癢感加重;
2、家里最好不養寵物,如鳥、貓、狗等;
3、室內要通風,而且不要在室內吸煙;
4、室內最好不放地毯,打掃衛生最好濕擦或用吸塵器,避免揚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