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桓公十五年。
鄭國能臣祭仲,功高震主,位高權重。但不懂功遂身退之道,作風專橫,時常不把國君放在眼里。鄭厲公整天戰戰兢兢,很是害怕那天在臺上被推翻拿下。
祭仲的女婿雍糾,與老岳父同朝為官。因岳父的關系,他也位極人臣,倍受重用。朝中大臣無不巴結祭仲,厲公心腹近臣屈指可數,但雍糾卻算一個。
一天,厲公找到雍糾,苦訴心頭之大患。開出大價碼,號召雍糾謀殺祭仲,清君主身邊的虎狼之臣。雍糾感厲公之誠,答應幫國君圖此大計。決定選個好日子,在郊外給岳父擺桌鴻門宴,尋機謀殺祭仲。
那知雍糾是位五好丈夫,無意中把如此大事透露給了老婆。
老婆知道后,一邊是老爸,一邊是丈夫,很是為難,不知如何是好。實在拿不定主意,她就問老媽,“父與夫孰親?”老爸和丈夫哪一個更親啊?老媽懷疑的看了女兒一眼,這問題也太傻了,“人盡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這不是明擺著的嗎,天涯何處無芳草,是個男人皆可為夫,而老爸獨此一份,怎么能相提并論?
雍糾老婆醍醐灌頂。不敢怠慢,隨即把丈夫的計劃告訴了老爸。祭仲震驚惱怒,果斷率先出手,把雍糾這臭小子給干掉了。
計劃敗露,國內已無法容身。鄭厲公只好到國外尋求政治避難。厲公倒也講情義,臨行前找到雍糾的尸首,裝上車帶在身邊。一邊走仍一邊報怨:“謀及婦人,宜其死也。”這么大的事,透露給婦道人家,你死的,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