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國內手機市場可謂是亂象紛紜。
先不說三星Galaxy Note7從最初的炸機事件演變成了“召回門”,幾乎動搖了整個三星帝國的根基;而且還幫競爭對手蘋果的iphone7推送了一波“神助攻”,可就是在如此“后發制勝”的優勢下,作為蘋果急于挽回13年最差財報的明星產品,竟然在第四季度財報上依舊折戟沉沙。
據日媒31日報道,美國調查公司IDC的全球7~9月智能手機出貨量數據顯示,韓國三星電子同比降低13.5%,減至7250萬部。雖然出貨量仍然在全球居首,但受到旗艦機型“Galaxy Note 7”的爆炸事故影響,三星的前景不容樂觀。
排名第2的蘋果出貨量減少5.3%,減至4550萬部;而緊追其后全球排名第3的華為技術出貨量增長23%,增至3360萬部。
可見,華為與蘋果間的差距正在縮小。
當然,我們不否認蘋果依舊是全球最賺錢的移動互聯網公司,而三星也依舊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但我們也需要正視到這兩者的光環正在“失效”。
而在兩大手機巨頭互相傾軋,彼此內傷的狀況下,在這兩大年輕人最喜愛的品牌(數據來源于廣告公司Moosylvania所做的調查:蘋果第1,三星第5)相繼走下神壇的過程中,國內的手機品牌也是亂象紛呈。
今年三季度OPPO、vivo異軍突起、風光無限,先后搶占了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第一、第二的位置,并且已被各大市場研究機構爭相證實。
根據IDC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OPPO和vivo在中國市場的出貨量分別達到了2010萬部和1920萬,首度成為中國市場的冠亞軍。
與此對應的是小米和蘋果的出貨量同比下滑速度達到了42.3%和34.1%,而OPPO和vivo增長速度則是驚人的106%和101%。
當然,在筆者看來,OV搶灘登陸成功,這與當下“消費升級”的市場大環境是離不開的;不過最重要的還是OPPO、vivo依靠其線下渠道和明星代言人策略,迅速攻占了三、四線城市,在消費者的知名度辨識太高。
不過其渠道和明星策略顯然都不能作為其品牌資產沉淀下來,只能作為品牌溢價而存在;所以隨著其他品牌在一二線城市瓜分市場結束開始啟用大明星策略(小米都拉梁朝偉來代言了,而華為更是找來了鋼鐵超人亨利·卡維爾和黑寡婦斯嘉麗·約翰遜),OPPO和vivo的快速增長必然會放緩。
題圖來源于天極網
而在當下手機市場跌宕起伏的整體趨勢下,一直被筆者視為國產手機的兩個異類:小米和錘子也沒閑著。
對于曾經估值450億美元的小米來說,雖然現在資產嚴重縮水(有謠言稱不及原來的十分之一),但它卻以一己之力改變了國產手機的整個格局,并把國產機拉到了“軍備競賽”的跑道上;雖然近年來小米的性價比神話已經漸漸被各大廠商超越,但小米也拉攏了梁朝偉等人開始逐步退出平民機市場;總而言之,我們的雷布斯雖然學會了蘋果的“形”,穿一身牛仔褲、黑T恤,但是依舊不能避免小米掉進坑里。
只是筆者很好奇,爬出來的小米,那還叫小米嗎?
另外一個就是那個喚醒了國人情懷的國產機錘子,比較類似的是錘子在18號的發布會前還一度被爆料賣給了阿里樂視,18號的發布會上才險而又險的拿出了3款軟件重塑了自己的態度;我們不知道錘子的這場M1發布會能給錘子帶來多持久的生命力;對于這個用情懷模擬喬布斯美學的老羅,我們衷心希望他能夠走得更遠;但是對M1的誕生我們不難看出:羅永浩的情懷面對用戶已經開始妥協了。
而老羅給雷軍打的廣告,也真有點意味深長!
從雷軍和羅永浩的身上我們不難看出,小米和錘子追尋蘋果的腳步漸行漸遠的同時,幾乎都快迷失了;但喬布斯在智能手機領域的烙印還存在著廣泛的影響,不管是學他的形,還是學他的神;處于學習階段的我們沒有更深層次的革新,卻已經足以改變國產手機業態,不管是格局還是文化。
我們都知道國產手機在3G時代之前,面對歐美制造一直都保持著學習、追趕的態度,當然中間也不乏山寨機的春天。
直到3G時代來臨,中華酷聯格局的形成才終于讓國產手機看到了屬于國產手機品牌的一絲的曙光,可也正在這時,就在2007年1月9日,蘋果公司前首席執行官史蒂夫·喬布斯發布了第一代iphone;我們都還不知道蘋果將會改變世界。
接下來的故事大家幾乎都知道了,蘋果在國際市場展露風頭之后,迅速成為中國手機市場最鐘愛的品牌;一度打壓了三星的氣焰,淘汰了摩托羅拉,索愛,LG,HTC等國際品牌,甚至把諾基亞和黑莓送進了墳墓;而在這一階段,國產機也在蘋果的陰霾下掙扎求生,中華酷聯至今也只剩下了華為一枝獨秀;而那些諸如一加、魅族、樂視和明星手機等等之類的也只能打打擦邊了。
筆者經歷了一二十年,始終在思考,國產手機,又或者說國內制造業為什么總是超越不了洋品牌,甚至還不被自家人待見?
筆者得到的答案是:社會階段的不同,決定了制造跟創造的層面不同;就像由人而物這跟由物而人的層次完全不在同一個維度;而當下的我們也已經進入了“消費升級”的大環境,這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已經有了超越歐美制造的動因?
可以說國內的手機市場,我們不缺少陳明永、沈煒、周鴻祎、蔡文勝,也不缺少柳傳志、任正非,我們更不缺少雷軍和羅永浩;但是,我們一直缺少一個像喬布斯那樣的靈魂人物,由他來打破中國制造的桎梏。
畢竟從人性的角度和從人的角度設計出來的手機,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