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下午接幼兒園小班的兒子放學,下著雨,我把他的小雨傘都給他,讓他自己撐著走。出學校小門的時候他自己把傘和上了,出了門自己又把傘給撐開,在撐開傘的同時他說了一句:“我好牛逼呀”!
? ? 當我們聽不到孩子這樣說的時候,你是怎么說怎么做的呢?
? ? 1.“不可以這樣說啊,這樣可不文明了!”
? ? 2.“沒教養(yǎng)的孩子才那樣說呢”
? ? 3.“你應該說我好棒,我好厲害”!
? 4.認為孩子還小,隨便說說,不需要特別關注和在意!
? 下面我們來探討一下這四種處理方法:
? 第一種做法,看似我們引導了孩子實則這是無效的引導和溝通。我們家長只是告訴了孩子不能這樣說,這樣不文明,但是卻沒有告訴孩子正確的表達方式是什么呀!所以孩子極有可能下次還犯這樣的錯誤。
? 第二種做法,我們說“沒教養(yǎng)的孩子才會那樣說”!這句話背后實則是在否定孩子,告訴孩子他就是一個沒有教養(yǎng)的孩子!
? 第三種做法,看似好一點,在我看來實則也沒有好到哪里去。隨著孩子的成長,哪一天哪件事兒他沒有做好的時候他會對自己進行自我否認“我不棒了,我不優(yōu)秀了!”這個時候他也不知道該怎么辦了,不知道該怎么辦的時候孩子就會沒有自信,失去方向。
? ? 第四種做法,我也是不能認同的。我們有句老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三四歲,正式規(guī)范行為、言語舉止的好時候,此時我們看到了孩子言語的不規(guī)范豈可置之不理?
? ? 大家可以自行對號,看看自己平常是屬于哪一類家長呢?不瞞大家說,我之前一二三條的坑都曾實踐過……但是今天我是一個學習型的家長,是一個有科學理念和方法的家長,聽到孩子那樣表達,我轉過身溫柔的看著孩子說:“你知道哪些大哥哥們?yōu)槭裁磿菢诱f嗎?”(我猜他肯定是在哪里聽到別的大孩子們那樣說所以也趕快模仿實踐一下,也許一句“牛逼”才是可以恰當表達他們厲害的方式吧!)孩子看著我不知道如何回答,我摸摸孩子的頭說:“那是因為那些大哥哥們暫時還沒有打開自己的智慧之門,沒有在自己智慧的大腦里找到一個更加優(yōu)美,更加能準確表達自己厲害的詞語。比如,剛才媽媽進教室看到你正在幫老師收凳子,你很厲害 做的很好,所以媽媽說“你好勤勞呀!”勤勞是一種特別美好的品質,媽媽和老師都很喜歡你的這種美好品質”
? ? 我們走到單元門里等電梯的時候,兒子看到另外一個小朋友用一片樹葉拖著一只小蝸牛又脫口而出:“哇,你好牛逼呀”!我又笑著摸摸兒子的頭提醒說:“我們現(xiàn)在可以開啟大腦的智慧之門,找一個更優(yōu)美合適的詞語來表達哦!”兒子看看我,開始思考??,見他思考不出來,我趕快看著那個小朋友說:“你看到小蝸牛很孤單,所以愿意帶它回家并照顧它,是嗎?你好有愛心呀!為你愛心和善良點贊”
? ? 這就是言傳身教吧!孩子還小,一時找不出更恰當,準確的詞語來很正常。我們作為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教會孩子,帶著孩子一起,慢慢的來豐富和規(guī)范他們的詞語,假以時日,一個有涵養(yǎng),彬彬有禮的優(yōu)秀孩子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