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平 source:ImageChina
雷鋒網按:作為步步高(BBK)和OPPO的背后的男人,段永平一直不顯山露水,外界對于這名神秘的億萬富翁一直知之甚少。然而,OPPO以及步步高旗下的vivo卻人盡皆知,去年更是憑借著線下渠道,在中國市場打敗了目前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蘋果。日前,一直很低調段永平接受了10年來的第一次專訪。
本文來自彭博社,雷鋒網做了不改變原意的編譯。
在接受采訪時,段永平對彭博社表示,OPPO和vivo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蘋果沒有適應中國本土的競爭。OPPO和vivo采取了蘋果不愿跟進的策略,比如推出高性能但售價更為便宜的終端設備,但蘋果卻擔心這種策略會影響其他市場的高利潤模式。
“蘋果沒能在中國市場擊敗我們,是因為他們存在一些缺陷。“這位56歲的電子大亨說,”他們有時候可能太頑固。他們做了很多很偉大的事情,比如他們的操作系統,但是我們在某些領域其實是勝過他們的。”
對蘋果的欣賞
不過,這并不代表段永平會輕視蘋果在全球的影響力。事實上,段永平一直癡迷于這家競爭對手:他長期以來一直是蘋果一個大的投資者,而且還是蘋果CEO的狂熱粉絲。
“我在幾個不同的場合都碰到過蒂姆·庫克,他可能不認識我,但是我們曾經聊過一小會兒,我非常欣賞他。”
不過,蘋果方面無法確認段永平此前曾與庫克有過會面。
從2013年開始,當時蘋果的股價還是目前的一半,段永平就開始在他的個人博客里發布關于蘋果產品、股價和運營的各種消息。他自己有四部手機,其中iPhone一直是主力機之一。
在2015年,他曾預測蘋果的利潤將在5年內達到1000億美元。如今,段永平并沒有說出他是什么時候買入蘋果股票的,但是他表示自己的大部分海外財產都用來投資了這家iPhone制造商。他甚至還將家安在了Palo Alto,那里距離蘋果的新總部并不遠。
“蘋果是一家非凡的公司,它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段永平說,“我們沒有要超越任何人的想法,而是專注于提升自己。”
OPPO和vivo的前世今生
段永平出生于江西,1982年從浙江大學無線電系畢業后,被分到北京電子管廠。
1989年3月,段永平到中山市怡華集團下屬的一間虧損200萬元的小廠當廠長,并決定做電子游戲機。
1995年,小霸王游戲機的產值超過10億。
1995年8月28日,34歲的段永平辭職,開始在緊鄰中山的東莞打造“步步高”。
2001年,步步高拆分股權,成立了三家相對獨立的公司。在董事長段永平的牽頭下,出資3000萬成立了OPPO品牌,陳明永成了OPPO的CEO。
同年,段永平決定搬到美國加州,專注于投資和慈善事業,并在當地購買了一座豪宅。據報導,該豪宅的前主人是思科主席John Chambers。
2011年,步步高通信負責人沈煒成立vivo。OPPO和vivo兩家公司既有共同的基因,又是競爭關系。
關于OPPO與vivo的關系,沈煒曾在2014年12月的一場發布會上解釋:“我們兩家事實上已經沒有一點關系了,各自獨立發展。既是同行,又是對手。”
沈煒透露,自從段永平2002年退休去美國,所有的經營都不再過問,每年只是兩次董事會見個面,而且段永平也早已不是vivo的控股股東,管理層才是最大的股東。
OPPO和vivo挫折和前景
OPPO和vivo手機業務并不是一帆風順。一開始,iPhone憑借著革命性的應用系統和簡潔的界面吸引了大批用戶,而黑莓公司當時在市場上則占據著主導地位,市場上對于OPPO和vivo的認知度并不是很高。
2005年以后,由于設備銷售減緩,步步高曾剛處于崩潰的邊緣。據段永平回憶,當時像華為和酷派這樣的廠商推出的智能手機的價格在1000元左右,這使得公司處于下滑的困境。
他表示,“我們當時甚至認真討論了如何和平地關閉公司,盡量減少員工和供應商的損失。”
但是OPPO和vivo隨后開創了一種弄營銷閃電戰的打法,主要依靠名人代言以及遍布各地的銷售網絡。從配置來說,OPPO和vivo也采取了差異站,不僅配備了快充,而且內存也比iPhone更大。
OPPO和vivo一直在相互“較勁”,除了中國市場,兩者在印度和東南亞也展開了營銷活動的對決。IDC的研究經理Kiranjeet Kaur表示,這種營銷理念在新興市場玩得比較轉。
Canalys高級總監Nicole Peng認為:“這兩家公司完全了解如何充分利用他們的人才,繼承了段永平的專長。”重要的是,他們理解千禧年的客戶。“他們的很多管理人員都非常年輕,而且從畢業后就一直在這家公司工作。”
最終,這些戰術取得了成效。根據IDC的數據,這兩家公司去年在中國的智能手機出貨量高達1.47億部,而華為、蘋果和小米中國市場的出貨量分別是7660、4490萬部、以及4150萬。
在去年第四季度,OPPO和vivo分列中國市場的第一和第三,華為落到了第二。IDC的分析師Tay Xiaohan表示,這兩家公司在三四線城市的表現更為突出,在那里中端級別的智能手機才是主流。
而且OPPO和vivo在全球也排的上號。去年第四季度,OPPO和vivo在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排行榜上分列第四第五。據彭博社報導,OPPO的銷量有四分之一都是在印度這樣的新興市場完成的,希望搶在蘋果扎根印度之前站穩腳跟。
上周末,庫克在北京舉行的中國發展論壇上表示,蘋果并沒有設定具體的市場份額目標。“中國的競爭更加激烈,而且不僅僅是這個行業,還有很多行業也是同樣的情況。”庫克表示,“我認為一些本土公司集中精力做好產品,這一點值得贊揚。”
不過OPPO和vivo的模式在市場上也遭受了各種批評。小米創始人雷軍在去年10月接受《中國企業家雜志》的采訪時,曾指責某些玩家使用“不對稱的信息”欺騙買家。
段永平不指名的點出,“那些這樣說的人簡直瘋狂。當有些人談到信息不對稱時,在他們的內心深處,其實認為消費者都是白癡。”
“智能手機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機會,我們預測這個產業在未來10~20年內是無可取代的。但是我們也不知道(未來會怎樣)。”段永平說。
段永平的投資之路
段永平在采訪時稱,他現在更愿意遠離聚光燈,和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享受在加州生活。實際上,他仍然會參加董事會,但是他表示自己關于OPPO和vivo的信息都是大部分在網上獲取的,盡量避免“干擾他們”。
如今,段永平最大的熱情就是股票投資,這也是為什么他會在2006年花費創紀錄的620100美元與巴菲特共進午餐。
網易在當年的互聯網泡沫之后,股價曾低至13美分,幾乎成為第一家因為審計問題而被迫退市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作為丁磊的朋友,段永平在2002年以2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網易大約5%的股份。
網易的財報顯示,截至2009年3月,段永平仍然持有網易超過400萬股股票,這一投資讓段永平獲得了豐厚的回報。不過段永平表示,在網易的股價達到40美元的時候,拋售了不少股票。
此外,他還在2012年底茅臺股價為180元的時候投資了該公司,雖然2014年的時候,茅臺的股價曾遭腰斬,但是如今茅臺的股價已經上漲至370元。
而就在上個月,段永平還在自己的博客上寫道,“蘋果每股價錢新高了,雖然市值還不是。可以開瓶茅臺賀一下?”
段永平并不避諱談論他的投資。但是回顧他幾十年的職業生涯,先是企業家,然后是投資者,但是他最驕傲的時刻仍然根植于步步高這家公司。雖然他聲稱不參與公司治理,但是他承認自己會擔心公司的成敗,以及公司的文化是否會在下一任的領導層中繼續傳遞下去。
盡管OPPO和vivo目前都做的很好,但是在這個快速變化的市場,沒有什么是確定的。
不過,有一件確定的事就是,段永平表示自己并不會回歸管理層,“我在多年前就清楚表示,我永遠不會回歸。如果有什么問題是他們解決不了的,那么我也解決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