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可謂是清朝最得意的皇帝,先祖金戈鐵馬,千辛萬苦打下江山。問鼎中原之初詭譎變幻,政局動蕩,九子奪嫡骨肉相殘。
可到他這兒,雖有曲折,皇權的交接終歸順風順水。國庫充盈,綜合國力達到清史頂峰。“國有亁隆,米不生蟲”是當時傳唱流行的民謠。
婚姻生活更是伉儷情深,皇后富察被先帝雍正一眼相中,下旨賜為良配。二人你儂我儂,恩愛逾常!政治婚姻如此可心可意實在難得。
雖情有獨鐘,但三妻四妾他也未能免俗。寶親王時雍正帝親賜一側福晉,就是本文的主人公烏拉那拉氏。
1734年11月初八,滿懷新嫁喜悅的那拉氏被抬入寶親王府,正式成為弘歷2名側福晉之一。16歲的貴族少女小夫君7歲,家世平平,比不得嫡福晉家族顯赫,世代簪纓。但卻與雍正帝的孝敬憲皇后是同族。
二人同族不同宗,并不是影視劇里的親姑侄關系。她能入主潛邸也是雍正帝綜合衡量,更有抬舉孝敬憲皇后母族之意。彼時弘歷已被密立為儲君。側福晉也是未來后宮頗為重要的妃嬪。前朝后宮牽一發而動全身。
花季少女情竇初開,暗自憧憬未來婚姻甜如蜜。但夫君弘歷早為人夫為人父多年,賢妻在側,美妾眾多。對父皇平衡外戚的棋子既無愛意亦不動心。
青宮潛邸大多數時間是漫長寂寂無趣。難得一見的夫君,寥寥無幾的恩寵,消磨著她爭榮夸耀之心,唯一聊以安慰是側福晉之位穩若磐石。盡管成婚多年她一無所出。
先帝駕崩,新皇臨朝,后宮亦遞次晉封位分。除皇后富察氏外,潛邸老人皆高躍一級,唯她不升反降,同為側福晉的高氏榮膺貴妃,自己只落得嫻妃。
那拉氏嫻淑文靜外表下卻是倔強清高不服輸的心,她既不愿如高氏這般委屈伏低,亦不想像金氏那樣撒嬌作癡。滿洲大族從小教育出的世家之女是有底線自尊的。
雖若此,沒人處也難免暗自蹉跎。奈何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時光穿梭,白駒過隙,倏忽間已是乾隆十三年。乾隆十年歿了貴妃高氏,皇后富察亦凄風苦雨。太子永璉8歲而亡,時隔多年好不容易生下的永琮更是一歲半于除夕夜夭折。
失子之痛對任何一位母親都是致命打擊,何堪是二子俱亡。乾隆長吁短嘆,憤懣難平。為何摯愛皇后所生的嫡子,自己屬意的帝國接班人老天總是無情帶走?夫妻兩人四目相接,默默無語執手相看淚二行。
富察皇后肉眼可見飛速衰弱,被如山似海般悲傷深深吞沒。夜不能寐恍惚見泰山神女碧霞元君召喚自己。醒來一定要親臨泰山捻香還愿。猶豫再三乾隆答應,心想換個心境皇后興許病能全愈。
乾隆十三年戊辰三月,聲勢浩大的皇帝東巡正式開啟。拜揭孔廟,游泰山。在碧霞元君殿帝后久久盤梗,不舍離去。眼望富察臉露久違笑意,乾隆心結稍解。
孰料情勢急轉突變,幾日后一場倒春寒徹底擊垮皇后身體。乾隆急令水路返京,皇后仍然藥石針砭無用當夜亥時仙逝,天人永隔!
痛失吾愛的心傷從此如影隨行,刻骨銘心的想念至始至終貫穿他的后半生。
有人一生經歷許多愛戀,每段戀情或旗鼓相當,亦涇渭分明。擁過白月光也點上朱砂痣!
而有人溺水三千,只飲一瓢。此生認愛一人至死不渝。
癡情也罷,多情亦有,如人飲水,無可厚非。
乾隆是后者,一腔深情傾心托付富察氏。富察是幸福的,可對余者卻甚為不幸。
乾隆給與富察無以倫比的身后哀榮,他懟天恨地,怨已尤人。一時間風聲鶴唳,人人自危。愛情真的能改變心性,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眼見兒子深陷悲痛難以自拔,孝圣憲皇太后坐不住了,選任繼后立刻提上日程。“皇帝春秋鼎盛,內治要人!”冠冕堂皇更是新人擬替舊人,新情撫慰舊傷之衷。
左遴右選,花落那拉。大孝子亁隆難違母意,真愛早逝,情歇愛滅,徒留空心你要不要?
27月后,封后大典如期舉行,鄭重祭過天地,那拉正式被立為亁隆朝第二位皇后。此后余生只是他,如親人,若守護者。
眾人皆慕羨她鮮花著錦,烈火烹油,卻不曉熱鬧繁華表像下是他的不情不愿。
六宮從此添新慶,翻惹無端意惘然。豈必新琴終不及,終輸舊劍久相投。
盡管反省不該冷落于她,盡可能的彌隙縫補。卻始終無法左右自已的心,終究是熟悉的陌生人,心門從未對她而開。
那拉繼任皇后,34歲高齡始開生育,四年間接連誕下二子一女。這有數短短幾年時光也是她一生中最幸福時刻。
朝花夕辭,如幸福來得措手不及般幸福飄逝亦似晨露轉瞬即逝。他與她又回歸王府時相處的舊模式,平靜如水,寡淡無味。
年紀漸長的同時卻是后宮不斷添入如花美眷。特別是令妃異軍突起將本就不多的恩寵分走大半。
年華老去,青春不在,可那拉內心還是篤定的。對從潛邸時就相伴的夫君她洞若觀火,心若明鏡。這時的皇帝誰也未牽于心,寵而無愛何來可懼?
九御咸備位,對之吁若空。
真正不安是皇帝對自己所出嫡子的態度,既不偏愛亦無器重,更沒親書密立為儲君。反觀庶出五阿哥都比嫡子更合圣意。母以子貴,子以母貴,后宮顛破不滅的真理在她這兒似乎失去。
暗自隱忍,委曲落淚也是背過人去。可被偏愛的卻有恃無恐,他依舊沉溺緬懷富察,對她這個眼前人視若無睹。
磕絆中時間飛逝,一晃又十年。乾隆三十年,那拉48歲,隨帝南巡。再長情的付出得不到同等回應亦難免心生怨尤,何況她正值中年危機,十二阿哥年滿13卻遲遲不被立儲更是有口難說的心病。
南巡之初,一切并無不同。途中,皇帝還親自為那拉慶祝生辰。船抵杭州,早上御賜膳食,晚上她就被密遣回宮。
其間發生什么,真相無從得知,各種傳說于歷史重重迷霧之中。史書記載“悍然不顧,自斷其發,行跡類瘋迷!”
作為繼后,本嫻熟禮法,不會不知自行斷發的嚴重后果,可又是什么逼迫她甘冒天下大不違而孤注一擲?想畢剪刀掠過發梢那刻心中是如此意冷與不甘。
長久壓抑終會一朝爆發。更何堪她早就遍體鱗傷。
豁出去的后果是慘烈的,皇帝下令收回皇后,皇貴妃,貴妃,嫻妃時的冊寶。實同廢黜,母家亦牽連降旗,世襲佐領罷免。
池魚之泱十二阿哥,本是嫡子,卻無爵位。身后事潦草寒酸,統共耗銀207兩,只是富察皇后燒埋紙錢一項的零頭。她徹徹底底的輸了。
你我畢竟不是當事人,也許事到臨頭還不如她做的好。如若不愛,必不計較,更沒這般玉石俱焚,她終究是錯付了!
心中戚然,唏噓感慨,“多情總被無情惱,癡情必被無情傷”!女人若沒愛情安身立命,定要有智慧全身而退。放手那個不愛你的人,而不是你為了誰?徒留幾道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