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內容:
【原文】
興寧元年(癸亥,公元363年)
春二月己亥,大赦,改元。
三月壬寅,皇太妃周氏薨于瑯邪第。癸卯,帝就第治喪,詔司徒會稽王昱總內外眾務。帝欲為太妃服三年,仆射江虨啟:“于禮,應服緦麻?!庇钟捣?,虨曰:“厭屈私情,所以上嚴祖考?!蹦朔屄?。
夏四月,燕寧東將軍慕容忠攻滎陽太守劉遠,遠奔魯陽。
五月,加征西大將軍桓溫侍中、大司馬、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假黃鉞。溫以撫軍司馬王坦之為長史。坦之,述之子也。又以征西掾郗超為參軍,王珣為主簿,每事必與二人謀之。
府中為之語曰:“髯參軍,短主簿,能令公喜,能令公怒?!睖貧飧鸥哌~,罕有所推。與超言,常自謂不能測,傾身待之。超亦深自結納。
珣,導之孫也,與謝玄皆為溫掾,溫俱重之。曰:“謝掾年四十必擁旄杖節,王掾當作黑頭公,皆未易才也?!毙戎右?。
以西中郎將袁真都督司、冀、并三州諸軍事,北中郎將庾希都督青州諸軍事。
癸卯,燕人拔密城,劉遠奔江陵。
秋八月,有星孛于角、亢。
張玄靚祖母馬氏卒,尊庶母郭氏為太妃。郭氏以張天錫專政,與大臣張欽等謀誅之。事泄,欽等皆死。玄靚懼,以位讓天錫,天錫不受。右將軍劉肅等勸天錫自立。閏月,天錫使肅等夜帥兵入宮,弒玄靚,宣言暴卒,謚曰沖公。天錫自稱使持節、大都督、大將軍、涼州牧、西平公,時年十八。尊母劉美人曰太妃。遣司馬綸騫奉章詣建康請命,并送御史俞歸東還。
癸亥,大赦。
冬十月,燕鎮南將軍慕容塵攻陳留太守袁披于長平。汝南太守朱斌乘虛襲許昌,克之。
代王什冀犍擊高車,大破之,俘獲萬余口,馬、牛、羊百余萬頭。
以征虜將軍桓沖為江州刺史。十一月,姚襄故將張駿殺江州督護趙毗,帥其徒北叛,沖討斬之。
二年(甲子,公元364年)
春正月丙辰,燕大赦。
二月,燕太傅評、龍驤將軍李洪略地河南。
三月庚戌朔,大閱戶口,令所在土斷,嚴其法制,謂之《庚戌制》。
帝信方士言,斷谷餌藥以求長生。侍中高崧諫曰:“此非萬乘所宜為。陛下茲事,實日月之食?!辈宦?。辛未,帝以藥發,不能親萬機,褚太后復臨朝攝政。
夏四月甲辰,燕李洪攻許昌、汝南,敗晉兵于懸瓠,潁川太守李福戰死,汝南太守朱斌奔壽春,陳郡太守朱輔退保彭城。大司馬溫遣西中郎將袁真等御之,溫帥舟師屯合肥。燕人遂拔許昌、汝南、陳郡,徙萬余戶于幽、冀二州,遣鎮南將軍慕容塵屯許昌。
五月戊辰,以揚州刺史王述為尚書令。加大司馬溫揚州牧、錄尚書事。壬申,使侍中召溫入參朝政,溫辭不至。
王述每受職,不為虛讓,其所辭必于不受。及為尚書令,子坦之白述:“故事當讓。”
述曰:“汝謂我不堪邪?”
坦之曰:“非也,但克讓自美事耳!”
述曰:“既謂堪之,何為復讓!人言汝勝我,定不及也?!?/b>
【原文華譯】
興寧元年(公元363年)
1 春,二月己亥日(二月無此日),東晉大赦,改年號。
2 三月十七日,皇太妃周氏薨逝于瑯邪王府。十八日,皇帝司馬丕到王府治喪,下詔,命司徒、會稽王司馬昱總理內外眾務?;实巯胍獮樘嗜?,仆射江虨啟奏說:“于禮,只能服喪三個月?!被实弁艘徊?,想服喪一年,江虨說:“克制自己的私情,是為了尊敬祖先?!被实塾谑欠嗜齻€月。(周氏是司馬丕生母,但不是嫡母。)
3 夏,四月,前燕寧東將軍慕容忠攻晉國滎陽太守劉遠,劉遠逃奔魯陽。
4 五月,加授征西大將軍桓溫為侍中、大司馬、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假黃鉞。桓溫任命撫軍司馬王坦之為長史。王坦之,是王述之子;又任命征西將軍掾郗超為參軍,王珣為主簿,每事必與二人商議。
府中人說:“胡子參軍,矮子主簿,能令桓公喜,能令桓公怒?!被笢貧飧鸥哌~,很少有他所佩服的人。但每次與郗超談話,常自認為見識趕不上郗超,對郗超傾身相待。郗超也深自結納回報。
王珣,是王導的孫子,與謝玄都是桓溫的掾吏,桓溫對他們都很重用,說:“謝掾年四十必定擁元帥大旗,持天子符節,王掾頭發烏黑之年,就能做到三公高位,都是難得的人才。”謝玄,是謝奕之子。
5 任命西中郎將袁真為都督司州、冀州、并州三州諸軍事,北中郎將庾希為都督青州諸軍事。
6 五月十九日,前燕攻陷密城,劉遠逃奔江陵。
7 秋,八月,有孛星出現在角星、亢星之旁。
8 涼州張玄靚的祖母馬氏去世,尊庶母郭氏為太妃。郭氏認為張天錫專政,與大臣張欽等密謀誅殺張天錫。事情泄露,張欽等都被處死。張玄靚懼,要讓位給張天錫,張天錫不接受。右將軍劉肅等勸張天錫自立。閏八月,張天錫派劉肅等夜里率兵入宮,弒張玄靚(時年十五歲),宣言暴卒,謚號為沖公。張天錫自稱使持節、大都督、大將軍、涼州牧、西平公,時年十八歲。尊生母劉美人為太妃。派司馬綸騫帶著奏章到建康請求正式任命,并送御史俞歸東還。
9 九月十一日,朝廷發布大赦令。
10 冬,十月,前燕鎮南將軍慕容塵攻打晉國陳留太守袁披于長平;汝南太守朱斌乘虛襲擊許昌,攻克。
11 代王拓跋什翼犍攻擊高車,大破之,俘獲一萬余人,馬、牛、羊一百余萬頭。
12 朝廷任命征虜將軍桓沖為江州刺史。十一月,姚襄故將張駿殺江州督護趙毗,率領其徒眾叛逃向北;桓沖討伐,斬張駿。
興寧二年(公元364年)
1 春,正月六日,前燕大赦。
2 二月,前燕太傅慕容評、龍驤將軍李洪進軍黃河以南地區,奪取土地。
3 三月一日,晉國人口普查,重新整理戶籍,北方僑民原籍一律撤銷,以現居住地為籍貫,法令嚴格,稱為《庚戌制》(三月一日按干支是“庚戌”)。
4 皇帝相信方士的話,不吃飯,只吃藥,以求長生。侍中高崧進諫說:“這不是萬乘之君所該干的。陛下這件事,實在是日月之食?!被实鄄宦?。三月二十二日,皇帝藥毒發作,不能親理萬機,褚太后再度臨朝攝政。
5 夏,四月二十五日,前燕龍驤將軍李洪攻許昌、汝南,在懸瓠擊敗晉軍,潁川太守李福戰死,汝南太守朱斌逃奔壽春,陳郡太守朱輔退保彭城。大司馬桓溫派遣西中郎將袁真等抵御,桓溫率水軍屯駐合肥。前燕于是攻陷許昌、汝南、陳郡,遷徙一萬余戶人家到幽州、冀州二州,派遣鎮南將軍慕容塵屯駐許昌。
6 五月二十日,任命揚州刺史王述為尚書令,加授大司馬桓溫為揚州牧、錄尚書事。五月二十四日,朝廷派侍中征召桓溫入京主持朝政,桓溫推辭不來。
王述每次接受任命,從不虛情假意地推辭,如果他推辭,則最終必定不接受。等到任命他為尚書令,兒子王坦之對他說:“按慣例應該辭讓?!?/p>
王述說:“你是說我不能勝任此職嗎?”
王坦之說:“不是,只是應該謙虛辭讓,才能傳為美談!”
王述說:“既然認為自己能勝任,為什么又要假意辭讓?人們都說你比我強,我看你一定趕不上我。”
【學以致用】
這一篇,最后三段,可思考下
01,皇帝司馬丕這一年才24歲,就開始辟谷修仙,最后中毒了!
相對于中毒來講,問題是,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觀念?
1是魏晉的玄學風氣太深
2是東晉的皇帝,從第二位司馬紹到現在的司馬丕,就一直沒有超過30歲的,上一任皇帝司馬聃才19歲。為什么“氣數”是這個樣子? 是東晉的“命”?還是“運”?不知道有沒有高手從這方面去做研究。
一家組織領導人的精力是否充沛,對這家組織的生存與發展極其重要,甚至會影響到組織自身的“屬性特征”,所以,既然成為了組織的領導人,保持身體健康是必須。
3,侍中高崧講的話,既指出了司馬丕的錯誤,又鼓勵他改正,也照顧了他的形象,但是并沒有什么用,個人認為還是“念”的問題, 一個年輕人的思想觀念除了問題,他自己沒有覺悟出來,旁人要說服,其實真的很難。也許只有禪宗的“棒喝”才行, 但是,又有哪個敢對皇帝實行“棒喝”?
02,在五胡亂華十六國時期,只要連續打個三至五年的仗,不管多么豪華的城鎮,都將出現“人相食”的情況,這幾千年的歷史中,最慘的都是老百姓,慘到只有史書上寥寥幾個字,反復出現。
有的時候我在想一個情況, 要不是這些“不知名,不知姓,不知長相身材...”的老百姓的延續,哪來那么多輝煌的歷史故事,歷史片段....
以前我逛街喜歡看美女,尤其是身材好的美女, 現在逛街我喜歡看那些不一定好看,不一定身材好的女的和男的,都看, 腦海中也在想一個問題
也許在他們的小孩中,就會出現照耀中國的人物,成為中國的頂梁柱之一,成為中國歷史當中一顆璀璨的星星
葛優在一部電影里面的一句臺詞:21世紀最寶貴的是什么?? 人才!
而人才的背后是“人口基數”,尤其是戰爭時期
當年三國當中,魏國版圖最大,人口基數大,突出的人才比例就大。 當年吳國的面積也不小,但是,它沒有把“人口”提升到國家發展的戰略高度上來
現在的十六國時期,經??吹焦鼟度丝谶w徙的記錄,而遷徙過程中,真正能夠活下來的,又不到一半。所以啊,生活在今日之中國,何其有幸吶。
03,關于王述與王坦之的對話
我想到了一個詞:當仁不讓
同時我也想到了某個老師講過的一句話:當你還在猶豫要不要舉手回應老師的時候,機會已經從身邊溜走了,高手直接上臺。
人生為什么一直沒有機會??? 沒有機會展示,沒有機會鍛煉..
那是自己一不小心,把這種“讓”,一直讓了幾十年....
關于這個現象,我發現,從農村出來的娃,大部分會有這種傾向
這是一種潛意識
往小了講,一個農村出來的娃,未來要在大城市保持競爭優勢,就得意識到這個點,然后突破它, 所以對于小孩子的培育,知識這玩意兒,可以輕易獲得,但是志向與膽量需要精心培育。
往大了講, 我們有些人的骨子里,面對自己的文化作為世界頂流,好像有點自卑,比如中醫文化.....
這8000千年來(伏羲)的歷史底蘊擺在這里,我都不知道自卑從何而來。
所以,該當仁不讓的時候,就主動上,自然而然。因為你很清楚,只有你坐上了那個位置,你就能更好的發揮那個位置的價值,絕不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