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自然結果和合理邏輯結果
1.平等對待
孩子們在生活中并非不懂,而是不知所以我們在合理的范圍內去引導孩子去體驗他(她)的行為會有什么樣的結果,說話要平和的而非說教。
2.好好利用自然結果
就像文中提到的上學遲到以及不刷牙就不能吃甜品一樣讓孩子去體驗遲到的后果和別人家的孩子有甜品可以吃而他沒有,在我們說明結果后孩子自己的體驗后他們會自覺的守時去上學以及晨起刷牙,因為我們讓孩子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3.邏輯結果要謹慎應用
邏輯結果其實是人為的干預或安排,這有一定的風險會演變成懲罰。這樣就脫離了我們讓孩子自己去體驗行為結果與責任的初衷,畢竟我們與孩子之間是平等的我們的目的并非是懲罰。
4.體驗結果是學習承擔責任
對于生活中的事物,我們與孩子平等的交流引導是最為有效的教導,與其費勁口舌的絮叨不如在安全的范圍內去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