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被定義為SAA元年,一大批SAAS服務商涌現,筆者最近開始負責一款教育類的SAAS軟件產品,針對SAAS究竟是個啥做了些了解。分成六個層次來說。
第一,先說定義
SAAS全稱Software-as-a-service,與CS的客戶端的形式不同,SAAS采用的是瀏覽器載體,不需要安裝,即開即用,非常輕便,大大降低了企業接入這套的服務的成本和運營的成本。
當今中國的SAAS市場主要分為經營型,管理型,協同型和工具型,當然從根本上來說,SAAS是一個提高企業整體運作效率,為企業員工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
以釘釘為例,釘釘最初以企業的IM為切入口,逐步拓展了許多流程的工具,如審批,考勤,視頻會議等等。
第二,SAAS產品更注重產品服務體驗
SAAS作為一個2B的產品從接觸用戶開始一般會有以下的過程:
- 產品推廣
- 售前產品使用及演示
- 售后首次實施部署指導及支持(必須支持)
- 系統使用中的實時服務支持(必須支持)
- 新需求的f反饋和實現(必須支持)
- 系統臨時異常情況處理(必須支持)
- 用了一段時間后功能不錯,提高了系統運作效率繼續使用
- 用了一段時間后相關功能無法滿足,服務或新需求無法滿足,決定不用或換系統
2C的產品服務流程一般是以下的幾個步驟
- 產品推廣
- 有用戶下載使用
- 有問題或BUG通過APP,IM或者社群反應
- 還不錯,繼續使用
- 有不錯的付費產品,付費使用,使用成本低
- 產品體驗不好或沒需求了,不用了
對比來看,2B的產品更注重服務體驗,而不僅僅靠驚艷的交互設計就能俘獲用戶。
為什么?使用成本,決策因素
- 決策因素:決策人是公司領導,這是一個群體決策,更偏重理性,而非人性,基本需求是能否提高運作效率,操作簡單,期望需求是服務周到,有問題及時得到解決,興奮型需求是能根據公司發展迭代產品
- 使用成本:對一個公司來說,一個系統的購買成本和推廣成本以及遷移成本是很高的,一旦能夠進入,只要服務周到,使用的益處大過付出的成本,企業都是愿意一直使用的
第三,大多數的SAAS使用體驗跟不上時代
在開口閉口體驗,用戶的年代,ERP等等的代表性的SAAS依然保持這十年前的設計,依然把配合業務流程和功能放在第一位。下面是收集到的一些用戶反饋
- 界面丑
- 交互體驗差
- 功能雖多,但是難找
- 很多功能不會用
- 經常誤操作
- 使用流程復雜
第四,標準化和定制化
SAAS一般有兩種類型:標準型和定制型
- 標準型的產品一般是在壟斷型行業中比較多,這個做SAAS的公司就制定了行業的標準,比如SAP
- 定制化一般是用戶公司比較強勢的行業,很多新興的行業崛起,巨頭初現,行業還不成熟,這時候服務商就要根據公司的要求來定制產品。
第五,收費模式
SAAS比2C產品最大的優勢就在于,它的盈利模式清晰。
免費:很多產品的一些基礎服務是免費的,吸引很多的小客戶使用,聚攬人氣和口碑
收費:
- 階梯式收費--在免費的基礎上,隨著功能和服務的增加不斷的疊加費用
- 統一式收費,用就收費
- 系統買斷收費:一次付費,終身使用
第六,后續發展
- 爆發式發展將逐步回歸理性
- 長尾效應顯現,普及到各行各業
- 數據挖掘越來越重要,數據在企業決策中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逐步標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