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學習心理學的許多朋友并不缺理論,也不缺技術,缺的是大量的實踐。數年來中原焦點解決團隊的成員們一直在團隊的平臺上進行著大量的咨詢約練,許多成員獲得了長足的成長!
? ? ? 咨詢約練有咨詢師、來訪者、觀察員這三個角色,其中觀察員的角色非常重要,只是到底如何做觀察員,許多成員并不是特別的清楚,有的人認為觀察員是“評論員”,有的人認為是“書記員”,那么,觀察員到底怎么做?
? ? ? 2020年3月5日團隊發起人劉友龍老師對《如何做觀察員》進行了專場講授,現將劉老師的講課內容進行歸納整理呈現給各位老師,有未囊括遺漏的地方請各位老師海涵,并邀請老師們進行補充。
一、做觀察員的原則
? ? ? 總則:觀察員說的話或者做的事要以是否能對對方有幫助,是否有利于對方更好的成長為原則,就像咨詢的時候要以“有利于來訪者的成長,保護來訪者的權益”為準一樣的道理!
? ? ? 1.觀察員和咨詢師、來訪者是平等合作的關系,不是點評關系,不要以上位者的姿態肆意點評,其實許多時候我們未必有人家做的好。
? ? ? 許多新手咨詢師(甚至包括一些好長時間沒有約練的老成員)敢于參加約練可能都已經鼓足了勇氣,這個時候他們最需要的不是被快速指出不足,而是有勇氣繼續做下去,協助成長但不拔苗助長!
? ? ? 只要約練次數上來了,實踐的多了,見的多了,思考的多了,許多不足自然而然也就沒有了,當然了,也并不是說缺點不能說,而是要分情況,看對象。
? ? ? 2.觀察員起到的其實是督導的角色,相當于是咨詢師的咨詢師,所以觀察員最好是非常熟悉焦點解決的理念與技術,如果暫時還不太懂,請記住足夠的好奇就好了!
不要不懂裝懂,不要拿其他學派怎么做說事!
? ? ? 要切記:當事人是自己問題的專家,我們不是!那么,在一場約練中誰是當事人?
咨詢師與來訪者是!
? ? ? 他們最了解這場咨詢,他們有最深的感受,他們對本場咨詢有著更多的參與、更多的體驗、更多的思考,我們要對他們對本次咨詢怎么看、他們的感受、他們的想法、他們的反思等等有更多的好奇。
? ? ? 3.觀察員最重要的工作是積極探討咨詢師和來訪者的優勢、改變與進展,觀察員要側重使用“解決導向”對話,減少使用“問題導向”對話。
? ? ? ? 觀察員在做工作的時候要盡量停留在焦點解決的思維模式里,畢竟咱們是焦點解決的學習,要更多的看到咨詢師與來訪者做的不錯的地方,當然看到之后并不是說讓我們大說特說,因為即使是咨詢結束之后的討論環節,舞臺也依然是屬于咨詢師與來訪者的,做觀察員最忌諱自己成了主角而忘記了調動當事人的資源!
? ? ? 觀察員看到當事人的優勢之后可以簡單的概述,接下來仍然是以好奇詢問為主,充分發揮水引子的作用,讓咨詢師與來訪者去思考他們的收獲,他們接下來可以做的調整有哪些等!
二、做觀察員的注意事項
1.專心、用心
? ? 身處安靜的環境,放下手中事,專注聆聽,做好筆記,如果條件不具備最好不要應約。
? ? ? 2.保密:嚴格遵守心理咨詢倫理學原則
? ? ? 不可將咨詢情況與對話外傳,不可寫到分享里,不可在當事人不在場或者未征得當事人同意的情況下在另一場約練中泄露約練內容。
? ? 3.尊重:摒棄上位者姿態,尊重咨詢師和來訪者
? ? ? 咨詢的一小時觀察員需自覺禁言,除非咨詢師或來訪者強烈請求觀察員出面;觀察員在咨詢期間也不可用文字進行互動,更不可直接替代咨詢師,也不可在咨詢剛結束就自以為是的去與來訪者約下場咨詢!
4.謙卑:不炫耀自己多懂、多厲害
當觀察員感覺自己比較“厲害”的時候要注意自我覺察,盡量不要主動的呈現其他學派怎么做(除非成員自己感興趣),禁止以營銷為目的、以約練為名義去宣傳其他學派甚至做廣告,遇到類似的情況請其他成員及時進行制止。
5.靈活
反饋時考慮天時(恰當的時候)、地利(咨詢氛圍融洽)、人和(關系、對方的接受能力)。
三、做觀察員的流程
1.像錄像機一樣:大概反饋咨詢的脈絡
? 簡單給予正向反饋(注意一定要簡單):匯總對咨詢師的整體欣賞,多種贊美形式來肯定咨詢師已經做到的或所具有的專業能力,比如:“我印象深刻的是你所做的……”
反饋重點:
(1)來訪者目標:
關注點是什么?
期待是什么?
想談的主題是什么?
(2)咨詢中間發生了什么?
咨詢的重點問話是什么?
(3)咨詢走向是什么?
觀察員就像錄像機一樣,錄下剛才的咨詢過程,放給他們看。
注意事項:
(1)不全面復盤;
(2)不評價,尤其不評價哪兒做的不好;
(3)要客觀真實。
2.水引子:深究咨詢師和來訪者的例外
? ? (1)對咨詢師的問話:觀察員保持好奇、欣賞、尊重、平等的態度,詢問咨詢師:
在這場咨詢里不知道您的感受有哪些?
感覺在本場咨詢中做的不錯的地方有哪些?
這些地方是怎么做到的?
怎么想到這樣做的?
都有哪些思考?
之前有做過咨詢師嗎?
這一次做咨詢師跟之前做咨詢師的時候有什么不一樣嗎?
都有哪些進步的地方?
怎么做到進步的?
關注白,擴大白
同時也要問一問:
您感覺這場咨詢是否有哪些地方可能需要進行一些調整?
如果有的話是哪些地方?
怎么是這些地方?
這些地方您感覺可以做哪些調整?
是什么讓你感覺需要這樣的調整?
做這些調整之后可能會有哪些不同?
? ? 也可以運用評量問句,鼓勵與反饋咨詢師的進步,增強其專業自我效能。
? ? ? 如果用1到10分的量尺來評估您本次咨詢的滿意程度,1分代表不滿意,10分代表非常滿意,您可以給自己打幾分呢?
何以給自己打這個分數呢?
您期望的分數是多少?
希望在多長時間內達到這個分數?
為了實現自己想要的的分數大概可以做哪些事情?
(2)對來訪者的問話:請來訪者反饋真實的感受。
您感覺某某老師在這次咨詢里對您的幫助都有哪些?
咨詢師做到哪些讓您有了這些幫助?
您最欣賞咨詢師的什么地方?
您對咨詢師的滿意度又會是幾分呢?
何以打這個分數?
同時您是否還有些地方希望咨詢老師能有更多的停留與看到?
您希望他怎么停留?
您希望他怎么詢問?
您希望他怎么回應?
您希望他更多的看到與探討您的哪些部分?
何以是這些?
如果看到與停留之后對您的幫助可能又會是什么?
? ? ? ? 同時也可以用循環提問,與咨詢師再次進行探討
剛才與來訪者老師說的這些您怎么看?
對您的思考是?
……
(觀察員在詢問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將語言“軟化”)
3.關于給建議
? ? 提建議的條件:咨詢師與觀察員的關系到位,咨詢師對觀察員足夠信服,咨詢師的內心承受能力足夠(觀察員不要預設),咨詢師強烈要求。
? ? 此時,觀察員請放下自己專家的角色,以合作的態度去與咨詢師進行溝通。觀察員可以先肯定,然后以真誠的態度,相對委婉的語氣,指出咨詢師做的不太好的地方,當然最好是多說哪些地方如果怎么做就更好了,或者直接呈現出來怎么做。
需要思考我們提建議的初心是什么?
當下是否具備提建議的條件?
? ? 觀察員需時刻保持謙卑、敬畏之心,因為我們只是給咨詢師提供一個視角,而非我們做的就是對的,咨詢師做的就是不對的。說話的態度與方式大于說話的內容,所以請覺察我們話語背后的態度!
四、受歡迎的觀察員行為
1.態度:尊重、謙卑、好奇、真誠;
2.語言:不評價、不插話,不啰嗦、不生硬;
3.專業:關注正向、引導到位、視角敏銳、問句熟練。
五、不受歡迎的觀察員行為
1.不客觀:夸的太多和貶的太多;
2.不專心:敷衍了事,為了湊約練次數;
3.定位不清晰:喧賓奪主,取代咨詢師的角色,隨意分享其他學派會怎么做。
題后:? 各位老師,如果能做一名優秀的觀察員,那就一定可以成為一名優秀的咨詢師,同樣也可以成為親子關系更好的父母,因為這些都是相通的,在生活中我們其實也是觀察員,以上的方法有的也適用于生活!
? ? ? 讓我們繼續在中原焦點團隊約練平臺上錘煉自己,抱團前行,日益精進。
(根據2020年3月5日劉友龍老師專項講授整理)怎么做觀察員
呂*君? 20/07/14
題記
? ? ? 學習心理學的許多朋友并不缺理論,也不缺技術,缺的是大量的實踐。數年來中原焦點解決團隊的成員們一直在團隊的平臺上進行著大量的咨詢約練,許多成員獲得了長足的成長!
? ? ? 咨詢約練有咨詢師、來訪者、觀察員這三個角色,其中觀察員的角色非常重要,只是到底如何做觀察員,許多成員并不是特別的清楚,有的人認為觀察員是“評論員”,有的人認為是“書記員”,那么,觀察員到底怎么做?
? ? ? 2020年3月5日團隊發起人劉友龍老師對《如何做觀察員》進行了專場講授,現將劉老師的講課內容進行歸納整理呈現給各位老師,有未囊括遺漏的地方請各位老師海涵,并邀請老師們進行補充。
一、做觀察員的原則
? ? ? 總則:觀察員說的話或者做的事要以是否能對對方有幫助,是否有利于對方更好的成長為原則,就像咨詢的時候要以“有利于來訪者的成長,保護來訪者的權益”為準一樣的道理!
? ? 1.觀察員和咨詢師、來訪者是平等合作的關系,不是點評關系,不要以上位者的姿態肆意點評,其實許多時候我們未必有人家做的好。
? ? 許多新手咨詢師(甚至包括一些好長時間沒有約練的老成員)敢于參加約練可能都已經鼓足了勇氣,這個時候他們最需要的不是被快速指出不足,而是有勇氣繼續做下去,協助成長但不拔苗助長!
? ? ? 只要約練次數上來了,實踐的多了,見的多了,思考的多了,許多不足自然而然也就沒有了,當然了,也并不是說缺點不能說,而是要分情況,看對象。
? ? ? 2.觀察員起到的其實是督導的角色,相當于是咨詢師的咨詢師,所以觀察員最好是非常熟悉焦點解決的理念與技術,如果暫時還不太懂,請記住足夠的好奇就好了!
不要不懂裝懂,不要拿其他學派怎么做說事!
? ? 要切記:當事人是自己問題的專家,我們不是!那么,在一場約練中誰是當事人?
咨詢師與來訪者是!
? ? ? 他們最了解這場咨詢,他們有最深的感受,他們對本場咨詢有著更多的參與、更多的體驗、更多的思考,我們要對他們對本次咨詢怎么看、他們的感受、他們的想法、他們的反思等等有更多的好奇。
?
? ? ? 3.觀察員最重要的工作是積極探討咨詢師和來訪者的優勢、改變與進展,觀察員要側重使用“解決導向”對話,減少使用“問題導向”對話。
? ? 觀察員在做工作的時候要盡量停留在焦點解決的思維模式里,畢竟咱們是焦點解決的學習,要更多的看到咨詢師與來訪者做的不錯的地方,當然看到之后并不是說讓我們大說特說,因為即使是咨詢結束之后的討論環節,舞臺也依然是屬于咨詢師與來訪者的,做觀察員最忌諱自己成了主角而忘記了調動當事人的資源!
? ? 觀察員看到當事人的優勢之后可以簡單的概述,接下來仍然是以好奇詢問為主,充分發揮水引子的作用,讓咨詢師與來訪者去思考他們的收獲,他們接下來可以做的調整有哪些等!
二、做觀察員的注意事項
1.專心、用心
? ? 身處安靜的環境,放下手中事,專注聆聽,做好筆記,如果條件不具備最好不要應約。
2.保密:嚴格遵守心理咨詢倫理學原則
? ? ? 不可將咨詢情況與對話外傳,不可寫到分享里,不可在當事人不在場或者未征得當事人同意的情況下在另一場約練中泄露約練內容。
3.尊重:摒棄上位者姿態,尊重咨詢師和來訪者
? ? ? 咨詢的一小時觀察員需自覺禁言,除非咨詢師或來訪者強烈請求觀察員出面;觀察員在咨詢期間也不可用文字進行互動,更不可直接替代咨詢師,也不可在咨詢剛結束就自以為是的去與來訪者約下場咨詢!
4.謙卑:不炫耀自己多懂、多厲害
? ? ? 當觀察員感覺自己比較“厲害”的時候要注意自我覺察,盡量不要主動的呈現其他學派怎么做(除非成員自己感興趣),禁止以營銷為目的、以約練為名義去宣傳其他學派甚至做廣告,遇到類似的情況請其他成員及時進行制止。
5.靈活
? ? ? 反饋時考慮天時(恰當的時候)、地利(咨詢氛圍融洽)、人和(關系、對方的接受能力)。
三、做觀察員的流程
1.像錄像機一樣:大概反饋咨詢的脈絡
? ? 簡單給予正向反饋(注意一定要簡單):匯總對咨詢師的整體欣賞,多種贊美形式來肯定咨詢師已經做到的或所具有的專業能力,比如:“我印象深刻的是你所做的……”
反饋重點:
(1)來訪者目標:
關注點是什么?
期待是什么?
想談的主題是什么?
(2)咨詢中間發生了什么?
咨詢的重點問話是什么?
(3)咨詢走向是什么?
觀察員就像錄像機一樣,錄下剛才的咨詢過程,放給他們看。
注意事項:
(1)不全面復盤;
(2)不評價,尤其不評價哪兒做的不好;
(3)要客觀真實。
2.水引子:深究咨詢師和來訪者的例外
? ? (1)對咨詢師的問話:觀察員保持好奇、欣賞、尊重、平等的態度,詢問咨詢師:
在這場咨詢里不知道您的感受有哪些?
感覺在本場咨詢中做的不錯的地方有哪些?
這些地方是怎么做到的?
怎么想到這樣做的?
都有哪些思考?
之前有做過咨詢師嗎?
這一次做咨詢師跟之前做咨詢師的時候有什么不一樣嗎?
都有哪些進步的地方?
怎么做到進步的?
關注白,擴大白
同時也要問一問:
您感覺這場咨詢是否有哪些地方可能需要進行一些調整?
如果有的話是哪些地方?
怎么是這些地方?
這些地方您感覺可以做哪些調整?
是什么讓你感覺需要這樣的調整?
做這些調整之后可能會有哪些不同?
? ? 也可以運用評量問句,鼓勵與反饋咨詢師的進步,增強其專業自我效能。
? ? ? 如果用1到10分的量尺來評估您本次咨詢的滿意程度,1分代表不滿意,10分代表非常滿意,您可以給自己打幾分呢?
何以給自己打這個分數呢?
您期望的分數是多少?
希望在多長時間內達到這個分數?
為了實現自己想要的的分數大概可以做哪些事情?
(2)對來訪者的問話:請來訪者反饋真實的感受。
您感覺某某老師在這次咨詢里對您的幫助都有哪些?
咨詢師做到哪些讓您有了這些幫助?
您最欣賞咨詢師的什么地方?
您對咨詢師的滿意度又會是幾分呢?
何以打這個分數?
同時您是否還有些地方希望咨詢老師能有更多的停留與看到?
您希望他怎么停留?
您希望他怎么詢問?
您希望他怎么回應?
您希望他更多的看到與探討您的哪些部分?
何以是這些?
如果看到與停留之后對您的幫助可能又會是什么?
? ? ? ? 同時也可以用循環提問,與咨詢師再次進行探討
剛才與來訪者老師說的這些您怎么看?
對您的思考是?
……
(觀察員在詢問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將語言“軟化”)
3.關于給建議
? ? 提建議的條件:咨詢師與觀察員的關系到位,咨詢師對觀察員足夠信服,咨詢師的內心承受能力足夠(觀察員不要預設),咨詢師強烈要求。
? ? 此時,觀察員請放下自己專家的角色,以合作的態度去與咨詢師進行溝通。觀察員可以先肯定,然后以真誠的態度,相對委婉的語氣,指出咨詢師做的不太好的地方,當然最好是多說哪些地方如果怎么做就更好了,或者直接呈現出來怎么做。
需要思考我們提建議的初心是什么?
當下是否具備提建議的條件?
? ? 觀察員需時刻保持謙卑、敬畏之心,因為我們只是給咨詢師提供一個視角,而非我們做的就是對的,咨詢師做的就是不對的。說話的態度與方式大于說話的內容,所以請覺察我們話語背后的態度!
四、受歡迎的觀察員行為
1.態度:尊重、謙卑、好奇、真誠;
2.語言:不評價、不插話,不啰嗦、不生硬;
3.專業:關注正向、引導到位、視角敏銳、問句熟練。
五、不受歡迎的觀察員行為
1.不客觀:夸的太多和貶的太多;
2.不專心:敷衍了事,為了湊約練次數;
3.定位不清晰:喧賓奪主,取代咨詢師的角色,隨意分享其他學派會怎么做。
題后:? 各位老師,如果能做一名優秀的觀察員,那就一定可以成為一名優秀的咨詢師,同樣也可以成為親子關系更好的父母,因為這些都是相通的,在生活中我們其實也是觀察員,以上的方法有的也適用于生活!
? ? ? 讓我們繼續在中原焦點團隊約練平臺上錘煉自己,抱團前行,日益精進。
(根據2020年3月5日劉友龍老師專項講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