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妹最近很苦惱,因為高考完馬上就要填報志愿了,而在將來做什么這件事情上家庭產生了很大的分歧。父母希望她報會計專業,女孩子嘛,穩定,單純;而表妹自己想報外貿專業,一來英語是自己的興趣愛好,二來還可以拓展一下貿易方面的知識,將來畢業比一般同學可能多一種選擇。我聽完覺得特別好,拍手贊同,但表妹忽地又惆悵了,她的父母滿心期待著她學會計,將來在自家廠里當個財務, 再在廠里找個青年才俊,繼承家業,小兩口和和美美。父母幫忙規劃的多么美好的愿景。我問“那你想要這樣的人生嗎?” 表妹搖了搖頭“一眼就能看到頭的人生了,那樣就沒意思了”。她這個年紀說出這話我也是愣了一愣。但隨即表示同意。
我承認我們的父母教給我們的都是他們認為對的,但,那真的就是對的嗎?
首先說成長環境。父母那一輩多數是掙扎在溫飽線上活過來的,那一個飯,菜,油什么都要憑票據購買,限量發放的年代,物質充盈已經成為了最大的生活目標。這也就能夠理解為什么我們這一代人的父母都希望我們進國企,早早成家立業。因為他們的成長環境告訴他們,國企才有穩定物資供應,成家立業兩個人一起生活才能保證更充沛的物質條件。可是我們這一代人不一樣,我們已經脫離了溫飽階段的安全需要和生理需要,我們追求的是更高層次的社會需要和尊重需要,甚至自我超越層面的需要。 父母沒有錯,只是成長環境不一樣導致我們對生活的追求不一樣,每代人有每代人的追求,不能相互理解無可厚非,只需知道中國社會,所有的橫加干涉也都意味著深沉的愛就好了。
再來說說價值觀,父母比我們多活了二十幾年,酸甜苦辣,慘烈競爭大都已經看過,所以他們希望他們的兒女不經歷這一切,平平淡淡過一生,這種思想合情合理。但是,他們忘記了,沒嘗過了重油重辣不能體味出白灼生菜的甘甜,沒體會過愛而不得不懂對別人的好意充滿感恩,沒品嘗過甜到發膩咸到咋舌不能感恩白開水的甘甜,沒為了一件事情孜孜不斷的努力不能在以后的人生中更好的樹立自己的價值觀,知道努力的意義;所有關于“平平淡淡才是真” 的領悟也是要經歷過風浪才能得到的。 沒見過風浪的我們還時時刻刻想象著闖蕩江湖的豪情呢。
溝通的分歧就是這么產生的,沒有誰對誰錯,只是見過的世面不一樣,樹立的價值觀不一樣罷了。
父母是最愛我們的人,告訴我們的都是他們覺得對的,但是我還是希望你辯證地接受。 我不希望你半夜醒來悵然若失,感嘆自己不曾在最年輕的年紀拼盡全力為自己的理想奮斗過;我不希望你面對美景時卻忽地開始懷疑如果不接受這樣的安排,生活是不是會是另外一種更好的模樣。我寧愿你遍體鱗傷之后再滿心歡喜,不留遺憾接受父母的安排,因為所有半夜驚醒的悔恨都只是心有不甘,覺得不應該是這樣,不只是這樣,可是除了這樣還能怎樣? 人生實在是個太漫長的過程了,那么多分那么多秒都一直在扣問著我們內心的抉擇是否正確。學生半夜發郵件來說,跟前男友已分手兩年,眼看對方分了又找,找了又分,她還是沒有辦法往前邁步,她已經不算年輕,家里開始安排相親,不知道該怎么辦。我其實不算年長,不好冒昧指導,只好回復說“我只希望你半夜醒來不要懷疑人生。我只希望你選的那個人,是你心里肯定的那個人,因為只有這樣,不管對與錯,你都認,不責怪旁人。” 大概這個世界上本來也沒有對的事,沒有對的人, 只有為了愛去變成對的人的人,讓事情變正確的人。
閨蜜說,她好累,她已經不奢望自己再遇見一個好愛好愛的人,她說, 大概這個世界上可能都是將就著就變成了對的人,她開始相信命里有時終須有。我一時語塞,沒辦法回答這個問題。恩,就算要接受安排,我也希望是你自己看透了再接受,而不是被他人脅迫帶著委屈和勉強地接受。只有這樣,才能心甘情愿為自己的選擇善后,而心甘情愿,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