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草? 草即縱心奔放,覆腕轉蹙,懸管聚鋒,柔毫外拓,左為外,右為內,起伏連卷,收攬吐納,內轉藏鋒也。既如舞袖揮拂而縈紆,又若垂藤樛盤而繚繞。蹙旋轉鋒,亦如騰猿過樹,逸蚪得水,輕兵追虜,烈火燎原。或體雄而不可抑,或勢逸而不可止,縱於狂逸,不違筆意也。羲之云:透嵩?華兮不高,逾懸壑兮能越,或連或絕,如花亂飛,若雄若強,逸意而不相副,亦何益矣。但先緩引興,心逸自急也,仍接鋒而取興,興盡則已。又生鋒,任毫端之奇,象兔絲之縈結,轉剔刓角多鉤,篆體或如蛇形,或如兵陣,故兵無常陣,字無常體矣;謂如水火,勢多不定,故云字無常定也。
譯文
草書就是放縱心意,任其奔放,覆腕旋轉收夔,筆管要懸起來,筆鋒要合攏,用柔軟的長毫表現出筆意開展的效果。左為外,右為內,有起有伏,連綿纖卷,收攬作吞吐歸納之狀,運筆時筆鋒藏在點畫中間不外露。既要像舞蹈家那樣揮動長袖,讓它飄拂盤旋;又要像懸崖峭壁上垂掛的藤條那樣,彎彎曲曲盤旋不已。運筆旋轉收蹙,也像山澗間跳躍的猿猴,從這棵樹上跳到那棵樹上;像有角的龍在水里游動;像戰場上的勇士追趕逃敵;像烈火燃燒在廣闊的原野,有時體勢雄強不可壓抑,有時筆勢奔騰不可停止,總之要狂逸奔放,不違反筆意。王羲之說:超過篙山、華山也不為高,從懸崖深澗飛越而過也沒有什么不可以的。時而連綿,時而中斷,像落花隨風亂飛。但雄姿與逸意如果不緊密聯系在一起,也不會有好處。可以慢慢引起興致,心情瀟灑自如,下筆自然迅疾,還要讓筆鋒的起伏連續、相互承接,跟隨人的興致,直到興盡才停下來。還可用簇鋒著紙產生遲澀的效果,好比篤蘿兔絲牽蟠在樹,把方形削去棱角變成圓形;好比多鉤的篆書,有的像蛇形,有的像兵陣。兵陣是變化多端的,所以字體也是變化多端的;就像流水和烈火,來勢不一,很難確定它向哪兒伸展,沒有固定不變的形狀,所以說字是沒有固定體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