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川研習社看的順序是企業篇——個人篇——價值主張,所以我商業模式新生代個人篇是這個系列我看的第二本。我看前面的部分的時候基本是當做故事書看的,因為有了企業篇的基礎看起個人篇來相對快一些。一邊看一邊想一邊輸出了一些建議,這也是第一遍看個人篇的一個收獲吧。下面我結合書的內容講講自己看書后一些收獲。
看完個人篇以后我找到了一種給個人設計商業模式的方法。首先我要記住這九個模塊:我是誰我有什么(KR)、我要做什么(KA )、我能幫助什么人(CS)、我怎樣幫助他(VP)、我怎樣和對方打交道(CR)、我怎樣宣傳自己和交付服務(CH)、誰能幫助我(KP)、我能得到什么(R$)、我要付出什么(C$)。這九大模塊是看完商業模式新生代一定要記住的內容。
第一遍看完之后正好遇到了大學即將畢業的表妹。所以表妹成了第一個我使用個人商業模式畫布幫助分析梳理的對象。先來講講表妹的情況,我這個表妹不是《東成西就》里王祖賢哪種銷魂的表妹,是一個20歲樸實的女孩子。大學學習的是文物鑒定專業愛好烘焙,曾經為了學習烘焙專門去廈門西點研究所學習過,業余時間經常自己動手制作一些烘焙食品,我吃過很多種味道很是不錯。她現在的困擾是專業工作太枯燥,20歲的人確實不容易坐住,放棄專業知識去做烘焙這個自己還覺得可惜。我們聊過之后結合第一遍看出的收獲我給她提出了一些建議。
表妹這個案例里有這樣一些關鍵詞:女性、20歲、文物鑒定、愛好烘焙、即將畢業等。我在腦子里梳理之后提出了建議,核心是專業工作要做愛好也不能放棄,這里面也結合了一些我看完《斜杠青年》后的想法。
俗話說“盛世古董,亂世黃金”,文物鑒定這個專業注定是一個很有前途的工作,而且我們知道大多數玩文物的都是一些相對高端的人士,對于一個大學剛畢業的學生來講,可以接觸到很多優質的人脈資源,這是我不想她放棄這個專業的原因。為什么我也不想她放棄烘焙的愛好呢?因為愛好能讓人開心快樂,單從愛好角度出發也可以設計相應的商業模式,所以不需要放棄也沒有必要放棄愛好。
我具體的想法是這樣的,首先要通過專業去找工作,一般情況是去博物館上班。先要把大學學習的專業知識變成實踐,多參加各類交流活動,有計劃的在自媒體輸出文章為打造個人IP做準備。
在研究課題方面結合她烘焙的愛好,我給她建議的是復原古代某位皇帝或者某些皇帝最喜歡吃的點心,最好是成系列的去復原。這樣通過查閱資料、拜訪專家和傳承人整理出大量的第一手資料,這個過程可以寫出很多文章,可以有效的把她大學專業和愛好結合在一起。文章通過自媒體的傳播和現有資源的利用(比如她媽媽在直銷公司上班,直銷公司特點之一就是人多)可以產生一定的基礎閱讀量和轉發量。
在表妹這個案例中,我、她媽媽、她大學老師都可以給她提供幫助。我提供一些發展模式的建議,她媽媽給她提供基礎流量,她老師給她專業方面的指導和幫助,這樣基本上能夠實現設想的個人模式。
在她這個模式中,主要需要投入的是時間成本,資金方面的投入主要是參加活動、收集資料、實地考察等方面。如果順利實施的話,她會成長為一名橫跨文物圈和烘焙圈的個人IP。可以通過出書、銷售烘培產品、推廣烘培項目、自媒體等環節獲得收益。
表妹這個案例得到了她本人以及她媽媽的認可,認為這是目前比較適合表妹發展的規劃,即能兼顧學業和愛好,又能通過過程實現個人的理想。
我個人這塊我也順利了一下,在電視工作的十五年里積累了工作經驗,接觸了很多行業和人,但是并沒有對某一個方面有深入的研究,這也符合我大學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特點,我只需要研究出能做節目的內容就可以了,換句話講就是可以快速的對某個領域進行研究,梳理出一個重點或者是框架。
所以,經過多年的積累對很多領域都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經常會給遇到疑惑的朋友提供不同領域的建議。在和其他人交流的過程中,我能和大多數人進行流暢的溝通,善于提起對方的交流興趣,能夠引導對方對某一話題展開討論,有老師評價說這個屬于高情商的表現。
比如給化妝師朋友提出了打造個人IP的建議,通過自媒體和社群吸引大量粉絲 ,之后通過各種變現形式實現個人財富的增長。給男播音員朋友提出了從社群起步做少兒語言培訓之后拓展到成人培訓的思路。這兩位朋友對建議比較認可,覺得是一種適合他們的發展路徑。
說回書本內容,讓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改變你的觀點”那部分內容,在以前和人溝通的過程中有時會有一些分歧,在看完了“改變你的觀點”里思考訓練那個椅子的案例后,我突然發現分歧的問題可以用這個案例來解釋,這個可比用儒家、宗教來解釋要容易多了。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已經多次用這個案例來進行溝通,這個案例能很好的讓不同意見的人達成一致接受彼此的觀點。
第一遍看完這本書之后,對以前一些模糊的事情我有了新的認識,所以說,商業模式新生代企業篇讓我對商業模式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而個人篇則讓我對自己的未來有了新的想法,我還會再次去閱讀并且嘗試去使用它改進個人的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