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爸爸去東北看望自己姐姐的第十天,也是爸爸和妹妹回家的日子。
接他們回家,也是我和那人此次歸鄉的一個主要任務。古人說:“六十不借債,七十不留夜,八十不出門,”爸爸今年八十一了,自從姑父去世后,幾乎每年都要看望一趟大姑,爸爸雖說身體硬朗,但架不住年齡大了,路途遙遠,出門總是令人不放心。爸爸自己再三向我們保證,請假十天去東北,我們也不好堅決干預。好在爸爸說到做到,連來帶去十天,按時回家,也算是了了兩位老人的心愿。
這次歸鄉,一方面是看望獨自在家的媽媽,一方面也是為了接爸爸回家。爸爸這次從東北回來,為了我們接他方便,選了縣城可以停留的火車回來,從家到城里車站不到二十分鐘,爸爸坐的火車是早晨七點五十一到達,我們七點起床,簡單的洗漱一下,七點半出發,車子臨到車站不到一公里路程時,路過一所小學,正是家長送學生的高峰時候,校門口堵車嚴重,我們堵在路上走不動,妹妹發來語音,問我們到那了,他們坐的車提前六分鐘進站了,說他們已經出站,在廣場邊等我們了。和妹妹溝通好上車位置時,那人已經將車子開到了廣場路口,老遠的我就看見妹妹在向我們車的方向招手。
接到爸爸和妹妹,原路返回,堵車地段隨著學校早自習開始,而得到了緩解。我們一行一車四人,不到二十分鐘就到了家。媽媽早已做好了早餐等我們。父母,我和那人,妹妹五個人邊吃早餐邊聊天,一個早餐吃了半個多小時。飯桌上聊天也算是我們家的一種文化了。
古人曰:食不言寢不語。這一點在我們家肯定是做不到的。我們家人有吃飯時邊聊邊吃的習慣,也有睡覺前一家人坐在一起聊會天再休息的習慣。對于這種習慣,我也說不上好壞,爸爸說一起吃飯,是一家人聯絡感情的最好時機,他不允許我們吃飯的時候鬧脾氣,或者找理由不上飯桌等。也許是因為一家人溝通多的緣故吧,我們家的家庭氛圍一直不錯。父母之間,父母和子女之間,姐弟妹之間感情一直很好。有了新成員女婿,兒媳婦,孫輩們加入后,我家的習慣也從來沒有改變過,因此一家人相處很是和諧。盡管在我們家,家里的每個人也許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不影響一家人輕松自在的相處模式。我的妹夫,弟媳婦都是家里嬌慣壞了的巨嬰,他們干活不愿意,但陪家人一起閑坐閑聊倒也很積極。用爸爸的話說:懶是懶了點,但是性格隨和,一家人在一起就能好好的處。
早餐后,我們聊到即將到來的“陰歷十月一日寒衣節”。提議不如買了紙,先將寒衣剪好。于是爸爸帶著我和妹妹那人四個人一起,一邊聊天,一邊剪起了寒衣。
剪寒衣的時候,爸爸給我們說到寒衣的由來,奶奶教他剪寒衣的往事,這些話爸爸說過無數次了,我們三個還像第一次聽說一樣,積極回應,爸爸講到開心處,我們就會附和著大笑。后來我們又聊到關于九十多歲大姑狀態還那么好的事,妹妹說她認為大姑身體好,跟她的生活習慣有關,大姑個性開朗,吃飯不挑食,也不忌口,喜歡吃啥就吃啥,遇到任何事她都能給自己開解,并盡快找到讓自己快樂起來的理由。爸爸說大姑這一生雖說也經歷過大起大落,經歷過從大家閨秀到令人厭棄的黑五類子女的落差,但是所幸嫁人遇到良人,姑父和大姑雖說是經人介紹才走到一起的,但兩人感情很好,他們一生事業順遂,一起培養出來三個優秀的子女,大家一致認為家庭幸福應該也是大姑得以長壽的一個原因吧!
晚年的大姑有三個子女圍繞身邊,在沈陽生活得很是幸福,除了偶爾想起家鄉親人之外,可以說生活上完全稱得上順風順水?,F在的大姑三個孩子均已退休,自從五年前大姑夫去世后,三個孩子夫妻輪流陪大姑一起住,照顧她,陪伴她。孫輩,重孫輩也會經?;氐酱蠊蒙磉吙赐惆樗?。
生活幸福的人就應該長壽。妹妹說。
我說你說的話還蠻有哲理啊,上天如果真能這樣體諒人就好了,讓不幸的人早點解脫,讓幸福的人幸福萬年。
四個人說著話,剪著寒衣的時候,媽媽的午飯已經做好了。吃完午飯,我和那人出發回小城,順便送妹妹回去。路上我又買了十斤粉條給女兒,打算寄給她。孩子們喜歡吃家鄉的干粉條,每年十一前后都要寄一次。
上幾次回家時,我問過女兒要不要寄,她說他們十月份忙著旅游,家里沒人收貨,等月底再寄,他們回來就可以直接收貨了。
去買粉條時,老板看到我又給女兒寄粉條,就說你女兒太幸福了,每年都給寄粉條嗎?我說是啊,女兒愛吃的家鄉美味,我們都是過一段時間給寄一點,女孩子嘴饞一點,只要她要,多貴都得寄。
經常去她家買粉條,和老板娘也屬于老熟人了。每次去都要東拉西扯的聊一會。我們從寄粉條又聊到了親人相處之道,家庭氛圍等。我心里涌起了很多感悟。也許是爸爸看望大姑的事感染了我,也許是粉條老板娘的話觸動了我。這一天我心里琢磨了很多關于一家人相處之道,營造家庭氛圍等的重要性。一路上也和那人聊了很多這方面的話題,兩個人對此都很有感觸。
下午兩點回到家,我們開始洗澡洗衣服,開啟新一輪自家小日子的煙火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