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名錄:《幸福的方法》、《拖延心理學》、《精力管理》
【一、是什么】
? 【我的想法】
?要事是目標的組成部分,要事優先,其實就是目標優先,懂得要事優先的前提,就必須明白對目標的定義。我認為目標應該是意義重大的事情,那要事作為組成部分,肯定是有挑戰性的,有很大難度的,要事優先,就是把有挑戰性的重大意義的事情優先處理。
?【如果這個想法保持下去會怎么樣】
? 現在就是感覺要事優先是一件壓力很大的事情,單獨做好一件要事優先很困難,持續的做好更難想象了。
?【專家會診,各自對癥下藥的觀點 】
《幸福的方法》的觀點,人生終極目標是幸福,幸福是快樂和意義的結合,要事優先是以快樂和意義的事情優先。
《拖延心理學》的觀點,要事優先是確定一個可操作性,務實,可分解的令人愉快的目標,現實的衡量,保護好自己的時間,優先處理這個目標。
《精力管理》的觀點,人生目標要符合積極的,發自內心的,超越個人利益的三個要素。要事優先就尋找并優先處理那些發自內心的,積極的,能帶給他人的意義的事情。
?【專家會診,相同點和不同點】
?專家會診的相同點:都強調積極,幸福,愉快,有意義的事情。
?專家會診的不同點:《幸福的意義》強調的是目標的大前提,《拖延心理學》強調的是具體的實際操作,《精力管理》強調的持久的做好要事優先的方法。
?【他們的定義有道理嗎】
?聽上去很有道理,每個人都喜歡去做令自己快樂的事情,如果處理要事的每個步驟都很快樂,而最終的目標也是快樂的,比我原來的壓力形目標好多了。
?【初步對癥下藥】
? 可能一直沒有把要事優先做好的原因在于,沒有發現要事背后的意義和快樂內涵。
【二:為什么 】
?【我的想法】
? 要事優先,就是以重要的事情優先,而重要的事情就是有重大意義的事情 , 哪怕這個事情會帶來很大的痛苦,超出了自己的學習區,自己也得硬著頭皮上。以前常說的,“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很多成功人士,毅力非凡,都說明成功需要吃苦,這不就是證據嗎?
? 最大意義的事情,本身就是結局,社會上不是很多說“人生的目標就是買一套房”,“人生的目標就是在公司做到高層”,“要是我努力工作,能賺到100萬就好了”,這樣的觀點不是很多嗎?
? 【如果這個想法繼續下去會有什么結果】
? 不知道,感覺壓力很大吧,要事給我的印象就是困難和痛苦, 如果自己自己放棄了,肯定是我意志力太差了。
? 【專家會診,各自對癥下藥的理由】
?《幸福的辦法》給出的理由
? “所有的目標,終點都只是通往幸福的起點,幸福和成功存在,強烈的相互作用成功可以帶來幸福,幸福也可以帶來成功”。要事優先的目標,也只是通往幸福的起點,而幸福和成功,可以相互作用,所以我們的要事,一定是要建立在,有意義和快樂的事情之上。
? ?而且操作層面上,當目標被認可為意義時,他才會幫助我們規劃旅途中的每一步,如果把目標被認為是結局時,它所帶給我們的只會是無盡的困難和挑戰,正確的目標認知帶給我們的是一種安寧。
? 所以要事優先,以快樂和意義的事情優先。
?《拖延心理學》給出的理由
? 我們很多時候不以要事優先,主要的原因我們最容易在那些令人討厭或遙不可及的事情上拖延,而更傾向于去追求那些令人愉快和更可能取得效果的目標。
?那些討厭或遙不可及的事情,主要來自:對獲得成功缺乏自信;預計過程和結果令人討厭;回報遙不可及缺乏價值感;難以約束自己。
?所以要事優先,一定是以愉快的事情為要事,并想方設法,將目標細化,讓每一步都取得效果,這樣才能做到要事優先。
?《精力管理》給出的理由
?生命中最強大,最持久的精力來源就是我們把使命感從消極流向積極、從外部流向內部、從自己流向他人,這是讓我們持續的做好一件事最大動力來源。
?消極的目標充滿防備,它是為了解除身體或心理的威脅而誕生。它容易耗盡精力,會釋放對人體有害的荷爾蒙,而且也會限制我們的視野。
? 外在動機是因為我們對某事物的不滿足而產生的欲望——金錢、權力、認同感、社會地位甚至愛情。內在動機則源于我們對事物本身的興趣,它的價值在于給我們帶來內心的滿足感。研究表明基于內在動機而生活的人,會表現得更自信、熱情,生活更幸福,也更有恒心和創造力。
?深度激發針對目標的動力來源,就是樹立從滿足自我需求到超越個人利益。盡管個人的名利和權力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但人們愿意為此付出的代價是有底線的。然而,因為價值信仰而不顧生命拋棄一切的案例卻不勝枚舉。
? 所以,要持續的做好要事優先,要事首先的出發點是積極的,其次是發自內心,真心想做的,另外,深層的動力來源于服務他人。
【專家闡述理由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專家闡述理由的相同點:
?《幸福的方法》強調過程的幸福和結果而幸福同樣重要。
?《拖延心理學》強調目標要細化,做到每一步都能取得愉快的效果才能做好要事優先。
?《精力管理》強調消極的,來自外部的動機,個人的利益,帶來的愉悅感都是短暫的,只有積極的,發自內心的,超越個人利益的,才能在每一步都帶給人持續的愉悅感。
? ?專家闡述理由的不同點:
?《幸福的方法》更強調注重目標的意義。
?《拖延心理學》更強調目標細化。
?《精力管理》更強調持續動力的來源。
? 【他們的理由有道理嗎】
? ?聽上去有理有據,從目標的設定,到的具體實施,從人性的角度分析,到具體的行為背
后,都講的很有深度。
? 【對癥下藥再分析】
?(1)要事設定的時候需要更強調事件背后帶來的愉快和意義。
?(2)要是有新行動的時候,一定要將目標細化,細化到可以輕而易舉的完成。
?(3)要持續的做好要事優先,需要多發現要事背后的內心感受,尋找更多積極的,超越個人利益的內容,幫助獲得更多的動力來源。
【三:怎么做】
?【我的觀點】
? 每天通過印象筆記寫晨間日記,回看昨天要事的完成情況,寫三件今天重要的事情,然后把放在奇妙清單中,設定的時候把它放在今天這一欄。一早優先去處理要事,但經常遇到困難,不知道如何下手,主觀的就想去逃避,如果遇到緊急的事情,我就去處理緊急的事情,至少也是在做事嘛,等空一點了,再把要事再處理一下。
?【如果持續這么做會有什么結果】
? 效果就是不好,要事經常也完不成,對自己也很有懷疑,已經把要事優先去處理了,怎么還做不好呢?
?【專家的建議】
《幸福的方法》,建議如下:
?1、要事優先,前提一定是要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中。確定幸福的人生目標,需要符合三圈交集,即這個事情是快樂的,有意義的,自己優勢的。
?2、活在當下,全身心地接納自己,處理要事,這是處理當下的事情,不要自我否定。
?3、幫助別人越多自己越開心,自己越開心越容易幫助別人,要把要事結合服務他人。
?4、培養使命感,賦予目前的要事更多的意義,改變對待要事的態度,視要事是一種特權,而不是責任,不斷增加幸福感,不僅學到更多東西,同時也會更好的表現。
?5、清晰的目標是心流體驗的前提,心流將會變成現在的快樂即是未來的成果,極大提高完成要事的效率。
?6、設定核心目標可以激發我們無限潛能,提供巨大精神動力,我們應該把它設定為終身目標,一個增強幸福感的方法就是,要事安排中增加自己想做的事情,并減少不得不做的事情。自我核心目標是發自內心,最堅定的意識或是最感性的興趣,要事如果能圍繞核心目標展開,持續做好要事的動能將源源不斷。
《拖延心理學》,建議如下:
?經濟學家阿克洛夫說,人們過份強調了當前事情的重要性,而低估了未來事情的重要性,他將這種傾向稱為“未來折扣”。
?所以我們不去拖延要事,需要將要事的目標設定為可以分解獲得即時效果的目標,要事優先具體的方法有如下:1、具體的目標,2、務實的目標,3、要將大目標分解小目標,4、只管開始做,每次可以只邁出一小步,5、利用好接下來得十五分鐘,6,保護好自己的時間,學會說不,7,將非必要的事情委托出去,8、獎賞一路上的進步,9、現實的對待時間,為挫折,做好心理準備。
? 但我們拖延要事的時候,可以告訴自己即便在你心里不舒服的時候,你還是可以行動。以往的歷史無法決定你當下要怎樣做。你可以從學習、成長和挑戰自己中獲得快樂。你不必等到完美之后才覺得自己具有價值。
《精力管理》,建議如下:
? 1、強調言行一致,讓行為符合價值觀,因為有力的價值觀更容易讓人在各方面全情的投入,幫助做好要事優先。
? 2、處理好我們的防御系統,刻意否認和逃避事實,我們要更好的活在當下,“認識你自己”,這樣才能不逃避要事,把要事做好。
? 3、正視現實:誠實開放的看待自己。做好收集事實,及時調整心態。面對要事不逃避,勇敢的面對。
? 4、良好的儀式習慣是關鍵。成功的秘訣不是超常的信念和自律,而在于好習慣的力量。自控力是有局限性的,每一次自控都會消耗有限的精力儲備。儀式習慣之所以具有持久力,正是源于對精力的節約。儀式習慣最重要的角色是確保精力在消耗和更新之間達到有效平衡
為了保持儀式習慣的活力,我們需要平衡。 所以我們要把要事優先養成一種儀式習慣,這樣才能持續的做好這件事。
? 5、養成儀式習慣的步驟。
? (1)準確規劃:明確時間和具體行為
? (2)事前準備:將負面表達轉化為正面行為
? (3)循序漸進:由淺入深,一次完成一項重大改變,從量變到質變。
? (4)做好規劃方式和記錄進展。
? ?規劃方式就是每天設定養成習慣的任務,重復預想,明確目標,設定自己相應的行為。第二個關鍵是每天記錄進展,然后進行行為自查,找出實際和計劃的差距。
? 【專家建議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 ?專家對行動建議的相同點:
? 《幸福的習慣》強調活在當下,全身心的接納自己。
? 《拖延心理學》強調現實的對待時間,及時的調整自己的主觀時間的判斷。
? 《精力管理》強調正視現實,誠實開放的看待自己。
? ?三者其實都是在講活在當下,面對現實。
? ?專家對行動建議的不同點:
? ?《幸福的方法》更強調對目標的設定。
? ?《拖延心理學》更強調做好一件要事優先的步驟。
? ?《精力管理》更強調持續的做好要事優先的步驟。
? 【對癥下藥,行動指南】
? 1、找到自己的核心目標,核心目標要求是,發自內心的,令人愉快的,自己有優勢的,能夠服務他人的目標。源源不斷的動能來源之地。
? 2、需要將核心目標分解成長期目標,長期目標分解成短期目標,短期目標分解成具體的項目,具體的項目分解成要事,要事分解成每個步驟,步驟要分解成五分鐘可以完成的事情,讓自己一直活在夢想之中。
? 3、賦予目標和要事更多的意義。人生的終極目標是幸福和快樂,目標和要事的設定,只是我們幸福的出發點,它的終點更是幸福,重視要事的過程幸福和結果幸福。每天晨間日記要事的安排,更是幸福的安排,要寫出要事背后的意義。
? 4、勇敢的面對現實,活在當下。我們不能做過去的奴隸,也不能做將來的奴隸,當下是最重要的時候,不去活在過去的悔恨中,不去活在將來的空想中。面對現實,也許是痛苦的,但我們需要學會感恩,發現生活中的美,每日寫晨間日記的時候,加上昨日的5條感恩事情,提高自己發現生活美的能力。
? 5、學會拒絕和委托。每個人每天的時間24個小時,學會保護好自己的時間,拒絕是為了給予更多;委托是為了更好成長。只有留給自己更多的時間,才能做更多自己真正想做的,才能把要事做好。
?6、研究smart原則,做好具體目標的設定。具體的目標,是幸福的方向,也是動力的來源。
? 【下一步打算】
? ?主題閱讀就是專家會診,下一步請到的專家是:《要事第一》,《高效能的七個習慣》,《搞定三》,《搞定二》,《自控力》,《善用時間》,《小強升職記》,希望他們能給我更多使用的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