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靈樞經·正義精講135
卷三·經脈第十
14/23
原文:
手太陰氣絕,則皮毛焦。太陰者,行氣溫于皮毛者也,故氣不榮則皮毛焦,皮毛焦則津液去皮節,津液去皮節者,則爪枯毛折,毛折者則氣先死。丙篤丁死,火勝金也。
手少陰氣絕,則脈不通。少陰者心脈也,心者脈之合也,脈不通則血不流,血不流則髦(“髦”字衍,當刪——譯者注)色不澤,故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壬篤癸死,水勝火也。
足太陰氣絕者,則脈不榮肌肉。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脈不榮則肌肉軟,肌肉軟則舌萎、人中滿,人中滿則唇反,唇反者肉先死。甲篤乙死,木勝土也。
足少陰氣絕,則骨枯。少陰者冬脈也,伏行而濡骨髓者也。故骨不濡則肉不能著也,骨肉不想親則肉軟卻,肉軟卻故齒長而垢、發無澤,發無澤者骨先死。戊篤己死,土勝水也。
足厥陰氣絕,則筋絕。厥陰者肝脈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陰器,而脈絡于舌本也,故脈弗榮則筋急,筋急則引舌與卵,故唇青、舌卷、卵縮,則筋先死。庚篤辛死,金勝木也。
五陰氣俱絕則目系轉,轉則目運,目運者為志先死,志先死則遠一日半死矣。六陽氣絕,則陰與陽相離,離則腠理發泄,絕汗乃出。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
原文譯文對照:
~~~~~~~~~~
手太陰氣絕,則皮毛焦。太陰者,行氣溫于皮毛者也,故氣不榮則皮毛焦,皮毛焦則津液去皮節,津液去皮節者,則爪枯毛折,毛折者則氣先死。丙篤丁死,火勝金也。
若手太陰肺經的脈氣竭絕,皮膚與汗毛就憔悴枯槁。手太陰肺經,是主氣之脈,其經脈通運行于肌表以溫養皮毛。因此,肺氣不暢通,肌表就會出現皮毛憔悴枯槁的證候;皮毛憔悴枯槁也就說明人體肌表缺乏津液滋潤;津液不能潤及肌表,則指甲干枯、汗毛折斷脫落;汗毛折斷脫落,就是肺脈竭絕、氣機已然滯死的證候。該證候逢天干屬丙的日子就會危重,逢天干屬丁的日子則易病死。這是由于肺屬金、丙丁在天干屬火,而火能克金的緣故;且肺為臟則屬陰金,丙屬陽火,丁屬陰火,雖同克陰金,卻有后果輕重之分。
手少陰氣絕,則脈不通。少陰者心脈也,心者脈之合也,脈不通則血不流,血不流則髦(“髦”字衍,當刪——譯者注)色不澤,故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壬篤癸死,水勝火也。
若手少陰心經的脈氣竭絕,脈道就不能暢通,少陰經是運行心臟精氣的脈絡,心臟主血,與脈道相配合以發揮其泵壓血液的功能,脈道不通,血液就不能暢流,血液不暢流則肌膚血色就黯淡無光,因此,面色枯槁如干柴、發黑如染黑漆,就是血液已經瘀死的證候。該證候逢天干屬壬的日子會危重,逢天干屬水的日子則易病死。這是由于心屬火、壬癸在天干屬水、而水能克火的緣故;且心為臟則屬陰火,而壬屬陽水,癸屬陰水,故雖同克陰火,卻有后果輕重之分。
足太陰氣絕者,則脈不榮肌肉。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脈不榮則肌肉軟,肌肉軟則舌萎、人中滿,人中滿則唇反,唇反者肉先死。甲篤乙死,木勝土也。
若足太陰脾經的脈氣竭絕,則不能向各脈疏布水谷精微物質來營養肌肉。脾主肉,其經脈運行于肌肉以提供滋養。嘴唇與舌頭,由于表皮纖薄、直接露出肉色,所以是觀察人體皮下肌肉狀況及脾土功能的窗口。各脈中缺乏營養物質,則肌肉會萎軟消瘦;肌肉萎軟消瘦,會在唇舌處體現出舌體萎軟、人中凹陷處原本的兩道肌肉隆起線條,也會因其變得萎軟,而塌陷、顯出平滿,人中肌肉萎塌則引起唇肉向口內反卷,唇肉內反就是肌肉萎死的證候。該證候逢天干屬甲的日子會危重,逢天干屬乙的日子易病死。這是因為脾屬土、甲乙在天干屬木,而木能克土的緣故;且脾為臟則屬陰土,而甲屬陽木,乙屬陰木,故同能克陰土,卻有后果輕重之分。
足少陰氣絕,則骨枯。少陰者冬脈也,伏行而濡骨髓者也。故骨不濡則肉不能著也,骨肉不想親則肉軟卻,肉軟卻故齒長而垢、發無澤,發無澤者骨先死。戊篤己死,土勝水也。
若足少陰腎經的脈氣竭絕,則會骨干髓枯。足少陰是與冬季相應的經脈,腎主骨,其經脈運行于人體最深處——骨內,以濡骨養髓。因此,如果髓竭骨枯,則肌肉就無所附著、使骨肉不得相連;骨肉相分離則肌肉萎軟抽縮,肌肉萎軟抽縮,則齒齦萎縮,齒根出露而顯得齒體變長,齒體枯槁而顯得黑黃多垢;附著于頭骨的頭皮組織也會因頭骨不潤澤而干萎,頭皮干萎則發根也會因缺乏滋養,而顯出發色不潤澤;發色不潤澤,就是已經髓枯骨死的證候。該證候逢天干屬戊的日子會危重,逢天干屬己的日子則易病死。這是由于腎屬水、戊己在天干屬土,而土能克水的緣故;且腎為臟則屬陰水,而戊屬陽土,己屬陰土,故同能克陰水,卻有后果輕重之分。
足厥陰氣絕,則筋絕。厥陰者肝脈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陰器,而脈絡于舌本也,故脈弗榮則筋急,筋急則引舌與卵,故唇青、舌卷、卵縮,則筋先死。庚篤辛死,金勝木也。
若足厥陰肝經的脈氣竭絕,全身的筋腱組織就會功能衰竭。足厥陰是運行肝臟精氣的經脈,肝主筋,其經脈運行于筋腱組織以發揮功能,全身的筋腱結聚于陰器,肝之經脈又上絡于舌根,故若肝脈氣血竭絕,就不能為筋腱提供滋養,筋腱就拘急攣縮;筋腱拘急攣縮,則上下兩頭牽扯陰器和舌根。因此,若出現嘴唇發青、舌體內卷、陰囊上縮,就是筋腱已經拘死的證候。該證候逢天干屬庚的日子就會危重,逢天干屬辛的日子就易病死,這是由于肝屬木、庚辛在天干屬金,而金能克木的緣故;且肝為臟則屬陰木,庚屬陽金,辛屬陰金,故同能克陰木,卻有后果輕重之分。
五陰氣俱絕則目系轉,轉則目運,目運者為志先死,志先死則遠一日半死矣。
五臟之精氣皆上注于目,故若五臟陰經脈氣全部竭絕,則眼球內連于腦的目系脈絡就會扭轉,而連帶使雙眼上翻、視物不清。向上翻白眼、視物不清,這是意念控制力已經喪失(即受意念控制的運動神經系統已經喪失功能)的證候。當病情危重者忽然出現上翻白眼、視物不清的證候時,則意味著距離死亡最多只剩一天半時間,這是因為經氣周行五臟表里,需要一天時間,當這一天過去,則人在半日之內就會死亡。
六陽氣絕,則陰與陽相離,離則腠理發泄,絕汗乃出。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
若六腑所主的陽經脈氣衰竭,則陰精與陽氣會彼此分離;陰陽分離,則固守皮膚紋理與肌肉紋理的陽氣,與膚肉相分離,導致皮膚紋理與肌肉紋理皆不能閉合,因而陰精之液被泄散泌出;可以看到汗出不止、汗滴大如串珠、凝澀于皮膚表面而并不向下流動,這是臨死前的“絕汗”證候,即因氣絕不能閉住腠理,而導致陰精之液外泄。由于這是臨終證候,因此,若早上出現該證候,則當天晚上之前必死;若晚上出現該證候,則次日早晨之前必死。
~~~~~~~~~~
老黃歷擇吉,2024.5.18
上一篇:靈樞經正義精講134
下一篇:靈樞經正義精講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