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1-12日我和李先生來到了本次旅行的最后一站——武夷山。
武夷山是我國丹霞地貌中發育最為典型者,這里奇峰怪石林立,千姿百態,天游峰如詩如畫,大王峰霸氣矗立,玉女峰直沖云霄……而每個景點的故事似乎也更耐人尋味。
11日一早我和李先生就從酒店出發乘坐公交來到武夷山景區南門。
武夷山景區方圓近500平方公里,內分若干個小的景點,主要有天游峰、大紅袍、武夷宮、一線天、虎嘯巖、玉女峰、武夷山全景漂流等等。每個景點之間的距離都比較遠,需要乘坐景區內的擺渡車才能相互到達。擺渡車的費用已經在門票中包含了。
11日的第一站,自然是去武夷山的標志——天游峰了。
李先生打開武夷山“尋寶圖”,他說他要到天游峰上尋找采茶的花姑娘。哼!太不把本宮放在眼里了!
下了到達天游峰景區的擺渡車,我馬上就被這里翠綠且多樣的植被吸引了,雖說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這里仍然綠意盎然。
跨過九曲溪的木橋,也就到了天游峰的腳下。
山的那面你聽見了嗎?
天游峰腳下自古就是文人墨客開設學堂,揮毫潑墨的圣地。我國宋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詩人朱熹也曾在天游峰腳下開辦學堂,教書育人。至今天游峰腳下還有很多建筑景點留有朱熹當年開設學堂的遺跡。
武夷精舍內還原了朱熹教學的情形,我也是朱熹老師的好學生。
墻上記錄了朱熹偉大的一生。
朱熹嚴謹的治學精神深深的感染了我,在這山清水秀的學堂中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學習,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呢?
看到半山的亭子了嗎?據說是朱熹學生作詩學習的地方。
看我的降龍十八掌,嘿!
沿著右側的上山路,也就此踏上了登天游峰的路程!
登山吧,走起!
偶遇挑山工,欽佩他們為了生活挑戰高山的勇氣,登山的每一步都如此的艱辛,不曉得“之”字形的登山線路能不能幫助他節省些力氣呢?
登山的臺階很陡,剛剛大概一百多個臺階,我就已經手腳并用了。李先生說要用胸腔呼吸,我已經迷糊的不知道胸腔是什么了……
半山小亭
來到了半山的休息臺,顧不得喘氣,拍張照先。
半山腰看九曲溪,已經有點意境了。
過了半山腰的休息臺九曲溪的景色變得豁然開朗起來。
繼續加油!這張照片李先生拍的不是很好,曝光過大。
終于接近勝利的頂峰!
抓緊時間搶占拍照有利位置。
天游峰上有一座叫天游閣的建筑。現在是旅游淡季,工人們正在對天游閣的路面進行整修,挑山工所抬的石板也正是運到這里。
穿過天游閣也就走到了下山的路程,至于采茶的花姑娘,哼哼,李先生估計是沒有遇到!
每一處游玩景點自然少不了風雅的藝術人士,李先生不斷投去羨慕的目光,與老板攀談起來。
賣畫老板說只需要攀談的時間,他就可以完成一副山水畫賣給我們。呵呵,攀談可以,畫就不要買了,繼續下山趕路。
看我的八段錦練習的標準不?
沿著后山走下去就回到了上山前的岔路口。
我們返回乘車點準備繼續游覽武夷山的下一個景點——大紅袍。
武夷山盛產茶葉,茶文化更是博大精深,有著茶中之王稱號的大紅袍母株也在武夷山中,所以大紅袍也是武夷山景區一個必去的景點。
在李先生的暢想中,大紅袍母株是一顆泛著金光的高大茶葉樹,據說武夷山市政府為其投保了一億元的保險。母株上采摘下來的茶葉制成茶后,在拍賣會上20克就拍出了近10萬元的天價!可以說李先生是帶著膜拜的心情去朝圣的。
走進大紅袍景區便可看到一片片的大紅袍茶園,第一次看到茶園的我也是很興奮。
茶園中的各種植物也很多,也許他們和茶都有關,或者就是茶的一種,看來得多多積累茶的相關知識啊。
冬季里盛開的花朵
誰能告訴我茶園中這個水坑是做什么的呢?
沿著景區一路前行,終于來到了大紅袍景區的核心景點——大紅袍母株。看見母株的李先生大為失望,美輪美奐的想象被這幾株矮小的小茶樹所擊敗。怎么也無法想象這就是茶中之王大紅袍母株,難怪人們都說大紅袍是乞丐的外身,皇帝的身價!
大紅袍母株的旁邊有個攤位,這里賣著傳說中“天下第一蛋”之稱的大紅袍茶葉蛋,千里從東北而來,作為吃貨的我自然不會放棄這品嘗美味的大好時機。
李先生說這是他買過的最貴茶葉蛋了,4元一枚,賣蛋的老板對我們還還愛理不理的,服務態度很不好!
蛋的口味也很一般,有些膩,也許是煮的太久不新鮮了。
旅行就是這樣,看見的,聞見的,品嘗的,都沒有聽見的,想象的好。那圣潔的“藍蓮花”或許只存在你我的心中吧。
離開大紅袍景點,我們乘坐擺渡車來到了武夷山景區的下一站——武夷宮。
武夷宮是武夷山眾多景點中唯一一個人文景點。始建于唐朝,是歷代帝王祭祀武夷神君的地方。
武夷宮也是武夷山九曲漂流的終點。
沿著武夷宮的道路,我們來到了景點內的步行街——宋街。
宋街是一條休閑的仿古商業街,狗狗慵懶的趴著,似乎進入了甜美的夢鄉。
街區內的商鋪也很有特色
布藝特色店
就這樣漫無目的的走著,呼吸著武夷山的新鮮空氣。
武夷山博物館也在宋街里面
進入博物館,里面介紹了武夷山的各個景點,當然也少不了武夷山的動植物標本。
街區的最里側是古街郵局,郵局里面出售著各種關于武夷山的明信片,既然來到了這里我也未能免俗,寫幾張明信片“小資”一下。
現在都市快節奏的生活,人們似乎都不會寫字了,偶爾停下急匆匆的腳步,在這青山綠水中為家人、朋友送去一份祝福,不也是一件讓人快樂的事情嗎?
蓋上武夷山特有的郵戳,讓我將這滿滿的祝福送給你。
愿收到我明信片的家人、朋友永遠幸福快樂。
武夷宮還有一些其他的小景點 如三清殿,柳永博物館等,都是為了紀念歷史文化、名人所設,我和李先生粗略游覽下,便結束了今天行程,返回酒店。
轉天(1月12日),天空下起了雨,武夷山的天氣也隨之變得格外陰冷起來。我個人覺得東北人不怕冷是因為家中有暖氣 ,出門有棉衣。可在武夷山暖氣是絕對沒有滴,一年中最冷的時節當地人是靠著開空調度過的,至于棉衣嘛,我是出行必備!
12日的行程是游覽一線天和虎嘯巖兩個景點,再加武夷山漂流。
進山一路無話,我們早早的來到一線天景點。
一線天景點位于武夷山的西南端,是武夷山最神奇的巖洞,素有“鬼斧神工之奇”的稱號。
通往一線天的小路綠竹成蔭,看似天空晴朗,實則陰雨寒冷。景區內的游客也少了好多。
一段小路后便來到了景點的入口,一個小小的巖洞,要不是看到路牌,還真心沒發現。
里面有什么“洞天”呢?快來一起see yi see。
抬頭望去天空,那一縷陽光似是上帝賜給我們的。巖洞內的路也是極窄。據說一線天是檢驗一個人減肥是否成功的“試金石”。
穿過最窄的路段,陽光自然也多了起來。
讓我快點離開這陰暗的地方。
一線天附近盡是奇洞怪石。
這一片紅色的樹葉是否也讓你想起北方十月的深秋呢?
走出一線天,我們又乘坐擺渡車來到虎嘯巖景點。此時的雨已經越下越大,北方人的我真心不喜歡這糟糕的天氣。
匆匆走入虎嘯巖景點,原本計劃沿著“好漢坡”一路向上的,但雨天路滑,只能在巖下拍照留念了。
沿著虎嘯巖景區的主路也會欣賞到玉女峰的景色。
我們匆匆一睹玉女峰芳容,便沿著小路回到了游客中心。
雨天,路滑,陰冷,游客中心已經不建議游客繼續游覽了。我的心情也十分低落,因為這意味著武夷山最具特色的漂流,也隨著這雨付之東流了。
至此,我和李先生也結束了武夷山的全部行程,武夷山的景色有“十”,而我們也許只游覽了“一、二”。我想這也正如人生一樣,不總是一帆風順,十全十美吧。
全文完。